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園林景觀植物資源利用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融安縣園林景觀植物種類豐富,特性和觀賞功能多樣[1]。(1)樹干高大、樹冠寬闊、濃綠遮陰植物:細葉榕、香樟、陰香、桉。(2)觀花、香花植物:相思、木蓮、醉香含笑、紅花木蓮、合歡、含笑花、廣西木蓮、桂花、山玉蘭、廣玉蘭、紫玉蘭、剌桐、夾竹桃、白玉蘭、白蘭花、石榴、黃蘭、紫薇、山茶花、紫荊、沙梨、杜鵑花、李、梅、桃、梔子花、茉莉花、木槿、貼根海棠。(3)觀葉植物:紅葉李、杜英、五角楓、相思(花、葉兩用)、羅漢松、棕櫚、鴨腳木(鵝掌柴)、蘇鐵、垂柳、烏桕、竹柏、百日青、青夾葉、箬竹。(4)觀果植物:楊梅、金桔、李、枇杷、柿、橙、柑、柚、海紅豆、紅豆樹、烈葉海棠、無花果、花櫚木。(5)觀干(形)植物:柿、金碧掛綠竹、大佛肚竹、小佛肚竹、人面竹、吊絲球竹、紫竹、方竹、花竹。(6)庭陰、綠籬、花籬植物:大葉黃楊、小葉黃楊、海桐(球)、米仔蘭(可觀花)、觀音竹、小箬竹、女貞、千頭柏、美麗箬竹(可觀葉)、黃素玫、木槿(可觀花)、紅花繼木、玫瑰、梔子花(可觀花)。(7)攀援、纖繞立體綠化植物:葡萄、毛魚藤、金銀花、雞血藤、爬山虎、薔薇、常春滕。(8)對有毒、有害物質具有抗性、吸收功能和滯塵功能的植物[2-3]:抗SO2植物有夾竹桃、棕櫚、廣玉蘭、細葉榕、石櫟、桑、銀樺、香樟、桂花、海桐(球)、柳杉、臭椿、垂柳、紫薇、花石榴、合歡等;抗HF植物有側柏、銀樺、陰香、茶、石櫟、廣玉蘭、石楠、夾竹桃、棕櫚、黃楊、光葉海桐等;抗SO2、氯氣、氟植物有香樟、五針松、黃楊、爬山虎、金銀花、桂花、米仔蘭、木芙蓉、女貞、小葉榕、陰香;對有毒有害氣體抗性強的植物有海桐(球)、棕櫚、五角楓、毛泡桐、夾竹桃;抗污染、滯塵、吸塵功能強的植物有女貞、凌霄、常春藤、木槿、銀杏、垂柳、楝、松、柏、黃楊;對SO2有監測作用的植物有月季、茉莉花;對氯氣有監測作用的植物有女貞;對氟化氫有監測作用的植物有葡萄。
融安縣園林植物資源利用現狀
融安縣縣城面積從2001年的7.8km2至2011年的10.0km2,面積擴展2.2km2,增加28.2%;縣城人口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7.98萬人增至2010年的12.68萬人,增長58.8%;全縣工業總產值從1993年的2.2億元到2011年的10.28億元,翻了兩番多;進入21世紀以來,全縣較大的加工企業逐漸聚集到縣城和近郊,2008年融安縣開始創建占地約34hm2的工業園區,至2012年止,縣城及近郊已有53家較大規模工礦企業,包含木制品加工、磚廠、水泥、制藥、制糖、鉛鋅冶煉、采選、蠶絲等多個行業;縣城內十余處商住小區、商務辦公樓拔地而起。綜上所述,可見融安縣城鎮化建設發展速度迅猛,而環境保護和綠地建設遠遠地拋在后頭,成百上千畝的自然綠地、果園被水泥建筑蠶食;新建的大部分商住小區基本沒有綠地建設,只在樓前樓后種上幾棵小喬木,就連綠化相對較好的東方上城也遠沒有達到原建設部規定的綠地占用面積不少于30%的要求;80%以上的企業沒有綠地建設規劃,僅在辦公樓前種上幾株花草;大部分廠區、車間均未有綠化,少量的幾株喬木根本達不到生物隔離帶的要求,煙囪排放著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的煙塵,車間廠區粉塵彌漫,廢水中含有銅、鋅、鉛、鎘、砷、汞等有毒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得不到綠色植物的有效隔離和過濾,對環境危害很大。造成這樣的環境代價,除廠家應增加相應的環保設施外,生物防護也不容忽視。城區內原有的一個大型文化廣場、二個健身運動場、街道兩側、國道線、鐵路、融江濱水地段等區域綠化相對規范,形成一些線狀廊道和交通林蔭帶,部分形成綠色點、線、面的稀松格局,由于大片建筑群內沒有規范綠化,難以形成縣城綠地有機整體,植物多樣性配置、鄉土樹種應用不盡合理,沒能突出季相色彩和植物文化特色。另外,各鄉鎮的城鎮化建設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因此,融安縣的綠地規劃建設的空間相當大。
