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及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端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并走向成熟,給注冊會計師行業帶來了福音,同時也造成了一定審計風險。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帶來的變化和挑戰,提出如何適應當前環境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審計,并提出了降低審計風險的改革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
一、引言
21世紀是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不斷沖擊著注冊會計師審計行業,帶來了新的審計風險。2018年在中央審計委員會會議上,提出審計機關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順應時代潮流,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興信息技術給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帶來的變化和挑戰,以及如何適應當前環境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審計,并提出了會計師事務所降低審計風險的改革路徑,以期對實務工作有所幫助。
二、大數據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轉變
(一)抽樣審計逐漸轉變為總體審計。傳統審計模式在面對大量會計資料或信息時,為了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成本內完成審計工作,注冊會計師主要采用抽樣技術等方法抽取樣本,并對樣本進行審計,以樣本的審計結構推斷總體偏差或誤差并進行綜合評判,從而得出審計結論。在這種審計模式下,審計人員所抽取樣本是否有代表性需要考量,故用樣本推斷總體的方式存在一定風險。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人員往往依靠計算機技術優勢,采用一系列程序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進行總體審查,這不僅可以做到對總體的審計,而且速度也快,可以避免樣本不具代表性的風險并提高審計效率。
(二)持續審計成為普遍。在傳統審計模式下,注冊會計師一般會在所審會計年度結束后才開始進行審計。然而有些會計信息或內部控制資料是沒有記錄的,或者年內的數據資料難免都能完整保存至年末,而這些期中信息可能會對注冊會計師的最終判斷造成影響。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發展給注冊會計師帶來了期中監測的條件,注冊會計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期中持續地對被審計單位業務、會計記錄進行審計,及時發現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并及時與被審計單位溝通。此外,注冊會計師通過期中持續監測,還可以及時發現被審計單位的舞弊傾向,持續監測可以減少被審計單位財務舞弊的機會。
(三)審計技術不斷創新。在大數據環境下,僅僅憑借傳統審計技術是不夠的。大數據時代,被審計單位會計資料可能以電子方式存儲,而其電子數據的生成過程依賴計算機系統的設定。新技術沖擊著傳統審計技術方法,新時代審計工作必須創新,將新的技術與傳統技術相融合。會計師事務所要創新聯網審計,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此外,會計師事務所還應建立數據庫,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將有利的信息提取出來,使審計風險降到可控水平。
三、大數據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及成因分析
(一)大數據環境下,急需復合型審計人才。會計師事務所較少運用和分析外部環境所產生的信息,主要原因是專業人才缺乏,只有很少一部分注冊會計師具有熟練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能夠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正確地進行審計工作,是大數據環境下注冊會計師業務的發展方向。除了需要基本的審計技術方法外,注冊會計師還需要熟練掌握SAS、SPSS、Software、R等使用方法,以更好地對被審計單位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當前正缺乏這種復合型人才,大數據技術發展給注冊會計師帶來了新的挑戰。
(二)審計程序缺乏針對性,導致審計質量不高。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幾年全球數據量呈爆炸式增長,而我國的數據幾乎占全世界數據總量的五分之一,比重巨大。當前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不僅是數據量的激增,還面臨著要拓展審計范圍的挑戰,因為數據信息所涉及的領域可能更寬了。當前不管是政府審計、內部審計,還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其在實踐中使用的審計程序都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傳統的審計程序已不足以滿足信息爆炸時代的審計工作,傳統審計程序所獲取的審計證據可能無法與相應的審計目標相銜接。面對大量新類型、新載體的被審計數據,注冊會計師可能要考慮新的合適的審計程序,以增強審計針對性。
(三)審計技術方法落后,加劇審計風險。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主要有詢問、觀察、檢查、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性程序等。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審計方法也應不斷更新完善,由于我國審計發展時間較短,目前的審計方法還主要有以上幾種,這對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來執行審計工作還遠遠不夠。以傳統審計方法執行審計工作,非常依賴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而如果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在大數據時代,審計人員需要運用到數據集成技術、平行模擬技術、程序跟蹤技術以及統計分析、數值分析等審計分析技術,以更深入地對被審計單位會計資料進行審查。
