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林木資源量本身就遠低于世界水平,再加上近年來遭受蟲害的頻率越來越大,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林業管理中的蟲害防治技術,本文結合貴州省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的地理環境與現存的林業管理中的蟲害防治技術,旨在芻議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意義,供其他省份借鑒。
關鍵詞:林業管理;蟲害;防治技術
1引言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但是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且各地區質量不齊,分布也不均勻,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口的1/4。因此我國林業發展總體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就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來說,近年來,蟲害對林業的破壞性很大,一旦處理不當就會給當地林業發展帶來滅頂之災。由此可見,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作用顯得至關重要。小到可以提高林業管理的效率,大到對整個自治縣的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要將許多先進的病蟲防害技術也廣泛的應用于林業領域的管理工作中,基本實現了林業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和自動化;還要越來越重視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會對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的林業管理產生重大的意義。
2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現狀
2.1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的地理環境
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地處貴州西南部,平均海拔1100m左右,總面積2284km2,安順地處東經105°13′~106°34′,北緯25°21′~26°38′之間,為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屬典型的高原型濕潤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干濕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同時位于長江水系烏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盤江流域的分水嶺地帶,境內河流縱橫,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安順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1694m之間,全境海拔高度560~1500m,具有山岳氣候的典型特征,這樣得天獨厚優越的地理環境,為林業種苗培育提供了優良條件。再加上紫云自治縣地處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斜坡地帶的中低山盆谷區,這些典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自治縣境內分布的地帶性植被以用材林和經濟林為主,如:常綠闊葉植被、常綠櫟林、常綠落葉混交林等,全縣的森林覆蓋率約為53.7%。
2.2自治縣蟲害防治現狀
經過多年的統計可知,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植被覆蓋率相對較高但同時也是蟲害多發地區,不僅病蟲害種類繁多,而且病害類型復雜多樣,再加上許多人類活動、森林治理的基礎設施不健全、政府的關注度和治理力度都不夠等原因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系統更加惡化。就目前而言,造成災害的林業生物有60多種,如:松毛蟲、華山松大小蟲、庶扁娥、吹綿蚧、桔小實蠅等,由此可見紫云自治縣林業管理現狀的嚴峻性。不過近幾年隨著國家和貴州省政府越來越重視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意義,對蟲害的發生規律、蟲害的危害程度、蟲害的防治措施等進行了全面的了解,同時加大投入,引入許多先進的蟲害防治技術,如:生物防治措施(天敵、各種活性物質、操縱使昆蟲不育)化學防治措施(人工涂抹、包扎、噴施)物理防治技術(光、電、聲、熱、微波、輻射、燈火、潛所、餌木),在治理蟲害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3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
3.1林業基礎防治技術的意義
林業基礎防治技術是指進行樹苗種植時對種植地區進行嚴格的檢查,包括土壤情況,地下是否有潛在的害蟲;對樹苗進行嚴格的挑選,選取健康的樹苗,及時清除樹苗的雜草,控制樹苗的密度,增強樹苗的抵抗能力。只有進行這些基礎的林業基礎防治,才可以有效的避免護著降低蟲害的發生,也可以在短期內控制蟲害情況,更可以減少工作量和藥物的使用率,提高林業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
3.2監測預警技術及其意義
監測預警技術是指運用一些信息技術如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其中,地理信息技術可以使工作人員結合地理情況對植被進行初步的了解;全球定位系統可以讓工作人員在電腦上看到每個小方位的信息,從而幫助護林人員準確定位;遙感技術可以根據植被反射的電磁波觀測植被的生長狀況。運用這些技術不僅可以高林業檢測的準確率,同時還可以及時發現蟲害現象,從而早早的找出問題的所在并積極采取措施遏制蟲害的蔓延。
3.3生物防治技術的意義
生物防治技術是指既可以利用病蟲的天敵來進行消滅,也可以通過提區或者人工合成生物體內的各種對病蟲有害的激素等方法進行防治。采取這種以蟲治蟲的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利用了生物鏈的原理,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大,目前也在林業管理中廣泛運用,進一步普及。
3.4化學藥物防治方法的意義
化學藥物防治方法是指采用一些化學試劑如來源于生物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旨在操縱昆蟲的不育等或者一些農藥主要是涂抹或者噴灑在林木上,這種方法可以短時間內控制病蟲的蔓延,操作簡單,可以推廣使用,但是長期使用則可能使病蟲產生抗藥性,達不到該有的效果。
3.5物理防治方法的意義
物理防治方法是指通過一些物理手段或者簡單工具來誘捕害蟲,或者殺死病菌等,這種方法可以根治病蟲害,而且殘留的副作用也較其他技術來說小,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也小,但是成本較高,費時費力。
總之,這些基礎林業防治技術,監測預警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技術等蟲害防治技術運用于林業管理中,不僅可以便于科學高效管理,不斷提高有效管理的水平;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監控,及時準確地發現疫情并采取措施,從而促進生態平衡,做到防患于未然,預防林區蟲害的發生;除此以外,對于整個國家或者地區而言更可以美化環境,促進生態旅游發展,在治理良好的基礎上開展生態旅游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不斷循環,改善林區的經濟和環境條件;最重要的是可以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便于科學化管理,使得蟲害防治技術和科學林業管理相結合,一點多面地說明了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的重要作用。
4小結
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自治縣為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主要的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植被、常綠櫟林、常綠落葉混交林等,因此植被覆蓋率高,但同時林業管理相對不足,各種原因導致林業蟲害時常發生,因此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密不可分,蟲害防治技術是加強林業管理的重要舉措,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意義更是十分重要,包括林業基礎防治技術的意義;監測預警技術及其意義;生物防治技術的意義;化學藥物防治方法的意義;物理防治方法的意義等。只有明確這些意義,蟲害防治技術才可以在林業管理中更加發揮作用,更好的造福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名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學麗.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意義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11):171+173.
[2]謝云峰.蟲害防治技術對林業管理的重要作用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11):175.
[3]張進.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J].福建農業,2015,05:185.
[4]楊紅旗,曹林峰.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意義[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0):286.
[5]白占林,張春海.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4(16):69.
[6]唐崇袍.林業管理與蟲害防治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191+193
作者:金剛 單位:貴州省紫云自治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