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商企業的審計風險防范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人員除了要對企業交易活動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進行審計,對電子商務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進行審計也非常必要。在此情況下,審計環境、審計對象、審計范圍等均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加大了審計風險。因此,對于電商企業的審計風險和防范措施進行探析有重要意義。本文運用審計學、財務會計學的相關理論以及電子商務相關理論,探析電商企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從審計環境、審計主體、審計對象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電商企業;審計風險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引領市場潮流,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電商企業大軍。商業運營模式發生變化,從B2B模式、B2C模式到O2O模式、跨境電子商務模式,電子商務發展更加完善。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環境下,電商企業進行商品交換的過程是數字化、電子化的,依靠于計算機信息系統。若企業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不安全,或人員操作失誤,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就會受到影響。由此,審計人員的審計任務隨之改變,不僅要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等進行審計,還要對企業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進行評估。與傳統審計相比,電商企業審計的審計范圍、審計對象等都發生了變化,審計風險受到影響。2007年11月,我國財政部頒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1633號———電子商務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準則的修訂版,該項準則的頒布對于電商企業審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并沒有詳細的審計細則,所以我國對于電商企業的審計體系尚處在建設階段。本文通過分析電商企業審計風險的產生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有利于注冊會計師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也有利于我國電商企業的蓬勃發展。
二、電商企業審計風險相關概述
1.電商企業。電子商務是基于互聯網技術、賣家和買家進行商品交換的活動,買賣雙方之間不需要面對面交流就能完成商品或服務的銷售與購買,是對傳統商業活動的電子信息化。電子商務的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四種:B2B、B2C、C2C和O2O。B2B模式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進行的網絡銷售模式,如阿里巴巴集團。B2C模式是指企業通過網絡向顧客進行商品銷售的模式,如天貓、京東等。C2C模式是指顧客與顧客之間進行的商品交換的活動,是個人賣家進行銷售的平臺,如淘寶網。O2O模式是指企業線上網店線下實體店銷售渠道的融合發展的模式,如美團網。電商企業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下進行商品交換的企業,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銷售商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企業商品生產、流通的效率提高,企業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很大程度上匹配。電商企業的經營活動與傳統企業有所不同:一是交易虛擬性。買賣雙方不需要當面交談,只需要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完成商品銷售,這個過程是虛擬化的,使企業無形邊界擴大,同時這也為企業節省了店面租金等成本。二是信息動態性。電子商務平臺商品銷售突破了時間和地域限制,企業的資金流、物流隨時會發生變化,所以電商企業的交易活動具有信息動態性。三是網絡安全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商品交易,網絡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必須采用加密技術、防火墻、身份識別等技術保障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證審計證據的真實可靠。
2.電子商務對審計的影響。(1)對審計環境的影響。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遠程審計,減少審計人員的時間成本,提高了審計效率。但是我國對于電商企業審計的相關準則和制度并不完善,這就使得電商企業審計的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增加,會阻礙審計人員的工作,所以電子商務審計系統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2)對審計對象的影響。由于電商企業工作無紙化,電子審計證據是否真實可靠成為審計工作中的關鍵。保證電子審計證據的真實可靠首先要保證企業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網絡的安全性審計就成為審計人員審計的重點對象。(3)對審計方法的影響。電商企業信息的動態性,使得傳統的審計方法不再適用,需要采用實時連續審計、數據挖掘技術等。在電子審計證據獲取方面,需要采用數據庫、數據挖掘技術等。
