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反季節種植的不利因素及成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同時也對綠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園林綠化工作能夠為居民提供良好的放松和休閑場所,而且在目前很多重大市政建設工程的配套綠化工程中,出于特殊時限的需要,進行非正常季節綠化施工。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發展,科研人員選育出的耐寒、耐旱和適應性強的綠化植物品種、園林綠化專用制劑生根粉、保水劑、蒸騰抑制劑、營養液等及最新科研成果也在反季節綠化中普及應用。廣大園林人士在綠化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反季節種植的施工技術,并不斷總結完善綠化成功經驗,使得反季節種植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反季節種植技術日益成熟和科技的發展也是反季節種植的另一個成因。
2反季節種植關鍵技術
園林綠化施工的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來的,因此保證移植植物的水分及樹勢平衡,是保證反季節移植成活的根本。種植材料的選擇、種植技術及植后管理措施為反季節種植的關鍵技術。
2.1種植材料的選擇
反季節種植,其環境與氣候對于植物生存來說非常惡劣,因此想要提高植物成活率,首先就要對反季節種植的植物品種進行謹慎的挑選。選擇種植材料時,除滿足設計要求的規格外,以鄉土樹種為首選,盡量選擇原植地和移植地的生長環境相類似、運輸距離短的種植材料。還應當選擇生長健壯、樹形良好的種植材料。良種壯苗本身儲存較多的營養,植株容易生根,能在較短的時間恢復樹勢。挑選成樹近2年內移植過的樹木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其成本上高于沒有移植過的苗木,但它的新生細根都比較集中,在移植時根不容易損壞,再進行移植時就會比較容易成活。也可以使用假植苗木,假植后苗木的樹兜處已開始生出新根,此時根的活動性比較旺盛,栽植比較容易成活。如果具備條件,最好選用容器移栽苗。挑選樹苗時優先選擇具有生長勢的幼、青苗,它們在移植以后更易存活。在設計對苗木有明確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小苗是明智之舉。
2.2土壤處理
反季節的苗木種植要求土壤必須有足夠的厚度,并且土質應該肥沃疏松,保持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在種植之前充分了解種植地的土壤特性,根據所選種植的苗木對土壤要求,進行改良和換土,土層不夠的要填充種植土,做好消毒、施肥和松土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植物對土壤的要求。在進行行道樹栽植過程中,樹穴土壤條件差的,應在栽植前完成換土。
2.3起苗、假植與運苗
起苗時,大樹和灌木除需按照技術規范帶規定規格土球外,還應該適當加大土球。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這樣才能保證種植植物較快的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和養分。起苗后及時用濕草片或濕草繩打包,避免土球松散和水分流失。即便是裸根的小苗木,也應盡可能帶上部分心土,起苗時不能傷根,且保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在反季節種植中,如果時間和條件上允許,在種植材料休眠期將苗木斷根,種植在容器(如木箱、柳竹筐、花盆等)中加以養護。先采取大土坨打包措施,進行早晚種植,保證所有移植苗都經過了斷根的損傷。進入容器前適當修剪,應對傷根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恢復并促其生長,如施生根粉等。最后是搭建遮陽棚,特別要注意棚上的遮陽網和假植的樹木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苗木的運輸是一個關鍵問題,處理不當將會破壞苗木原有生長,導致苗木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樹勢。苗木裝車前可根據需要適當修剪,但修剪傷口要作處理。并先用草繩、麻布或草包將樹干、樹枝包好,夏季運輸對樹身進行噴水。將樹冠捆攏好后裝車運輸,以減少在運輸途中的水分和養分流失。同時在裝卸和運輸的過程中,注意避免損傷樹干和保持土球完好。夏季運輸最好選擇陰天或晚上,運輸車輛應有棚架遮蔭擋風或用濕草簾覆蓋,苗木運到現場后及時栽植,可以減少苗木水分蒸發。冬季運輸除避免水分蒸發外,夜間要防凍。
2.4挖種植穴
種植穴是植物栽種的空間,成樹種植穴要比土球大40~50cm,穴深要超出土球15cm左右。提倡使用人工挖種植穴,特別是土壤較黏重的地方,更要使用人工挖穴,這樣穴挖出的土塊較小、土較細,在栽植時容易回填,回填土容易與種植植物的土球結合。有些綠化人員,為了節約成本,使用機械挖穴,這不利于土壤回填,同時會造成種植穴空洞,降低苗木成活率。在挖掘過程中,要保證土穴內不存在任何雜物,做好土穴的清理工作,并施加一定的有機肥料作為植物生長基肥。
2.5適時種植
