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提高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是保障我國林果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诖?,以南方的荔枝、龍眼為例,對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進行剖析,分析當前果品質量安全的現狀,總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林業果樹;種植技術;質量安全
林果業作為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1]。如今,各國林果業的發展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衡量標準,在這個背景下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由于科學高效的果樹種植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大部分果樹種植者仍是以傳統的栽培方法進行栽培種植,導致果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銷售狀況堪憂。所以,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的優良程度直接影響著果品質量安全。
1果品質量安全現狀
1.1農藥施用中化學農藥比重大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對農藥的需求量巨大,由于農家肥和餅肥的緊缺,絕大多數果樹種植者都是施用化學農藥,如氨基甲酸醋類、有機磷農藥類。因為采用的是傳統的種植栽培技術,多數果農堅持有病就醫,忽視果樹自身抵抗和免疫能力,過多施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南方果農在種植荔枝、龍眼時,過多使用有機磷等化學農藥,對荔枝、龍眼的生長產生極大的副作用,導致最終結出的果實殘留的農藥嚴重超標。更有甚者為了節省成本施用一些已經被禁止使用的硝態化肥,導致荔枝、龍眼內含有過多的農藥及重金屬,達不到果品質量的安全標準。
1.2對果品安全質量重視程度不高
不同于對蔬菜安全質量的重視程度,人們對果品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明顯較低,在采購水果時更注重的是水果的顏色、體型、甜度等因素,果農為追求這些目標,過多地施用化學農藥。另外,果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檢測工作的不到位,導致果品質量安全問題頻發。
1.3果品國際信譽度低,影響出口貿易
作為林業果樹種植大國,我國許多果品都遠銷海外,出口貿易是果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荔枝和龍眼銷售來說,由于只有極少數的地區能種植荔枝、龍眼,我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出口貿易市場。據調查,每年我國荔枝和龍眼的出口量達到了約2萬t。但是由于安全質量問題,荔枝和龍眼的質量受到其他國家的質疑,很大程度上阻礙著出口貿易。雖然國家政府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也鼓勵果農在果樹種植時采用生態肥料來保障果品的質量,但是效果卻不如意,果品國際信譽度仍較低,嚴重影響著果品的出口貿易。
2果品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原因
2.1缺乏完善的果品質量檢測體系
目前針對果品質量的法律法規較少且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規的基礎下果品質量監測制度必然不能有效地實行。盡管針對果品質量安全問題,國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例如,明令禁止使用會造成果品化學物殘留超標的農藥,但部分地區仍檢測使用出化學成分超標的農藥。由此可見,相關制度的不完善是果品質量安全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
2.2為節約成本,使用低價違規農藥
林果業是我國農業產業鏈上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部分果農受到利益的誘惑,在栽培果樹的過程中使用便宜違規的農藥,進而造成果品質量水平下降。南方荔枝、龍眼種植產業競爭激烈,果農很容易受到利益的驅使,使用低價違規的農藥防治病蟲害。一方面,其可能解決不了荔枝、龍眼的病蟲害問題;另一方面,即便解決了病蟲問題,也很有可能帶來新的質量安全問題。
3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存在問題及對應措施
3.1種植管理技術未普及,傳統種植技術缺乏科學性
一是科學的種植管理技術沒有普遍開來,土地、水源和肥料等有效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二是傳統種植技術粗狂簡單,許多果樹種植者為了節約成本,在果樹結出果實時不給予保護措施,在遇到特殊天氣及病蟲災害時,果實很容遭受危害。以南方荔枝、龍眼的種植來說,由于處于亞熱帶種植區,很容易遭受強降雨和臺風影響,未成熟的果實受影響掉落,造成經濟損失。對此,種植者需要采納更科學合理的種植技術,權衡并利用好土壤、水源、肥料資源,對結出的果實進行套袋處理。
3.2林業果樹種植環境不科學,選種不合理
無論是哪類果樹,其對自身生長環境都有著一定的要求。若果園周邊有化工廠、造紙廠、發電廠等,這些工廠排放的有毒氣體會直接影響果樹及果實的生長,工廠生產產生的廢水也會污染水源,被污染過的水會通過地下水流入到果樹的根部,進而危害果樹生長[3]。另外,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種,很容易造成種植的果樹適應不了當地環境而生長受阻。所以,林業果樹種植選址不僅要選擇土地肥力強、水源充足的地方,也要遠離污染源,根據不同種植物選擇不同的土壤環境。以荔枝、龍眼種植為例,雖然兩者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是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壤土為最好。而在選擇品種時,應選用果樹根系發達、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苗。
3.3果樹種植期過于集中,果品競爭力低
許多水果都是同一時間上市,水果銷售競爭激烈,往往打著低價格仍賣不出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果樹種植期過于集中,沒有分階段進行種植。當然傳統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很難做到跨時間段進行種植,這就需要創新種植技術和新品種培育技術,擴寬果樹的種植期,實現果品商業價值的提升。
3.4果品檢測標準不明確
這個問題主要針對于國家相關部門,需要相關部門制定果品質量檢測體系,明確果品檢測標準,就果樹的品種、果品中化學農藥的殘留量、果樹種植禁用農藥的種類及重金屬的種類進行合理科學的規范。同時,完善好果品質量安全檢測系統,設立相關的果品質量監管機構,為林業果樹種植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4結語
目前,我國林果產業所采用的種植技術仍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況,大部分果農在種植果樹時過分依賴農藥進行滅蟲除草,造成果品中化學農藥殘留量超過規定指標,果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要想解決果品質量安全問題,首先應制定好果品質量檢測制度體系,創新并普及科學的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從而促進我國林果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皮彩秋,趙子成.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分析[J].農家科技,2016(1):224.
[2]王躍輝.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2(20):80.
[3]羅紹軍.基于果品質量安全的林業果樹種植技術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5(2).
作者:黃青磊 單位:陽江市陽江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