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災區保水造林試驗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覆蓋對輻射松幼樹成活和生長的影響
為了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幼樹的生長,對輻射松幼樹進行塑料薄膜覆蓋,石塊覆蓋和對照(分別用甲、乙、CK表示)的處理試驗。經過連續3a試驗,輻射松成活率、保存率、苗高、地徑年均生長量如表1,方差分析如表2,多重比較如表3。保存率及苗高、地徑生長量有極顯著的影響,說明覆蓋對造林保存率、成活率及苗高、地徑生長量有極顯著的促進作用。各處理之間進一步作多重比較,用q檢驗法如表3。從表3可以看出,覆蓋處理對輻射松幼樹的成活率,保存率苗高、地徑生長量有極顯著的影響。可以看出塑料覆蓋和石塊覆蓋之間的成活率,保存率、苗高生長量之間不顯著,只有地徑之間差異極顯著,塑料覆蓋比石塊覆蓋的地徑生長量提高0.18cm,說明塑料覆蓋比石塊覆蓋更有利于提高地徑生長量。
覆蓋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經過連續3a的造林試驗覆蓋處理的土壤含水量統計見表4,土壤水分變化曲線如圖1。從表4、圖1可以看出,土壤含水量隨降水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雨季土壤含水量增加,各處理的含水量也增加,旱季降水減少,土壤含水量比對照有顯著的增加。全年0~6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塑料覆蓋為10.25%,石塊覆蓋為8.77%,對照處理為8.44%,分別比對照提高1.82個~0.33個百分點,塑料覆蓋比對照覆蓋提高1.48個百分點。雨季5月~10月平均含水量塑料覆蓋為11.53%,石塊覆蓋為10.14%,對照為9.52%,分別比對照提高0.62~2.01個百分點;旱季11月至翌年4月土壤含水量塑料覆蓋為8.99%,石塊覆蓋為7.40%,對照為7.35%,分別比對照提高0.05個~1.64個百分點;伏旱的8月份塑料覆蓋和石塊覆蓋的土壤分別比對照提高1.29個、2.65個百分點。
覆蓋對輻射松幼樹物候期的影響
塑料薄膜覆蓋的輻射松芽2月20日左右開始膨大、萌動,3月1日幼樹已抽出新梢,覆蓋石塊的幼樹芽開始萌動、抽新梢,而對照處理的幼樹芽則剛開始膨大。10月22日對照處理的輻射松幼樹已停止生長,而覆蓋的輻射松芽11月15日才停止生長。總之,經過連續3a觀測得知,覆蓋的輻射松芽比對照提早20d左右萌動,延遲15d左右停止生長。
覆蓋對輻射松幼樹成活和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塑料薄膜覆蓋比對照造林成活率提高12.3個百分點、保存率提高12.2個百分點、苗高生長量提高11.9cm、地徑生長量提高0.57cm,石塊覆蓋比對照造林成活率提高9.6個百分點、造林保存率提高12.2個百分點、苗高生長量提高9.3cm、地徑生長量提高0.39cm。
塑料薄膜覆蓋下的土壤,水、肥、氣、熱都處于最佳狀態。降水可以從穴周浸入土壤并貯存起來,雖然溫度愈高、水分蒸發愈烈,但被薄膜強行阻隔,水汽又被土壤吸收,使降水大部分能供給幼樹生長之需。
石塊覆蓋既能就地取材、方便易行,是易推廣的技術措施。石塊覆蓋有降低土表溫度、減輕蒸發的作用,而且石塊熱容量小、吸熱快、散熱快、晚間溫度低,可凝結周圍水氣,供土壤吸收,從而增加土壤水分;地震災區有大量石塊,可舍薄膜而用石塊覆蓋,借以減少投資。
覆蓋延長了幼樹生長期。表土覆蓋石塊、塑料薄膜后,天然降水下滲增加,土壤水份蒸發受覆蓋材料阻隔而被抑制,從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利于幼樹生長。另外,覆蓋還減少了因降雨而引起的土壤肥料的淋溶流失,防止了因降雨而引起的土壤板結,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溫度,從而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加快土壤有機質分解)和幼樹根系生長發育,同時,覆蓋抑制了雜草、灌木生長,使之避免與幼樹競爭水、肥,因而顯著促進了幼樹的高、徑生長。塑料薄膜覆蓋的幼樹提早20d左右萌動、延遲15d左右停止生長,石塊覆蓋幼樹提早10d左右萌動、延遲7d左右停止生長,這對幼樹生長發育十分有利,有利于輻射松幼林提早郁閉成林,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
本文作者:吳宗興1徐惠1王澤亮1宋小軍1熊量1李長生2林英2作者單位:1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2汶川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