3.電商企業審計風險的特點。審計風險是指企業財務報告存在錯報或漏報,注冊會計師發表了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傳統的審計中審計風險有客觀性、普遍性、未知性、可控性等特點。與傳統的審計相比,電商企業審計風險有了以下三個新的特點。(1)電子數據重大錯誤引導性。在電商企業中,企業交易活動的信息數據都是以電子數據形式儲存在計算機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確保企業電子數據信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審計人員才能夠順利開展審計工作。審核電子數據成為審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電子數據重大錯誤導向性使審計工作變得復雜,審計風險加大。(2)審計證據的及時性。電商企業的交易活動不受時間空間的制約,隨時會發生商品交易,計算機信息系統時刻在運行。而審計人員的取證是通過該企業的信息系統,審計人員需要在計算機信息系統運行的情況下完成取證,審計證據的完整性、可靠性難以保證,使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難度加大。(3)網絡安全問題。電商企業的交易活動依賴于互聯網技術,平臺更加開放,處理更加分散,企業的電子數據很容易受到黑客病毒入侵,導致電子數據刪改。因此企業需要建立風險控制系統,審計人員在審計的過程中,需要評估風險控制系統設置的合理性以及是否有效地實施。
三、電商企業審計風險原因分析
1.審計環境方面的審計風險。(1)相關準則制度不完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電子商務平臺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絡詐騙、虛假銷售、信息泄露等等。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法還沒有出臺,在實踐中只能依靠部門規章制度。跨境電子商務的出現更是需要法律的約束。2007年我國頒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33號———電子商務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指出注冊會計師應該重視電子商務對審計工作帶來的復雜性,僅對注冊會計師進行了方向上的引導,并沒有規定詳細的審計程序。因此,需要對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審計準則進行完善。(2)電子商務環境存在網絡安全隱患。電商企業的交易活動依靠互聯網進行,互聯網平臺的開放使得企業的數據信息存在安全隱患,買賣雙方的信息有可能被他人盜取,在電子支付階段,用戶的財產安全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就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也會影響審計證據的真實可靠,加大審計風險。目前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仍不成熟,電子商務網絡的安全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審計證據的不可靠會使審計風險加大。(3)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活動需要雙方的信用保證。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客戶付款、賣家發貨、客戶收款之間都有時間差,企業、客戶、銀行以及物流都要有信用保證。另外,電商企業進行創新,吸引顧客消費,推出小額信用貸款,如“京東白條”、“唯品花”等。在對客戶的忠誠度沒有保證時,產生很大的信用風險,客戶可能不會還款。我國的信用體系目前還處在建設階段,企業也無法對這種信用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工作時,就會面臨由此導致的審計風險。
2.審計對象方面的審計風險。(1)電子審計證據難獲取。電商企業的信息都是電子數據記錄的,與紙質記錄的信息相比,電子數據很容易被修改并且不會被留下痕跡,也更容易丟失。人為非惡意的操作也有可能導致數據破壞,數據恢復也是一大難題。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只有獲取到真實準確可靠的電子數據信息,才能獲得具有真實性、可靠性的審計證據,才能順利進行審計工作,并且規避審計風險。電子數據信息易消失、難以獲取,使得審計人員的審計變得困難。除此之外,電子數據信息的動態性也使審計證據的收集難上加難。電商企業的信息系統需時刻運行,審計人員不能妨礙被審計單位系統的運行,則審計人員只能通過在線查詢的方式獲取審計證據,這對審計人員的信息系統審計知識和能力要求更高了,由于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審計風險也由此加大。(2)電商企業內部控制不足。多數電商企業都還是中小企業,并沒有像京東、蘇寧這樣大的規模,因此他們的內部控制制度不是足夠的規范。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要對員工及工作程序進行控制,還要對計算機系統等進行相關控制,但是由于專業人員的缺乏,內部控制系統僅僅是口令、授權等簡單的職責分離。對于電商企業來說,電子商務系統是關鍵資源。然而,很多電商企業規模較小,專業人才缺乏,只能委托于技術公司。依靠技術公司的電子商務系統,后期電子商務系統的維護也依靠外包技術公司,若被委托的技術公司缺乏專業能力,或疏于職守,企業重要的信息數據就容易被竊取或丟失。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無法保證,就會對企業內部控制造成影響,也不利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展開。
