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用電力線路改造原則及標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改造原則
農用電力線路改造應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納入配電網的總體規劃,并與上級電網的規劃和建設相結合。在實施過程中要取得當地政府、村委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農用電力線路的改造要與重建相結合,充分利用農村公用配電變壓器及低壓線路,盡量節約線路走廊,提高農村安全用電水平,確保農業生產用電。要積極采用“三通一標”(通用設計、通用設備、通用造價、標準工藝),統一建設標準,規范工程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2改造技術標準
2.1變壓器選型變壓器按“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的原則設置,容量滿足季節性用電需求并留有裕度。推薦使用三相油浸式S11及以上系列或非晶合金變壓器。低壓供電半徑一般控制在500m以內。
2.2配電柜及其附屬設施選型臺區常用設備應統一配置。配電箱柜、掛箱箱體材料采用2mm敷鋁鋅板;落地式配電柜外殼采用1.5mm不銹鋼材料;室內分別采用計量柜和配電柜2套柜體,柜體采用噴塑冷軋板;采用智能低壓無功補償FST-8MZS綜合模塊,實現無功自動補償;安裝現場用電管理終端,實現遠程抄表和配電變壓器運行工況實時監測;低壓采集系統全覆蓋,實現遠程實時抄表到戶;安裝智能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實現遠程不停電參數設置、遠程一次誤動作重合閘、故障快速診斷和故障點迅速定位、三相負荷不平衡預警等措施。
2.3低壓線路選型架空線路采用三相四線供電,桿高一般8m,主干線選用BS-JKLYJ-4×120的平行集束線或JKLGYJ-120的絕緣導線,分支線選用BS-JK-LYJ-4×70的平行集束線或JKLGYJ-70的絕緣導線,提高低壓線路絕緣水平。
2.4接戶線選型接戶線應選用平行集束導線,按照動力用戶容量匹配相應型號的導線。如針對低壓動力用戶,容量為20kW以下用電設備可采用BS-JK-LYJ-4×35平行集束線;50kW以下用電設備可采用BS-JKLYJ-4×70平行集束線;100kW以下用電設備可采用BS-JKLYJ-4×120平行集束線。
2.5計量裝置選擇計量裝置一般應采用防水、防竊電的桿上型樹脂計量箱,表箱設計應滿足電卡表的用電需要,計量表后必須裝設末級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
改造后的用電計量模式
1新模式設計
在農用電力線路改造和移交過程中,除“專用變壓器供電”外,應根據農業生產用電管理方式的轉變,明晰產權關系,探索新的用電計量模式。(1)新模式一:“一戶一表”式。對于農村固定種/養殖用戶、固定排灌點等,宜采用獨立計量點,按照“一戶一表”模式進行改造,并按不同電價類別進行計量計費。(2)新模式二:“一片一表”式。對于移動的抽水點、臨時打稻點等流動散戶,可根據村級組織或村民意向,按照相對集中的原則,在合理位置安裝公共計量點,實行“一片一表”模式改造。電費計收方式可按農業生產用電和農業排灌、脫粒用電的比例或實際可能的用電量進行定比定量。
2實施要點
堅持“村委主導、供電配合”原則,根據新的用電計量模式設定,由當地村級組織編排實施計劃,并提交供電部門審核后按照供用電申請流程辦理用電手續。對租賃承包土地年限不足1年的種/養殖戶,由村級組織負責用電申請、電費收繳及表后線路管理工作。對租賃承包土地年限達1年及以上的種/養殖戶,由用戶負責用電申請、電費繳納及區域內的表后線路管理工作。計量點原則上設置在其租賃承包土地區塊第一基電桿上。對不能明確到戶的排灌、脫粒用電線路,由村級組織負責用電申請、散戶電費收繳及區域內的表后線路管理工作,計量點設置在田塊區域外第一基電桿上。對不能明確到戶的臨時用電點,由村級組織提出需求、供電部門審核同意后,根據線路布局,在電桿適當位置設置計量點,原則上每個臺區臨時計量點不宜超過5個。行政村負責臨時用電申請和電費收繳工作。原接在農業線路上的一般工商業用戶,由用戶按用電申請流程重新辦理“一戶一表”用電手續。
改造實例
乾元鎮明星村龍井頭是德清縣所轄區域內的1個臺區。該臺區用電性質和線路布局均較為復雜,其改造方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改造前,農用電力線路4.1km,其中獨立架設15km,同桿架設0.95km。接在原農業線路上的種/養殖戶21戶,一般工商業用戶1戶,另有一定數量的臨時性或移動式的打水、打稻點。計量模式采用“兩電分離”式,有計量點1個。臺區供電半徑800m。改造后,農用電力線路改造移交2km,拆除1.25km,新增表后線路0.85km(村級組織出資)。用電計量模式改為“一戶一表”式和“一片一表”式,其中安裝“一戶一表”22只、“一片一表”10只,臺區供電半徑縮短為460m。
結語
農用電力線路改造、移交是當前農電管理的一大難點,如何確定計量模式是關鍵。只有使農用線路改造和計量模式統籌兼顧,才能確保建成結構合理、技術先進、供電可靠、節能高效的新型農村電網,為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周蔚王新華宋亮單位:德清縣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