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技術課程說課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包括:常用半導體器件、數字電路基礎、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基本放大器、負反饋在放大器中的應用、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正弦波振蕩器、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模擬量和數字量的轉換、電力電子技術。
說教學資料
本課程選用教材為高職高專公共基礎課“十一五”規劃教材,由汪紅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該教材特點:體現“淡化理論、夠用為度、培養技能、重在應用”原則,采用模塊式編寫方式及“先數字、后模擬”的學習順序。但該書還是按照學科體系編排,難以體現“工學結合、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原則。因此,課程組教師自編學才及課件,有序整合課程內容。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形象生動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另外,向學生推薦《電子技術基礎》等其它版本教材、《數字電子技術習題與解析》、《模擬電子技術習題與解答》等參考資料,以加深學習深度,拓寬學習廣度,供學有余力、有志繼續深造的學生學習參考。此外,引導學生查閱中國知網、中國電子技術論壇等網上資源,拓寬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渠道及能力,擴寬學生知識面。
說教學內容
根據課程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將工作任務按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原則,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教學內容組織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是教學目標緊貼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堅持重在應用,突出學生主體,踐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原則。通過對課程內容的整合序化,構建了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包含若干個任務的教學內容。體現了“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計算、分析方法及電路分析設計、組裝調試。教學難點是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電路的分析設計、組裝調試。解決教學難點的辦法即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淡化理論,借助多媒體,實驗實訓設備,力求教學做一體,實現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整合后的《電子技術》教學內容見表1。
說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采用基于對學情的分析和課程特點的分析。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大多不扎實,學習自主性不強,但相對來說思維活躍,喜歡動手。《電子技術》課程知識點多、散、碎,課程集知識與技能為一體,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根據學生特點和課程特點,從實際出發,優化組合各種教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學、做”合一,既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提高,又重視方法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采用主要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以上教法學法不是單一運用,而是根據具體教學環節靈活地綜合運用。如項目一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教師先通過邊講解邊操作萬用表,然后要求學生測量實驗臺的電壓、某標準電阻的電阻值,激勵學生大膽動手、自己操作、親身體驗,同時回答教師的設問,形成師生互動交流的活躍課堂氣氛。這樣既能觀察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查缺補漏,又能培養學生的能力。
說教學組織
以5個項目為導向,每個項目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教學過程按照布置任務、計劃實施、講解演示、任務實施、總結提高、考核評價六步進行,充分體現了實踐性和開放性。具體的教學組織以二極管整流電路的組裝與調試為例,見表2。
教學評價
采取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課程考核中,過程性評價占60%,終結性評價占40%。過程性評價考核各項目的完成情況,根據項目的難易程度,分別占不同的比例。各項目考核評分表見表3。終結性評價考核電子技術綜合知識和技能。
教學效果
綜上,通過對《電子技術》說課設計方案的實踐,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了更為科學、有效地融合,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教學效果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增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教學做一體,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實際操作的能力。(三)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學習效果好,學生課程成績優秀率高,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四)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的教學評價體系更加公正客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作者:舒輝單位: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