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節能建筑發展探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章從正反兩方面闡述綠色節能建筑在地域成功失敗的原因以及決定因素,同時也簡單介紹了五種較為普遍的綠色設計和高新科技在其中的應用,將關鍵定義在了環境的差異、經濟的差距以及人文環境的差別等幾個關鍵環節。通過研究分析找出了綠色節能建筑在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發展的瓶頸,同時根據我國現有國情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促進和推動綠色節能建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關鍵詞:綠色節能建筑發展解決方案
一、綠色節能建筑在我國的普及應用實際情況
1.在普及應用方面的差異
(1)南北差異。建筑節能工作在20年前從北方采暖居住建筑啟動,是由于當時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而居住建筑相對又不很復雜。但是,時至今日,隨著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改善建筑熱環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熱天空調、冷天取暖用能正在高速增長,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特別是這些地區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支出一開始就由居民負擔,不存在北方早已形成的采暖“當然是公共福利”的習慣勢力,因此,南方地區建筑節能的效益可以從個人經濟利益上反映出來,因此南強北弱的經濟形勢造成建筑節能推進的速度在南方要比北方快得多。
同時南北在節能建筑設計方面在采光、保暖、氣候考慮、生活習慣等各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建筑施工難度和投資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2)農村與城市的差異。由于農村環境同城市的不同,加之經濟實力和國家投入的差距,城市的節能手法比較多,但偏重于節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統的使用,同時加入了很多高科技產品的大力支持。而農村產業結構簡單,人們的節能意識不高,只是采用多年來的經驗減少浪費,而對于修建節能式建筑興趣不大。由于用能密度低,輸送成本高,常規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農村能源應采取與城市完全不同的建筑節能解決方案。鑒于農村優良的自然環境和較低的人口壓力,綠色節能建筑更適宜在農村得以廣泛推廣。
2.我國節能建筑使用普及的總體形勢
1999年,北方地區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納入強制性標準進行貫徹;2001年底出臺《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但由于標準偏低,特別是缺少技術細節以及可操作的標準,各地執行不力,建筑節能大多在做“表面文章”。
2005年8月,建立部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全國建筑節能實施情況調查。結果顯示,2000年至2004年,全國各氣候區按節能標準設計的項目為58.53%,{HotTag}按節能標準建造的項目為23.25%,不按設計施工的情況比較嚴重。我國現在經濟發展迅速,需要修建的建筑很多,但是據初步統計來看90%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據統計我國的總耗能量在減少但是建筑耗能在增多。這也就放映了節能建筑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而那些節能建筑以官方的居多,也就是官方單靠國家資金來節能減排,起到了帶頭作用,但是并沒有得到響應。這對于綠色節能建筑的普及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二、綠色節能建筑在我國的發展瓶頸
1.建設及推廣節能建筑的手段匱乏
僅靠官方建筑來表率,宣傳也僅限于那些公用建筑,而對于農村和民用建筑的關注較少。也有相當一部分官員,特別是某些地方官雖和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從局部利益和短期行為出發,抱消極拖延態度。由于前者是主導的、占優勢的,因此,我國建筑節能事業將在克服諸多困難中逐步前進。在當前和今后若干年內,建筑節能的進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強制推動,依靠立法和執法。如果放棄行政強制,放任自流,建筑節能工作必將前功盡棄。
2.經濟方面的限制
節能建筑應用了節能材料和高新科技,其的花費都很高,而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是很奢侈的。在孩子教育、家庭花費、以及醫療費用等方面已經消費了收入的大部分,拿什么去進行節能建筑的投入?因此建筑節能歸根到底還是要通過經濟利益驅動,這樣才會有持久的動力。
3.組織管理不力,法規配套不全
一方面,由于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相應的節能工作組織機構及相關責任單位,導致建筑節能進行緩慢。另一方面,節能的相關法規和規范配套不全,具體表現在缺乏夏熱冬冷區、夏熱冬暖區和農村建筑的節能設計規范(設計標準),缺乏《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標準》,對建筑的采暖和空調系統的運行缺乏相應的運行節能標準,因此需要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超級秘書網
三、關于綠色節能減排建筑的建議
1.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建筑節能工作機制。依托建筑科學研究機構、科技發展中心、勘察設計協會、土木協會、大專院校等行業學(協)會、科研院校的作用,開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這樣結合各方面的努力是節能建筑更加實用和實惠,才能激起更多人的興趣。
2.必須加強建筑工程建設全過程中的建筑節能監管。重視將建筑節能從立項、規劃、設計、圖審、監理、質監、竣工驗收等全過程的監管,可以對建筑節能全過程實行閉合跟蹤管理,注重對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執行的全過程控制。各相關部門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為節能建筑的普及負責。
3.要加快建筑產業結構的調整。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材料的新方法新技能的推廣,以專業化分工和提高社會效率為重點,同時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提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
4.要強化技術創新做到因地制宜。節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節能建筑性能的發揮與環境息息相關,因此要結合不同地點的環境特點進行技術創新。
四、總結
大力發展和推廣綠色節能建筑,對于解決中國能源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推廣節能住宅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仍然欣慰地看到,我國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已經開始了探索、嘗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順利推進建筑節能要加大建筑節能宣傳力度,完善建筑節能市場。提高公眾節能意識、認同度和社會化程度。從而使我國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委員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中國計量出版社,2001.
[2]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200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科學出版社,2002.
[3]蔡君馥.住宅節能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4]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節能專業委員會.建筑節能技術.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