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蟲害防治技術林業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蟲害防治技術,就是指對林區發生的蟲害病進行仔細研究,快速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將蟲害病控制在發病潛伏期內,將其消滅,來減少蟲害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所以,在林業管理中,需要管理部門對常見的災害性蟲病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擬定具體的防治措施,制定應急方案,并利用信息技術加快對林區蟲害現場進行全面了解,快速采取措施控制蟲害范圍。林業管理必須要把蟲害預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將其作為依托,才能真正做到林區蟲害的有效防治,保護森林所有權的經濟利益,由此可見,蟲病防治對林業管理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林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以松材線蟲為例闡述林業管理中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
2.1清楚蟲害的發生時期、發生規律和發生樹種等,做好預防工作一般來說,松材線蟲病多發于每年的5~10月,受溫度影響,尤其是10月份是松材線蟲病的高發期,被感染的松樹普遍出現死亡的情況,當溫度在25℃~30℃時,該病蟲害的擴散會進一步加強,所以在林業管理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首先要清楚蟲害的發生規律和具體演變過程,來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
2.2加強對林業的動態監管建立信息控制系統來加強對林業的動態監督,對森林中出現的松材線蟲病的具體發生情況,進行范圍劃分和精確定位,建立動態的監控點。每年該蟲害病多發期時,對松樹的病狀情況進行統計和資料更新,監測蟲害的擴散面積和具體的病死株數,建立監測報告制度,來實現對病區的動態監控,為預防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礎。
2.3通過強化林區的管理,做到蟲害病情的有效控制強化對蟲病多發區的管理,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對病死數目移除過程的監督。因為病死林木中還潛藏著大量的蟲卵和幼蟲,是蟲病再次發生的根源。病死林木屬于林區所有者的財產,如果肆意進行買賣,就會造成病情的蔓延和進一步擴展,所以為了有效控制病源,防止病蟲害的擴散,病死林木需要在管理部門的監督下做統一移除處理。因此,在管理中要嚴格把關對病木的處理,嚴禁病木非法流通運輸。
2.4具體林業管理工作中做到分層管理,責任到人由于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涉及范圍廣,管理難度大,要做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明確管理分工,做到每一項管理工作落實到個人,由各級領導進行責任分擔,一級控制一級,一級管理一級,切實將蟲害防治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避免責任推諉現象,切實做到對蟲害病的有效預防。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使他們具備較完備的蟲害管理知識,真正發揮管理工作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作用。
2.5加強對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不斷加強對生物防治措施、化學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技術的研究,來提高對蟲害的預防能力,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免受蟲害。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過生物圈內的天敵來消滅蟲害,不使用任何藥物,對林區無任何污染,雖然過程漫長但是效果明顯。物理防治措施指將化學藥劑噴射或涂抹在病蟲害發生的區域,來做到對蟲害的控制和消滅,從而達到防治蟲害的目的。化學防治措施是利用一些簡單物理工具,比如電、熱、光、輻射和微波等物理技術來達到對蟲害防治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餌木和燈火來誘殺害蟲。
3結語
森林資源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能源,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由于蟲害的影響,每年有大量的森林資源被破壞,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加強對林業管理中的蟲害預防技術研究刻不容緩,這就需要清楚蟲害的發生時期、發生規律和發生樹種,做好預防工作;加強對林業的動態監管,建立信息控制系統來加強對林業的動態監督;通過強化林區的管理,做到蟲害病情的有效控制,來減少蟲害帶來的森林資源破壞,促進我國林業健康發展。
作者:白占林張春海單位:雙遼市永加鄉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