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將低碳生活融入景觀設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較快,也就導致了城市用地緊張的局面,相對的園林景觀用地也較為緊張。而近年,我國園林景觀事業的發展重點似乎更偏向于視覺感受,而忽略了園林自身應有的價值。這就需要設計者充分協調城市用地與景觀用地,爭取在有限的用地中種植更多的植物。例如建筑樓頂、天臺等,盡可能地吸收足夠多的二氧化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對于園林景觀而言,水在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水的應用能在有高度落差的植被、假山之間形成小溪流,溪流可以是用平時積蓄的雨水構成。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周邊的植物得到水的滋潤,起到蓄水的作用,還能形成一個小的生態圈,吸收足夠的二氧化碳。
目前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人們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有意識的融入“低碳”理念,但是在實踐中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目前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低碳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入在目前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大部分設計師較為重視的是園林景觀給予人的審美感受,而對于其內在的價值沒有深刻的體現。其中一項就是對于碳排量的考慮不周,不能有效的控制碳排量,未能使“低碳”理念合理化。
工程量較大為了踐行“低碳”理念,對于園林景觀的工程實施,應將工程的動工程度降到最小,避免過度的機械使用導致能源浪費。同時在維護園林方面,由于過分追求精致化的景觀效果,從而產生了高維護率。部分不負責任的園林工作者甚至會不按規律維護植被,不僅對植被本身有害,在一定程度也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材料使用不合理部分設計師在園林景觀的材料選擇上忽視了景觀植物的保存年限,導致一些園林的使用年限較短、使用壽命不長,遠遠不及設計預期時的標準。例如,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的材料就不如木結構的材料實惠與低碳。
園林設計的植物選擇從園林植物的選擇上,設計者們應注重采用固碳能力較強的植物,以提高園林的現實效益。固碳能力較強的植物有碧桃、垂柳、夾竹桃、廣玉蘭、木芙蓉等。同時,在植物的搭配上要采取不同類型植物合理搭配的原則,以達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例如,落葉喬木要與常綠灌木搭配種植,這樣可以保持冬天的綠地景觀,同時還能最大程度的增加固碳釋氧的能力。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交替搭配,速生樹種的固碳能力強,但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快,因此速生樹與慢生樹的交替種植,可生成良好的生態效益。常綠與落葉植物搭配,落葉植物的固碳能力比常綠強,但是一旦進入秋冬,落葉植物都要落葉,其固碳能力就大大降低了,甚至降至為零,因此與常綠樹種夾雜種植可以使人們四季都能感受到植物景觀。
園林設計的水體選擇對于有水體的園林景觀,設計者在設計時應著重考慮地形、水源等因素,就近水源,避免過分追求視覺沖擊,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對水體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不僅可以涵養水源、降低污染,還能夠在小范圍內促進水循環。另外,設計師可直接利用園內廢棄的材料,如利用建筑垃圾來幫助塑造園林的地形。
園林設計的材料選擇園林景觀在其自然存在的基礎上,需要設計師們進行加工改造,而在加工改造的過程中,材料的選擇也尤為重要。設計師應盡可能選取產生較少能耗、污染以及排放的園林景觀材料,并且要充分考慮材料的使用期限。
園林景觀的維護工作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施工工作時,要盡量減少機械的操作,以免造成對周邊景物的破壞以及機械能源的消耗。在維護景觀植物的過程中,施肥、防治病蟲害等將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低碳管理的進行,設計者要考慮低碳成本的持續性。可以適當增加喬木的種類,確保園林內植物的多樣性。另外,設計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盡量保持其原貌,避免景觀用地再次減少,爭取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園林景觀的改造。同時,還要注重綠地系統內容方面的設計。
低碳園林宏觀建設思路—生產性景觀應用生產性景觀不僅能夠起到裝飾性景觀效果,還可提供能源或者糧食作物,如生態農業觀光園、家庭園藝園、太陽能發電廠、風能等。這些景觀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系,既可以體現自然美,又可體現人工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可以視為大地景觀作品,此種設備具有美麗外觀,也可成為城市中具有標志性的建筑物。城市農業景觀滿足了城市居民參與、體驗農業生產活動需求,還有一定產出功能,減少運輸路程及成本,從而減少碳排放。
結語
低碳生活已逐步成為人們生活的發展主流,而園林設計對于低碳生活具有實在的意義。更好地將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園林設計中,是園林工作者的一個重要命題。如今,中國各城市正在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生態城市”、“綠色城市”,其實低碳并不難,需要人們與政府的共同努力。
作者:徐彩英單位: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