夏季避開高溫時期,選擇在10:00前或l6:00以后種植。苗木到達后立即種植。裸根苗木(自起苗開始暴露時間不宜超過8h)必須當天種植,當天不能種植的苗木應進行假植。帶土球小型花灌木運至施工現場后,應緊密排放整齊,當日不能種植時,應噴水保持土球濕潤。冬季種植時,不宜在土壤上凍時進行,當天不能完成種植的苗木,應擺放整齊,并在樹上覆草包或氈布夜間防凍。種植前加強計劃性和預見性,確定進場種植植物種類和數量,保證當天進場苗木當天種植和澆灌水。根據所種植的植物確定是否使用機械。場區綠化要先內后外,先種植大樹后灌木再栽植小苗。因為場區較大時栽植往往要使用機械吊卸較大植物。先種植場區外和灌木會影響機械吊卸,同時有時吊卸會破壞已整理的土壤。植物落穴時,應注意放置力度,盡量輕放,避免土球的松動,避免根系的損傷,同時注意保護植物的樹干不要受到外物的損傷。當植物放置完畢后,要做好包裝的拆除工作,使土球與土壤進行充分接觸;調整栽植深度,深淺以樹木根、莖交接處與地面相平為宜,不要過深或過淺,然后回填土,下部填表土,上部填生土,回填1層,踩實1層,讓土球和土壤緊密接臺,一定不能空,以防澆水后土球開裂,樹木傾倒。填土至與地面相平,種植后應在略大于種植穴直徑的周圍,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魚鱗穴式種植,以便澆定根水。對于透氣性差的黏土沒有完成換土的,土穴內部排水不夠通暢,容易引起水澇等現象的出現,特別是怕積水的雪松等植物,一定要在種植前在土球底部墊放一定量的細砂等材料,或增設排水溝、滲水管等,這樣有利于保證正常的通風和排水,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2.6修剪與抹芽
種植前的修剪往往粗放,不夠精細,植后修剪是樹形控制和控制水分過分蒸發的重要措施。種植后應及時修剪,特別是夏季,水分蒸騰量大,晚修剪比及時修剪成活率要低的多。在對樹形沒有嚴格要求的情況下應重剪,在修剪過程中,要確保修剪處的平整,不要留下裂口及出現劈裂問題。同時,要對修剪傷口進行消毒和涂保護劑處理,這樣既減少傷口水分蒸發,也可以防止傷口被細菌感染。可摘葉的應摘去部分葉片,但不得傷害幼芽。由于新種植植物本身儲存的養分或新根生成后,樹干萌發,生長出新芽,不同部位萌發的新芽采取不同處理。樹主干上萌發的新芽抹掉,樹冠修剪處萌發的新芽保留,這樣既避免樹體養分過分消耗,又利于培養較好的樹形。
2.7防風固體
對于新移植的大樹,土球與移植地土壤結合還不緊密,移植初期,新根尚未形成,樹體受風或澆水及其他因素影響容易松動,不利新根生長和新生根與新土的結合。苗木定植完畢后,要設立支架對樹木進行支撐,以防止澆水或風吹造成樹木歪斜、傾倒或晃動,影響成活。支架與樹干交接處墊上隔墊,防止磨傷樹皮。對于名貴和不耐寒樹木冬季防風還可采用在樹側設立風障或者在樹冠覆蓋薄膜等方法。根據樹體合理選擇不同支撐。低矮樹可用扁擔樁,高大樹木可用三角撐或四角撐。樁位應在根系和土球范圍外,兩水平樁“十”字交叉位置應在樹干的上風方向,扎縛處應墊軟物。三角撐或四角撐,宜在樹干高1/2~2/3處結扎,三角撐的1根撐干或四角撐的2根撐干必須在主風向上位,其他2根可均勻分布。為防止支撐移動可在支撐與土結合處用小木樁或木楔在支撐的基部加固。發現土面下沉時,必須及時升高扎縛部位,以免吊樁。做支撐時一次到位,必須結實耐用,不可反復進行支撐,否則起不到作用,還影響種植植物的成活。
2.8立體化水控制
一是地下保水與控水。種植后澆足定根水,定根水以土球浸透為準。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澆第2、3次水。澆水是后期養護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所以后期的管理要注意澆水。每次澆透即可,不要過大,過大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不利于根系呼吸,嚴重時怕積水植物如雪松等還會發生漚根現象。因此,如果澆水過大或大雨造成土壤水分過多,應及時進行排水。而冬季寒冷的季節,種植后灌足冬水后,還應該在地面蓋草或根周圍覆蓋農用薄膜以保持土溫、防止凍害。二是地上保水。植物移植后根系吸收能力較弱,吸收的水分滿足不了樹體蒸騰和生長的需要,所以除地下灌水外,還要進行地上保水。對于水分的保持,除了要土壤澆水外還要樹體保濕。較大的喬灌木,樹干纏繞草繩,避免陽光對樹干直射,同時對種植植物葉、干和地面噴灑一些水來增加空氣的濕度,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夏天地上噴灑水分以10:00前和16:00后為宜,每天2次,連續進行。夏天比較炎熱,應搭設遮蔭設施,對于面積較大,不能搭設遮蔭設施或噴水困難的植株可葉面噴灑蒸騰抵制劑,減少植物水分蒸騰。7d進行1次,連續2~3次,如遇下雨,可雨后補噴。
3結語
反季節綠化施工中每個環節都要保證按技術要求完成,在眾多的環節中由不同人員完成,成活率難以保障,比正常季節綠化施工苗木成活率、質量和長勢更難控制。同時反季節園林綠化比正常季節綠化要花費更多的成本。但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在非生長季節需要進行綠化施工的難題,加快了城市園林建設的步伐,延長了綠化施工期。因此,建議綠化遵循適地適樹、適時植樹,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不進行反季節園林綠化。同時要加大反季節種植技術的研究,注重科技新成果以及先進園林機具的應用。從植物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客觀規律出發,加強計劃性和預見性,合理地安排好植樹工作,以減少實施反季節種植的損失,提高移植苗木的成活率,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張鵬周傳濤李鳳英余開慧柳勇單位:河南省信陽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信陽市林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