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管理、裝備、培訓并重”這一基本的煤礦安全生產原則,提出了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發展目標,分析了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重要性,總結了現階段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工作經驗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問題;改進措施
0引言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我國一次性能源生產和消費中占60%左右。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就是利用管理學的知識,以設備為研究對象,追求設備綜合效率,應用一系列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組織措施對機電系統的人、財、物進行科學管理,以保證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達到經濟良好運行狀態。目前礦井機電設備的大型化、裝備技術的現代化、監控系統的數字化,使得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復雜性、專業性大大增加,這就給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1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理念滯后
設備使用單位,特別是區隊長、工長等管理干部對設備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知度不高,仍然存在“重生產、輕設備”和“設備不壞只管轉”的拼設備思想。為了經濟效益,盲目地追求眼前產量、進尺任務的完成,一再壓縮檢修時間,造成設備的日常檢修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設備往往帶病運轉,小病變大病,最終損壞。這也使設備的正常運行周期大大降低,嚴重影響了正常生產。
1.2管理履職不到位
機電設備管理是周期性全過程的管理,從規劃、設計、選型、購置、安裝、驗收、使用、保養、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每個環節相互獨立但又環環相扣。如果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很多單位雖然成立了專門的機電設備管理部門,但人員不足、職責定位不清晰等因素,導致了該部門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應付生產上,管理職能沒有充分發揮,從而出現管理制度不能嚴格執行,管理流程混亂,采購的設備質量及技術參數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設備技術手冊不能及時更新,設備安裝、檢修質量不達標,設備維護保養不及時,管理與使用的矛盾突出,設備使用周期短等一系列問題。
1.3操作人員技能水平低
由于煤礦在人們心中是一個高危粗放型行業,整個社會對其認知度不高,再加上教學與煤礦需求的脫節,故煤礦企業人員招聘選擇范圍較小,造成了招聘標準、質量下降,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而現階段煤礦機電設備的發展趨于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對操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及技能水平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使得設備與人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違章操作、誤操作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先進設備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嚴重制約了礦井高效、高產的發展。
1.4培訓不嚴謹
雖然陸續開展了每日一題、安全教育、專業知識培訓等一系列培訓活動,但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由于重視程度不夠、針對性不強,各類培訓從上到下都是應付差事;二是對于一些抽象的理論性知識,員工因個人專業知識匱乏,興趣下降;三是實踐操作方法講授不具體,理論不能與現場有效聯系,造成員工學習積極性不高。最終出現了每日一題抄在本子上、安全教育寫在黑板上、專業知識還給書本等現象,培訓慢慢流于形式,演變成為了檢查而培訓、為了檢查而做筆記、為了檢查而考試,完全脫離了“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目標。
1.5設備更新、新技術推廣不及時
機電設備的更新改造及新技術推廣對于實現煤礦的裝備現代化十分重要,為了確保機電設備能夠切實滿足煤礦安全生產需求,要結合設備的大修與中修,積極運用新技術來改造老設備,從而不斷提高設備的性能。但由于生產成本因素,再加上行業內缺乏約束性文件,設備的更新及新技術的推廣不能有效落地,始終是一個口號。
2機電設備管理改進措施
2.1轉變思路,加強制度和流程建設
首先,要樹立“不換思路就換人”的管理理念。要讓機電設備使用人員有緊迫感,明白機電設備管理與安全生產是同等重要、相輔相成的;要讓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有使命感,明白機電設備管理的總目標是使設備安全經濟合理運轉,追求設備的長周期運行,保障優質生產。其次,為充分調動設備使用單位的積極性,要在考核機制上做文章。當前機電考核指標主要有“9051”機電三率(設備完好率、設備待修率、事故率)考核,能耗費用、配件費用、維修費用等成本考核。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每月對全礦各區隊的機電設備管理指標進行評比打分,采取獎優罰劣的模式,讓使用人員意識到設備管理潛在的價值及效益,以有效促進設備管理。最后,要加強制度和流程建設。制度和流程是服務于設備管理的,它來源于現場,服務于現場,所以在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上一定要緊密聯系現場,制度和流程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在實踐中使用、梳理、總結和完善。筆者認為,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更好的制度。機電設備管理要以制度和流程為導向,遵循“循規蹈矩,嚴格管理,注重細節、超前防范”安全方針,充分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約束管理中存在的靠經驗、靠資歷的行為。
2.2管理機構要定位準確、職責明確、人員合理
首先,礦井機電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組織形式要因礦而異,不能一個模式,不能一刀切,定位要準確合理。機構要保持穩定性,因為一個機構從誕生到成熟是需要時間的,只有經過實踐的不斷檢驗,其才能發揮作用,體現價值。其次,機電管理機構的職責要明確,并賦予相匹配的權利。要突出機電管理機構的價值,它是服務于生產的,而不是聽命于生產,它與生產同等重要。最后,在管理人員的設置上要合理。《煤礦安全規程》、《煤礦質量標準化標準》等規程、規范中對機電管理機構人員的設置有較為詳細的要求。但由于經營管理理念的差異,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單位往往精簡人員,一人身兼數職,造成了在機電設備管理上顧此失彼,疲于奔命,想到的做不到,看到的管不到。所以,人員的合理配置對機電設備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2.3隊伍建設要走向新常態
現場操作崗位永遠是機電管理工作的試金石,員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決定安全生產的正常開展,反映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成敗,所以要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使其向新常態發展。首先,隊伍的建設要從源頭開始抓??梢耘c有意向的專業院校合作,對一些關鍵的操作崗位進行定向培養,使員工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為后續的技能水平提升及延伸打下專業基礎,徹底解決員工學習入門難的問題。其次,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職能,做好員工培訓工作。礦內培訓要講究針對性,教材、視頻課件的深度要與員工的文化素養對應,通過集中講授、試聽、案例分析、拓展互動、角色扮演、網絡教學等方式,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培訓要講質量,不要湊數量,爭取先讓一部分員工成長,形成一種氛圍、一種階梯成長模式。同時建立并完善激勵機制,如采用職稱評審、返校深造、提高待遇等方式,充分調動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使培訓工作出現質的變化。再次,要重視與設備廠家的溝通與聯系。因為廠家是設備的設計、加工單位,對設備的各項性能最了解,所以對一些重要設備、關鍵設備,應邀請廠家技術人員到場進行培訓,讓操作及維護人員吃透設備,真正做到三懂四會。最后,要走出去,多看看,開闊視野。機電設備管理在某個階段由于思想認知的固化會處于一個瓶頸狀態,這時候就需要走出去,學習同行業一些先進的管理模式,了解行業內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情況。通過開闊視野,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緊跟行業發展腳步,積極進行產品的升級及更新,為煤礦機電設備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建設提供保障。
3結語
總之,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在現代化的礦井建設及生產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的角色,機電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行對煤礦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雖然現階段仍然面臨很多問題,但“安全經濟運行、優質保障生產”的終極目標不會變。
[參考文獻]
[1]于勵民.煤礦機電管理實用指南[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4.
[2]李德俊,范奇恒,姚成秀.煤礦機電設備管理[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8.
作者:馬小強 單位: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