合理利用融安縣園林植物資源的綠化規劃建議
工業化加快,城鎮化提速導致的環境資源問題和生態危機促使全民生態意識的覺醒,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和諧的環境,在某種程度比對鋼筋水泥高層豪宅要求更為迫切。進入21世紀以來,在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資源緊缺和金融危機及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和挑戰的助推下,綠色增長、綠色發展模式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已明確將綠色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近幾年各地城鄉建設也在轉變觀念,積極探討,將綠色發展、綠色環保、森林城市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重要內容。筆者據此對合理利用融安縣園林植物資源提出如下綠化規劃建議。
1鄉土植物當家,少用外來樹種從生態學角度,利用環境資源適應性、異質性,才能保證植物正常、穩定生長;從植物抗性的角度,自然分布區中心的植物對有毒有害氣體、水體有較強的抗性,而自然分布區邊緣植物抗性開始減弱。鄉土植物在正常管理條件下,均表現生長健壯、抗性較強。一些城市工礦企業急功近利,從外地調運大苗、大樹、古樹建設綠地,常導致成活率低、干枯死亡很多,勞民、傷財、誤時。保護、利用當地植物,科學利用具有生命力的植物元素,是增強植被景觀和地方特色的有效舉措。
2突出功能格局,彰顯分區特征城鎮綠地點、線、面之間以及內部結構、條件、功能不同,植物選擇有不同要求,綠化規劃上應注重功能發揮與特征的表達。
3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綠色環保意識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帶來的嚴峻環境與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城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隨著不斷的高物質追求帶來的環境問題,人們更渴望親近綠色,因為綠色是自然界和諧的本色。研究表明,在對有害氣體的抗性相近時,常綠植物的吸毒、吸塵、隔音、遮蔭、降溫和理水、防災功能都高于落葉植物。1hm2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平均每天可以消耗二氧化碳1t并釋放氧氣0.75t,約可滿足900人正常生活的需要。綠色環保的規劃意識應以改善生態環境,點、線、面規劃以綠色為基調,構建生態綠色廊道,貫通城內外綠地系統,從而促使城內氧氣增加,控制二氧化碳和“三廢”物質的泛濫。
4建立植物綜合體,形成地方特色與風格應用生態系統共生原理,建立多種植物、多層結構、多功能的園林植物生態系統;采用多種混交、混種模式,形成二層以上林冠;配置多種色彩,豐富植物景觀的群體美和季相色彩變化;從樹種選擇、配置、構圖、意境諸多方面展示地方風貌。
