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力監管機制革新之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聶路綱作者單位:湖南省電力公司
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農村供電資產包括用于農村的供電設施(含線路與變配電設備)和用于供電服務的辦公設施(包括土地使用權)、交通車輛、生產工器具等。這些資產具有多種投資來源,產權關系復雜,按投資來源可分為農村國有供電資產、集體供電資產、個人供電資產。由于復雜的投資資金來源,產權關系一直不清,存在諸多法律糾紛和風險。鑒于農電資產形成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接收相關供電資產時要做好產權鑒定,明晰資產產權歸屬。對產權歸屬不明、存在權屬爭議、糾紛或涉訴的農村供電資產以及用戶專用性質的供電設施不予接收。
農村供電資產權屬關系明晰后,縣級供電企業應與資產所有者簽訂資產無償移交協議。資產屬鄉鎮以上政府所有,如大部分農林場資產屬縣(市)政府所有,則相關協議應同鄉鎮以上政府簽訂;資產屬村組集體所有,相關協議應同村委會簽訂;屬水電站的資產應同水電站簽訂好相關協議;屬個人投資且服務于集體的資產,在自愿、無償的前提下,則應與相應的資產所有人簽訂移交協議。協議中須對農村供電資產無償移交供電企業進行明確表述。對未移交的專用供電設施、個人資產等,應與資產所有人簽訂好供用電合同,明確產權分界點。對確有困難或暫不具備移交條件的農村供電資產有關設備所附著的土地、房屋建筑物等相關資產,應在協議中明確約定由縣級供電企業無償使用。
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的農村供電資產移交應充分尊重產權所有人意愿,在協商一致的前提下實行無償移交。要依法接收、規范操作,履行公告程序,規范清理調查、決策審批、協議簽訂、產權變動登記等工作程序,確保資產接收工作規范、穩妥、有序,防范經營和法律風險。屬鄉(鎮)以上政府所有的農村供電資產移交,應經過政府決議并有相關文件或會議紀要,屬村委會的集體供電資產移交應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要謹慎處理個人投資的農村供電資產,確屬個人投資且服務于自身的資產,可不辦理資產移交手續。已抵押、質押的農村供電資產應妥善研究決定是否接收。對擬接收的農村供電資產,縣級供電企業應認真開展現場實物清理、核查。要加強移交資產的后續管理,妥善保管資產移交資料,建立固定資產卡片,根據統一的資產估價標準,合理確定其價值。對土地、房屋等資產應及時辦理有關權證手續。
妥善處理原供電管理人員的勞動關系
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有鄉鎮、小水電站、農林場等多種供電管理機構;供電人員身份復雜,有國有、事業、農村電工、臨時工等多種身份;用工方式多樣,有全日制、非全日制、臨時用工等;普遍存在無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不規范,未辦理社會保險或社會保險不齊全,用工矛盾突出。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電力管理體制改革必將涉及到人員分流及安置問題,妥善對原供電管理人員進行安置,是資產平穩移交、供電穩定、社會和諧的保障。
1突出政府的改革主導地位
高技術、高風險的行業特性決定供電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對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資產接收的同時,只能擇優聘用部分人員作為農電工,另一部分原電力管理人員則面臨分流,這也是國家農電體制改革的要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二條“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引發的爭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的規定,應堅持政府主導企業改制改革,避免或減少人員分流時造成的上訪上訴。縣級供電企業應督促當地政府召開有關改革改制的會議,保存好政府的會議決議、會議紀要以及政府制訂或批準的人員分流安置方案。要督促當地政府或原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對分流并解除合同、身份置換的人員合理支付經濟補償。
2簽訂好勞動合同
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供電資產移交接管后,擇優聘用的人員應按農村供電所農電工身份實施全日制、專業化管理,用工主體是農電服務公司。聘用后的農電工要與原用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及時與農電服務公司簽訂新的勞動合同,明確用工主體,確定農電工身份,規避用工風險。同時,要加大對聘用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其業務技能,滿足供電企業不斷提高的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要求。
切實整頓用電秩序
農林場及小水電自供區等地方電網原來普遍存在偷漏電、違章用電以及用電不交錢等行為,供用電秩序紊亂,“權力電、關系電、人情電”及“亂加價、亂收費、亂攤派”現象嚴重,部分小水電自供區因移民補償不到位等原因,用戶長期拒繳電費或低電價用電,違反了《電力法》和國家電價政策。接管前,要在當地政府主導下妥善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大力開展用電秩序整治,理順電價,實現“一戶一表”計量并收費到戶。
1取消不符合國家政策的各類優惠電價
為補償當地農民在水電站建設時移民搬遷、耕地淹沒等損失,大部分小水電自供區均存在與當地群眾簽有電價優惠協議,部分村組存在長期不交電費現象。接管前,要求政府或物價部門出臺文件,對原優惠電價予以廢止,并爭取所有用戶的支持。取消各類企業的違規優惠電價,特別是當地政府為招商引資而違規自行出臺的優惠電價要堅決予以取締,并督促當地政府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關停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企業。
2謹防“高價電”輿論風險
大部分小水電自供區由于躉售環節多、線損高,且要由用戶承擔電網損耗及運行維護費,造成了到戶電價遠高于省網目錄電價,個別村組居民生活用電甚至高達5元/千瓦時。接管前,要全面掌握各村到戶電價情況,對暫時不能抄表到戶的用戶,要嚴格控制實際到戶電價,謹防出現“天價電”引發不利于供電企業形象的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