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職業學校注重技能的形成,如何培養學生的技能是工程造價教學改革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項目化教學方法、課程體系、信息化教學手段及考核方法對工程造價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教學改革;工學結合;項目化教學;信息化教學;考核方法
教職成[2015]6號文《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職業教育的原則有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重在技能的形成,傳統的教學方法側重于傳授理論知識。若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和實訓室實訓,不能滿足崗位需求,對于學生技能的形成有所欠缺,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建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課程的學習必須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人才目標的設定要圍繞工作崗位需求,工程造價專業培養的是具備編制工程預結算文件、工程招投標文件的應用型人才,而學校的老師參與實際工程項目較少,缺乏實踐經驗,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按照“校企合作、人才互聘”的原則,一是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有典型項目時,教師能夠參與其中,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同時能把企業的新知識、新成果帶進課堂,縮短了理論課程與實際工程的差距,能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二是落實“能工巧匠進職校”活動,學校要聘請具有高級技術職務或技師以上技能水平的企業技術骨干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改善師資隊伍的結構,促進學校實踐技能教學和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引企引行入校,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公司對外承攬檢測任務,對內滿足學生實習實訓需要,雙方開展有效的師資互培互聘、技術研發等工作。在校外建立實訓基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與企業建立相對穩定、教學資源共享的培訓基地,為學生、職工、教師訓練和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設施、設備。
二、項目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項目教學方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以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為例,給學生一套結構比較簡單的圖紙,要求學生先識圖,再做預算。在看圖的過程中,教師講授相關知識,并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基于工作過程構建土方工程算量、基礎工程算量、混凝土工程算量、砌體工程算量、屋面工程算量、裝飾裝修工程算量6個主要學習項目。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過程即工作過程,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從根本上實現了“工”與“學”的一體化.
三、優化課程體系調整教學內容
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是技能型、應用型的課程,而現在理論課時占的比重較大,而實訓課時占的比重較小,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現有的課程體系是分學科開設,學科又多又雜,教材陳舊,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理論知識的課程開設太多,教材內容偏難。工程造價教學改革改革必須優化課程體系,調整教學內容。課程的開設要圍繞實際工作技能展開,減少基礎學科的課時,增加技能型課程的課時,減少管理型課程的設置,增加技能型課程的實訓環節。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要貼近實際,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刪繁就簡。工程造價軟件在工程造價中越來越為廣泛的使用,但有些學校工程造價專業還沒有開設這門課,甚至沒有機房進行機算的訓練。我建議增設工程造價軟件這門課,加強上機實踐操作,掌握工程算量軟件及計價軟件,培養學生利用軟件進行算量及計價的能力。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進行手算與機算,并分析有無較大的出入。利用定額計價及清單計價編制預結算文件或招投標文件,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四、運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
由于職業學校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欠缺,如何讓學生在腦中構建三維模型是工程造價中的教學難點。現在許多學校建立了信息化的校園,有的學校還開發了教學仿真軟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如圖片、音頻、視頻將情景真實化,施工工藝難以用語言表述的可以采用動畫或視頻進行動態的演示,施工圖紙的識圖也能更快捷,促使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內容。仿真軟件能夠構建三維的立體的可視的建筑物模型,圖紙、模型、尺寸三者對一,有效解決工程算量中識圖、理論知識講解及公式說明等教學重難點,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理論考試一般是閉卷考試,受考試形式及時間的限制,只能考核一些概念、簡答或一些簡單的計算題,注重理論而忽視技能的測評,應改革現有的考核方法,我建議學生的成績由理論成績和實訓成績兩部分組成。理論成績占到三成,實訓成績占七成。理論成績包括理論知識考試及職業技能考試,理論知識考察的是學生對現有理論知識的認知,職業技能考試主要是考核學生的工程算量的能力,可以選一套簡單的施工圖紙,時間為3到4個小時,出幾道代表性的算量的題目。工程造價專業改革是以一個長期而又系統的工程,需要我們學校和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努力,通過教學改革,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高度融合,使學生畢業就能適應崗位,實現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目的。
作者:劉曉新 單位:聊城市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祝亞輝.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
[2]馬旭.張向輝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探索,2013年第7期
[3]余瑜.中職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福建建材,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