融安縣不同綠地系統合理利用園林植物資源的思路
1街道干線綠地街道干線是人流、車流較密集的區域,注重陰涼和視覺美功能,應用細葉榕、桂花,可少量引進一些扁桃屬偏南方樹種。街道角隅稍寬敞,可栽植紫荊。街道路樹宜一路一個樹種,喬木下設灌木花壇,形成一路一景的綠色長廊,營造香化、彩化環境。
2寬闊空地綠地公路干線兩旁宜栽植相思、烏桕、苦楝、杜英、桉等。河岸既要防洪護堤,又要營造與水體和諧的自然美景,一般選植篙竹、相思、楓楊、垂柳,伴以棕櫚、蒲葵。稍寬地段可鋪設單色或多圖形草地。
3文化廣場、游樂場綠地縣城有一個文化廣場達4000m2,二個體育場各約2000m2,一個休閑健身場所約1000m2和一處不足300m2街口三角地花園。這些廣場綠地的綠化植物布局過于粗放,構圖零亂,缺乏意境。可保留桂花、廣玉蘭、小葉榕、垂柳、棕櫚,加植合歡、含笑花、紫玉蘭、花桃、梅花、石榴、竹柏、綠竹、掛綠竹、大佛肚竹等,水池內植少許荷花,使園內一年四季花不敗:“春則花柳爭妍,夏則荷榴競放,秋則桂子飄香,冬則梅花破玉。”花壇、花池植杜鵑花、黃楊、米仔蘭、木槿、觀音竹、茶花;體育場(休閑健身花園)應點植觀葉、觀花或遮蔭喬灌木,如桂花、假檳榔、棕櫚、紫荊、小葉榕、合歡等。植物布局應以線條和層次進行構圖剪裁,使廣場綠地更趨美觀。
4單位附屬綠地和居住區綠地行政事業單位附屬綠地注重肅穆、莊重、祥和氣氛,主要種植蘇鐵、銀杏、羅漢松、桂花、紫荊、茶花、茉莉花、棕櫚等;居住區則喜舒適、優美環境,主要栽植桂花、黃蘭、白玉蘭、花石榴、桃、李、茉莉花、茶花、梅或觀賞竹,可突出“梅以韻勝,以格高”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優雅格調,稍寬角隅栽梧桐或刺桐,古人常以梧桐為庭院吉祥佳木[4]。
5工礦廠區綠地水泥廠、磚瓦廠、磷肥廠排放的廢氣中含HF,宜選植棕櫚、夾竹桃等樹種。氮肥廠排放較多的氮氧化物(NO.NO2),宜選用桑樹等抗性強樹種。鉛鋅、水泥、化工、磚瓦、木材加工企業排放的廢氣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多,宜選擇細葉榕、銀樺、香樟、臭椿、廣玉蘭、棕櫚等,適當配植紫薇、石榴、合歡、桂花、紅花木蓮、含笑花。廠區邊緣高處種植五角楓、合歡、竹等,以構建抗性強、滯塵吸塵能力強的隔離林帶,可配置女貞、木槿、黃楊、凌霄、爬山虎等灌木、藤本建植綠籬、花籬立體景觀,加大對有害有毒氣體防控能力,營造視覺美麗、空氣清新優雅的廠區環境。
6醫療機構綠地醫療機構是病人集中區域,空氣中病毒、細菌較多。在創造安靜的治療、休養園林綠地環境的同時,應注重衛生防護、隔離帶的作用,選擇遮蔭擋塵、殺滅細菌效能強的樹種,如柏、樟、海棠、柿、梨、枇杷、桃、銀杏、廣玉蘭、含笑+臘梅+丁香+桂花、梔子花、玫瑰、月季。據研究,這些植物能揮發出殺菌力強的芳香油類物質,如銀杏葉含有氫氰酸,有較強的保健和凈化空氣效能。
7綠籬與立體綠化庭蔭、綠籬、屋頂、墻緣綠化,是構成“點、線、面、體”的綠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擴大綠色植物覆蓋率,又增強遮陰、擋塵、降溫、增濕等環境保護效能,可改善、優化居住與工作環境,獲得整體美視覺效果,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選補充。融安可用于栽植綠籬的有三角花(紅、紫)、茉莉花、山茶花、米仔蘭、女貞、玫瑰、黃楊、觀音竹、海桐(球)、美麗箬竹、小箬竹等;攀援、纖繞植物有葡萄、雞血藤、毛魚藤、薔薇、金銀花、爬山虎等。
作者:張建聲單位:融安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