(四)軟件開發成本高,審計軟件費用高。會計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業務時,離不開相關審計軟件支持,但目前在市場上要成功開發一個審計軟件,前期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而事務所進行審計業務收取審計費用,在扣除必要開支后沒有獲得很大利潤。此外,審計軟件還要不斷進行維護或更新換代,后期維護費用也不小,一般的事務所很難負擔起高額審計軟件研發費用。
四、大數據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應對審計風險的改革路徑
(一)重視人才培養與選用。在大數據時代,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與數據十分龐雜,存儲方式、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數據審計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必然的發展方向。面對大數據切勿本末倒置,人才是核心,招聘能夠熟練使用相關信息技術的審計人員是必要的。此外,還要加強現有員工在職教育培訓,培養審計人員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
(二)改進審計取證方法。在大數據環境下,注冊會計師僅靠傳統的取證方法是很難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因此,急需改進審計取證方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在設計并開發審計軟件時,要考慮審計取證方法的運用,可以對審計軟件接入口統一設置,以便獲取相關被審計單位數據,提高審計效率。二是密切關注數據時效。這就要求企業及時有效地保存數據,供注冊會計師隨時查詢。三是注冊會計師要與被審計單位建立良好的關系,多與被審計單位員工進行溝通交流,以降低數據信息收集難度。
(三)重視審計數據安全性。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必然會接觸到被審計單位大量的數據信息,其中可能涉及單位的商業機密,因此,在審計工作中,一定要加強對審計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保護。一是提高數據加密度。對所獲得的數據必須嚴格加密,對其傳輸過程也應合理保護??梢愿鶕祿谋C艹潭?,給相關審計人員設定接觸權限,越重要的數據越少人接觸為好。二是提高對審計系統軟件保護。在大數據審計中,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審計軟件的合規使用。審計軟件內必然存儲大量數據,為避免數據泄露,應當增強審計軟件安全性,并做好防范措施。
(四)完善審計軟件開發和使用。要研發出一套成熟的審計軟件,需要在研發過程中投入大量資金,這與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審計業務所收取的費用是不相稱的。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通過售賣審計軟件使用權的方式進行盈利活動,從而抵消一部分成本消耗。或者采用多所合作的方法共同投資研發,來分擔單個所的投資風險。此外,要加強與先進國家的交流與溝通,學習并借鑒其在審計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審計軟件研發使用離不開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相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審計軟件研發。
五、結論
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正在發生巨變,審計工作模式越來越完善,抽樣審計逐漸變為總體審計,事后審計逐漸變為持續審計,大數據審計技術逐漸開始運用,審計取證方法也在不斷發展完善。但是,會計師事務所面對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沖擊,也存在不少風險,如:審計人才匱乏,所采用的審計程序缺乏針對性、審計數據挖掘不充分、審計技術方法落后、審計軟件費用高等問題的存在加劇了審計風險。隨著新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為了降低審計風險,會計師事務所面對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需要不斷調整審計模式,更新審計技術方法,同時,也要注重注冊會計師人才培養,改進審計取證方式,加強審計數據安全性,并開發運用新型審計軟件,以利于會計師事務所成功完成審計工作,并有效應對新時代、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
參考文獻
[1]江其玟,房虹伊.區塊鏈技術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影響[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0(12):106-108.
[2]彭雯,張立民.會計師事務所國際化與會計信息可比性———基于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在PCAOB注冊的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1(01):23-33.
[3]許漢友,崔珍.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水平與審計效率[J].會計之友,2020(08):67-74.
[4]李曉慧,王彩.區塊鏈環境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創新與業務拓展[J].財會月刊,2019(09):3-8+178.
[5]魯清仿,魏欣媛.大數據對審計風險準則影響探究[J].財會通訊,2015(07):89-91.
作者:劉園園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