3.審計主體方面的審計風險。(1)審計人員信息系統審計能力不足。電商企業的審計工作除了包括對財務報表的審計外,還有對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審計,所以對審計人員信息技術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信息系統審計的綜合性非常強,不僅需要會計審計專業知識,更需要計算機專業知識。若審計人員不能充分了解認識電子商務交易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那么就不能提高信息系統審計能力,就會由于專業勝任能力的不足導致審計風險不能被識別和評估。此外,在審計過程中,由于信息系統審計能力缺乏,注冊會計師會尋求計算機專家的幫助,這樣會降低審計效率,同時會影響審計的獨立性,使審計風險增加。(2)信息系統審計軟件缺乏。在電商企業審計中,僅僅依靠計算機技術來保證審計工作無阻礙的進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信息系統軟件。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審計工具,所以信息系統審計軟件的應用會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但是,在我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自行開發信息系統審計軟件耗費的成本很高,而且由于專業人員的缺乏,信息系統審計軟件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電子審計證據的動態性、對大量電子數據的處理,都要求有強大的信息系統審計軟件。雖然我國有很多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但是都是與某一財務軟件匹配的。會計師事務所缺乏的是專業的信息系統審計軟件,這就使得電子審計證據的獲取變得困難,阻礙了審計工作,加大了審計風險。
四、電商企業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1.有關審計環境的防范措施。(1)完善相關的法律準則。法律準則是一切事物活動的保障。在電子商務方面,現今我國都沒有一部完整的電子商務法,法律部門應該結合電子商務交易中出現的問題,對我國電子商務交易流程進行規范,保護交易參與人的利益。在電子商務審計方面,財政部頒布的準則在審計人員的工作中僅僅起到了導向作用,并沒有對實際審計工作提出詳細明確的指導意見。我們可以借鑒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的國家,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審計人員的具體工作以及審計工作中的問題,對電子商務審計工作規定詳細的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法。(2)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電商企業為吸引顧客消費向顧客提供小額的信用貸款,如京東白條、螞蟻花唄等,但是由此引起極大的信用風險,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我國目前的信用體系并不完善,政府應該立法規范相關行為,完善信用體系,不僅是對電商企業的保護,更是對人們的利益保護;司法部門應該發揮監督職能,保障商家的利益不受損害;企業應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對消費者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和評估,在必要時限制不良消費記錄者購買商品,或注銷其賬號。
2.有關審計對象的防范措施。(1)保證電子數據證據的有效性。審計證據越多,審計工作的檢查風險就越小,因此在對電商企業審計時應該盡力獲取足夠充分的電子審計證據。然而,電子審計證據易丟失、易篡改,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查看數據序號是否完整、數據是否合理,并且要檢查電子審計證據與紙質版會計信息是否匹配。電商企業應該采取防火墻、身份識別等技術來保證交易系統不被侵犯,以保證交易信息完整真實。(2)加強電商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首先要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要以人為本,設置合理的管理幅度,組織結構要靈活有彈性;電商企業要注重培養綜合性人才,將計算機技術和會計知識進行綜合,對企業內部進行監督和管理;另外,由于電商企業將資金流、物流信息都儲存在電子商務系統中,財務人員、管理人員都通過該系統進行業務工作,就要通過計算機技術將工作人員的身份信息、職能權限等進行設定,對工作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實現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原則。
3.有關審計主體的防范措施。(1)培養信息系統審計人才。針對審計人員在信息系統審計方面專業能力缺乏的問題,我們應該加強信息系統審計人才的培養,從源頭解決問題。采用加強審計人員專業技術、成立高綜合素質的團隊、與高校合作培養綜合性人才等方法,培養信息系統審計人才,降低審計人員自身專業勝任能力不足導致的審計風險。(2)積極開發信息系統審計軟件。審計工具的性能對于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至關重要。在電商企業審計中,功能強大的審計工具能夠保證審計證據的順利獲取,解決電子審計數據的動態性、易丟失等問題。開發信息系統軟件,需要審計人員和會計人員之間積極進行信息交流,將審計與會計進行對接。會計事務所及有關部門應該組建專業團隊,包括高級計算機技術人員、審計及會計人員,對信息系統審計軟件進行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該審計軟件的開發是否可以與所有企業會計系統相匹配。性能強大的審計軟件不僅可以解決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低的問題,還能降低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陳宏明.電子商務系統審計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11:84-85.
[2]陳嘉莉.基于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發展研究[J].企業經濟,2012,06:128-129.
[3]欒嵐.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經濟師,2012,08:162-163.
[4]王雪.電子商務企業審計風險及防范問題研究———以京東為例[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
作者:譚秀明 單位: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