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春季造林技術與管理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近年來生態環境的逐步惡化,使得植樹造林工作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想要達到造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技術方法和管理手段也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就植樹造林在技術方法和幼樹管理上進行探討。
1春季植樹技術
1.1栽植時間
內蒙古地區屬春干旱,風大沙多,氣候條件較差,為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應注意以下幾個主要環節: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底為宜,這時土壤化凍到剛能栽入苗根深度時造林,造林后苗木開始生長時先生根后發芽,苗木水分蒸發量小,成活率較高。所以春天栽樹盡可能的趕早不趕晚。
1.2造林整地
整地是造林的主要環節,整地一般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是在造林地上全面耕翻土壤。適用于平原地區或平緩坡地,局部整地是在造林地上采用帶狀或塊狀方法進行整地,局部整地省時省工,保持水土作用好。
1.3苗木選擇
苗木是造林的基礎,針對內蒙古地區春季干旱風沙大的實際情況,最好選用優良鄉土樹種,多采用2年生以上苗,苗木要求規格整齊,無病蟲害。喬木樹種干形要通直圓滿,無損傷;灌木樹種要求生長勢旺盛,根系完整。也可引進抗逆性強的樹種。
1.4栽植技術
栽植前必要時可進行根系修剪,主要是剪掉起苗時受傷的根系或發育不正常的偏根,為減少苗木地上部分的蒸騰作用,可進行修枝或剪葉。人工植苗造林最常用的有穴植、縫植等幾種方法。
1.4.1穴植法
植苗深度要適宜,適宜的深度因造林地的土壤質地、氣候條件、樹種特性和苗木大小等因子的不同而異。在山地陽坡、陡坡宜深,陰坡、緩坡宜淺;在地勢高燥地方栽植宜深,低濕地方應淺。一般針葉樹栽植不宜過深,闊葉樹栽植時可適當加深,截干苗造林,為了抗旱宜深埋少露。不窩根,窩根不僅影響成活,而且影響長勢,植苗時必須使苗根伸展,嚴防窩根。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栽植技術,即栽苗時把苗木放入穴的中心扶正,并使苗根展開,填土時先用濕潤的表層土埋苗根,當填土到2/3左右,把苗木向上略提,一則使苗根向下,二則使苗木達到栽植要求的深度后,要踩實;再填土到穴滿,再踩,最后在植穴表面覆一層松土以防止土壤水分蒸發。
1.4.2縫植法
先把植苗鍬插入土中達到栽植深度后,先向前推,再往后拉,即開出縫,在未提出植苗鍬之前,將苗木放入縫中,隨后提出植苗鍬,土壤自然塌陷,將苗木大部分埋于縫中,再將植苗鍬插入栽植縫一側10cm左右的地方,深度同前先拉后推,使植苗縫隙擠滿土,最后提鍬,再用腳踩實第二次留下的縫隙,該法效率高,但只適于疏松的沙質土,切忌用于黏質土。
1.5澆水施肥
澆水是保證樹木成活的重要措施,內蒙古地區春天都是干旱多風,水分蒸發很快,澆水是保證樹木成活的重要措施,特別是在春季造林后,天氣條件一般比較干燥,必須根據樹木特性和土壤條件定時澆水。一些花灌木和常綠闊葉灌木在天氣干燥時還要定時向樹冠噴水。施肥的目的保證樹木的旺盛生長,一般每年秋季或春季施基肥1次。
1.6松土鋤草和病蟲害防治
清除雜草,不僅可以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還能減少水分散失和病蟲害的發生。松土鋤草次數要根據澆水次數和天氣條件而定,在澆水或雨后地面變硬時及時松土,可起到松土和鋤草雙重目的。樹木病蟲害的發生與上述管理措施密不可分,如果管理措施得當,樹木生長旺盛,病蟲害不宜發生。一旦發生病害,要及時清理病株病枝;發生蟲害,要根據蟲群發育周期,在蟲群數量迅速增長之前進行滅蟲。
1.7整形修剪
根據綠化目的對樹木進行整形修剪可以保持樹形美觀,塑造出別致的造型,充分體現樹木的形態美。
2幼樹撫育管理
新栽的幼樹是有生長調整期的,只有滿足其對水、光、溫度、養分等環境條件,才能成活。為提高成活率,進而達到造林綠化的目的。幼林管理必須先要滿足這些必要的生長條件,所以,首先要對土壤進行管理,優化土壤性質,保證幼苗成長。對林木進行必要的生長抑制和調節,通過除蘗、平茬、間苗及修剪等手段,保證幼苗快速成長為大樹,小木成林。
2.1幼苗生長期
此時期是自插穗上部葉芽發葉,地下部分生出不定根到幼苗高生長大幅度上升時止,該期的持續期為5~8周。生長特點是插穗已經生根,能吸收水分和營養元素,根系生長快,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前期幼莖組織較嫩,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弱。管理技術要點:①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地膜覆蓋和使用小拱棚育苗應及時撤膜、去棚,避免溫度過高,灼傷幼苗嫩莖組織,同時注意氣象因子的變化,以防高溫或低溫。②追肥:生根后的插穗,已能吸收氮、磷、鉀、鈣等營養元素,此時可每公頃溝施尿素225kg,全期施氮肥1~2次,在中后期進行,兩次施肥間隔期以不超過20d為宜。每隔15d噴施0.3%~0.5%的尿素二次。③灌溉與松土:因該期仍處于大量生根時期,及時適量灌溉與松土。灌溉與松土可結合追肥同時進行。④定株:為保證培育健壯苗木,當萌條高達10~20cm時,本著留優去劣的原則,在所有萌發的幼條中,選留1株健壯幼苗,以后每隔15~20d抹側芽1次。
2.2苗木速生期
該期自高生長大幅度上升時起,到高生長大幅度下降止,其生長特點是苗高、地徑和根系的生長量都是全年最大期,高生長量一般有兩次生長高峰,其間為根系和直徑的旺盛期。該期需肥水量最多。管理技術要點。①追肥和澆水:以施尿素為主,約2~3次,最后一次施肥不要晚于8月上旬,且以鈣、鉀肥為主,每公頃復合肥225kg,追肥方法采用溝施,溝深10~15cm為宜。或葉面噴肥0.3%~0.5%的磷酸二氫鉀。根據天氣情況適量澆水,一般4~6次,要在霜凍來臨之前1.5~2個月停止澆水。②松土除草,每次結合澆水或雨后進行。③此期也是病蟲害多發時期,用氧化樂果或久效磷防金龜子和蚜蟲,用久效磷或菊酯類農藥防治棉鈴蟲、瓢蟲和菜青蟲等,用三氯殺螨醇防治紅蜘蛛。用多菌靈、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防治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等。
作者:王秀麗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監測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