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干旱地區檸條造林技術管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細致整地
1.整地方式及要求
退耕地、平緩荒地及風蝕沙化土地均可采用全面整地,以適應帶狀造林模式。如進行人工植苗,也可采用穴狀整地,穴狀整地長、寬、深各40厘米。全面或帶狀整地時,使用機械深耕25厘米以上,耙細、整平、壓實。陡坡地及荒山荒地造林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一般采用魚鱗坑整地,長徑50~60厘米、短徑40~50厘米、深40厘米,坑下沿用心土培成高30厘米、頂寬20厘米的土埂,要拍實,將表層肥土回填坑內,深度為25~30厘米。
2.整地時間
全面及帶狀整地應在播種前15~20天完成;在退耕地及風蝕沙化地塊內進行人工植苗造林時,可隨造林隨整地;荒山荒坡魚鱗坑整地應在造林前一年夏秋季進行。
二、適時造林
1.播種造林
(1)種子選擇及處理要選擇籽粒飽滿、無蟲無霉、不超過2年、純凈的檸條種子,播前要進行種子包衣,內含防蟲防鼠藥劑,外觀為粉紅色。(2)造林時間檸條播種造林可在春季或雨季進行,但四子王旗春季風大干旱、氣溫回升快,雜草生長迅速,影響檸條成活率和幼苗生長,故多選擇雨季造林。雨季播種造林時,要掌握土壤墑情,防止出現閃芽現象,最好在透雨過后及時播種,具體時間應為6月15日至7月10日。雨季播種對幼苗生長極為有利,實踐證明,該地區播種時間可延長到7月25日,此時幼苗仍能安全越冬,但一般應在7月10日前完成播種。(3)造林方法①帶狀機械播種。適宜于平緩的退耕地、撂荒地及荒灘地,選擇“兩行一帶”種植模式,每畝用種量0.3公斤。播前15~20天整地,一般情況下,整地最早不超過30天,最遲不少于10天。整地過早易滋生雜草;過遲則土壤不能充分沉實,致使內部孔隙過大、過多,土壤毛細管尚未完全形成,水肥狀況及物理性狀差,特別是由于土壤疏松,易造成播種過深、出苗不全。播種時,使用檸條點播機或農用播種機,四子王旗普遍使用農用播種機播種,充分發揮了農村現有機械效能,可在短時間內迅速開展生產,做到“搶時搶墑”。播種時,留2個播種腿,寬度為1米,及時調整下種量及開溝覆土深度;采取雙行直播,播種深度視土壤墑情而定。墑情好,可淺播;墑情差,則深播,一般情況下,深度不超過3厘米。②模擬飛播造林。在沙化嚴重、集中連片的退耕地、沙荒地,可采用模擬飛播造林。整地后應及時播種,每畝用種量0.7公斤。使用“654’拖拉機牽引GPQO40型氣動噴播機播種,播后及時耙細、鎮壓。③人工點播。適宜于荒山荒坡有水土保持措施的造林地,在魚鱗坑的土埂上點播檸條。要在弧形埂頂的兩端點種,以利于種苗分布均勻,保護土埂。切忌將種子點在坑內,這樣會造成種子或幼苗被風沙或淤泥埋沒。要掌握點種深度,一般應為3~4厘米,過淺易風干種子,過深則不易出土。播種量一般為每穴3~5粒,每畝用量0.2公斤。播種量過多,既浪費種子,又易引起鼠害。播種造林時,要鎮壓好土壤。另外,若土壤下濕、粘重或鹽堿化嚴重,則不可播種檸條。
2.植苗造林
一般在春季使用裸根苗造林,但在雨季對缺苗斷壟處補植容器苗,也是完成造林任務的一種方法。春季在退耕地和風蝕沙化地塊植苗造林時,可一邊整地,一邊造林。荒山荒坡植苗造林時,應在前一年夏秋季進行魚鱗坑或水平溝整地,翌年春季造林,株行距為1.5米×3米或1米×4米,每穴植苗1~2株。植苗造林時,要選用一年生苗,苗根長20~25厘米,苗木過高、苗根過長時,可截干截根;要采取苗木保濕措施,做到起苗時澆水、運輸時噴水、栽植前假植;栽植時,要求苗干挺直、根系舒展,做到深栽而不窩根,氣候干旱時要堅持澆水;要使用抗旱保水劑,將保水劑和細土按1:2的比例混合成稀糊狀,蘸根,可提高苗木成活率15%~25%。
三、強化撫育管理措施
檸條造林后極易遭受人畜破壞,所以一定要加強管護,實行林地封禁保護,造林1~3年內進行撫育。為防止造林地風蝕沙化,一般采取局部撫育,即根據整地方式采取帶狀或穴狀撫育措施,注意保護林帶、苗穴內的植被。烏蘭察布市后山地區檸條造林5年內生長比較緩慢,一般高生長40~60厘米,5年后進行第1次平茬。平茬方式可采取隔帶或隔行平茬,這樣既可以發揮林木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作用,又能加快樹木萌發叢生,促使植株復壯、延長壽命,還可獲得燃料、肥料、飼料。
作者:金玲霍成剛劉海燕單位:四子王旗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