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我國的林業管理過程當中,十分重視蟲害防治技術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隨著技術實踐內容的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國的蟲害防治技術已經得到了較為良好的提升,但是相對于理想效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將針對林業蟲害防治技術層面的相關理論進行具體討論,希望能夠為林業管理貢獻出一點微薄力量。
【關鍵詞】林業管理;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環境保護
林業管理的完善對于生態環境平衡維護有著十分關鍵的重要作用,其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也在提升林區生產收益的過程中,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必須加強對于蟲害防治技術的深入研究,從而不斷提升林業管理的整體質量水平。
1基本原則
1.1針對性
由于林木與病蟲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彼此之間的生長過程都在不斷地相互影響著,所以對于林木蟲害進行放置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實際情況做到完全的把握和理解以實現針對性的蟲害防治,從而在保證防治效果的前提之下促進林木的生長。例如我們常見的化學防治手段以及對病蟲天敵所采取的保護措施等都是比較有針對性的防治手段,應當將這些手段進行良好地有效結合。
1.2環保性
在蟲害防治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容易污染生態環境的防治方式,所以在進行選用的過程中就需要針對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從而避免使用這些方式而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1]。為了能夠將污染程度盡可能的進行江都,在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選擇污染小與無毒的農藥,并且保證在工作過程中林木的生長不會受到不良影響。
1.3經濟性
要想綜合提升蟲害防治技術層面的經濟性,需要針對多個方面進行分析,例如實際蟲害范圍、危害程度、防治技術以及經濟條件等層面做好相應分析,從而做到能夠根據當前的林業管理狀態選擇出最為科學合理的蟲害防治方式。一般來說,如果是對于林木生長妨害程度較低的蟲害類型,如果其影響程度尚且在防治標準的許可范圍之內,應當采取不防治的措施。那么要是蟲害已經對林木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就一定要進行及時防治,在防治的選材與設備方面應當將效果作為優先考慮,從而能夠實現成本的最大化降低,以實現林業蟲害防治效果與經濟性之間的平衡關系。
2蟲害產生原因
2.1自然因素
就目前而言,林業蟲害基本集中于森林覆蓋面積較小的區域,并且這些區域一般都是在經歷了較為嚴重的人為破壞之后才進行人工林地的建立。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一類型林地的整體免疫力在表現上與自然林區相去甚遠,并且由于人工林地物種較為單一,所以也就更容易受到蟲害影響。
2.2人為因素
部分管理部門單方面為了保證林業生物的種類與數量,就盲目的從不同的地區甚至是國外引入新物種,雖然這確實能夠保證林業物種數量的增加,但是這些新物種也會攜帶一定的病蟲害,那么在本地物種當中如果并沒有對這些病蟲害具有良好的保護系統,就有可能會出現蟲害泛濫的情況。除此之外,部分林業人員罔顧職責,為了攫取個人的經濟利益,沒有對林區管理起到應有的作用,而是利益當道地去助長某些企業毫無節制的濫砍亂伐之風,不斷地挑戰生態平衡的底線。
2.3其它因素
其它因素當中所涉及的范圍較廣,有如林業管理機制尚未完善,導致一些人員利用管理漏洞來獲取利益,基礎設施上的建設上還有不足,相關單位并不能根據管理標準來實現林業病蟲防治的良好效果。此外,還有國家并沒有完全重視起林業害蟲防治技術的相關政策法規與技術規范,從而導致林業管理缺乏完備的制度支持等因素在影響蟲害防治技術的發展[2]。
3防治技術應用
3.1營林防治
首先,應當在育苗期過程中保證蟲害防治技術的有效作用,并且在選擇種植地的過程中也應當溫度低、濕度大的地區,從而實現苗木成活率的綜合提升。其次,在進行苗木播種之前,就要針對種子和土壤當中存在的病蟲害進行清除,保證能夠在育苗期之前對病蟲害源頭進行消除。然后,針對苗木的施肥管理工作,需要盡可能的運用有機肥,對苗圃做好定期清理,并且將其中剩余的雜草與落葉進行適當清除,并且在造林放置的過程中,運用當地的氣候與土壤條件來對防治病蟲害樹種進行選擇[3]。最后,為了能夠綜合提升林業人員的管理技術,應當定期組織相關的學習培訓與經驗交流活動,以實現整體員工素質的改善,保證林業管理的健康發展。
3.2生物防治
首先,可與運用微生物來解決林業蟲害的問題,比如一部分昆蟲體上所攜帶的真菌和抗生菌能夠對天牛、馬尾松毛蟲等害蟲進行有效防止,或者是蘇云金桿菌的變種制劑也能夠起到防治多種病蟲害的作用。其次,對于蟲害來說,運用害蟲天敵來進行防治也能夠保證生態平衡。最后,運用益鳥養殖來增強防治蟲害的效果,類似啄木鳥、山雀等,都是應用效果十分顯著的生物防治手段[4]。
3.3化學防治
就目前的應用水平而言,在林木管理當中比較經常用到的化學農藥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愛福丁、銳勁特等,這些農藥還可以細化分為鏟除劑、保護劑以及內吸劑這三個部分,其中鏟除劑的作用是殺滅病原物,保護劑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對林木進行保護,而內吸劑則是為了讓植物在內部對病蟲害進行消滅。
3.4物理防治
一般來說,物理防治主要分為兩種方式,就是運用阻隔和涂白的方式來進行預防病蟲害,阻隔就是在樹體表面綁扎毒繩或者運用扎料布來進行病蟲害隔離,而涂白則是運用涂白劑在樹干表面進行涂改,涂白劑的主要成分一般為石灰水,可以對病蟲害產卵進行有效避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林木進行防凍保溫,也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
4結束語
要想綜合提升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水平,就必須保證林業管理的實際情況需要被相關人員得到充分的把握,從而能夠實現從重尋找出最為合適的防治方法來有效促進林木的正常生長,維護周邊生態環境的整體平衡。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依舊要為此而努力,從而能夠不斷完善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金國東,勞小平.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淺探[J].現代園藝,2017(20):57-58.
[2]盧洪彥,馬玉香.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初探[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7):123-124.
作者:檀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