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專業教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研究以高校醫學專業教師師德現狀為研究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調查對象為張家口學院醫學專業教師及北方學院醫學部教師(包括臨床帶教教師)。統計顯示,該市高校醫學專業教師職業道德狀況總體上是好的,但由于存在各種因素的阻礙,問題也是難免的,尤其在少數教師身上問題突出,這從整體上影響了教師隊伍的形象。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清楚
部分教師把“穩定”作為選擇教師這一職業的主要原因,對職業理想的追求逐漸變為對第二職業、“走穴”的追求。對于他們來說,大多是因為高校教師的自由度比較大才選擇這一職業的:完成本職工作后,自由支配時間較多,可以做一些兼職,這就導致了部分教師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心不足、精力外流,進而影響到高校的教學質量。對于臨床教師來說,他們的職業觀念淡薄,在內心深處醫生身份大于教師身份。另外,部分臨床教師,為追求職稱崗位,急功近利,重科研論文的發表,輕臨床教學工作,甚至將臨床教學工作看作是謀求職稱崗位的手段而不是責任。
(二)教學運作的適應性和有序性不足
肩負臨床工作的醫學專業教師因醫療任務繁重、突發事件而對教學工作難于投入更多的精力,常會出現上課遲到或曠教等現象,也有的教師備課不充分,上課照本宣科,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教學實施缺少重要的教育專業等基礎的支撐
對于教師來說,把自己的工作作為一個職業來看,需要教育理論作為指導,來進行教學。教育專業的知識主要包括本體性的知識——學科專業的知識、條件性的知識——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實踐性的知識——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的個體經驗。從我國醫學專業教師的培養現狀來分析,他們還未能完全掌握這些內容。對于多數的醫學專業教師來說,其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比較淺顯,即只停留在初始的水平,未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去提高自己的教學水準。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教學往往單一、呆板,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年齡結構欠合理,出現斷層現象
我市醫學專業教師出現兩頭重的現象:年輕教師比例過大,聘請的退休專家比例過高,呈現出新老交替、青黃不接的現狀。因缺少中間層傳、幫、帶的作用,醫學院校的教師隊伍凝聚性較弱。另外,年輕教師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不滿足于現狀,對物質利益看得重,缺乏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等。
(五)對病人、學生缺乏愛心少數
臨床教師愛心不足:作為醫護人員,未能關愛自己的病人;作為教師,未能關愛自己的學生。這影響了醫患關系、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
(六)教師創新精神不強,因循守舊
調查結果顯示,某些教師的知識方面結構變得退化,教育教學方法不新,沒有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等,未能適應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這是影響我市師德建設的重要因素。
(七)缺乏團結協作精神,教育合力差
部分教師崇尚個人奮斗,對同事及領導出現文人相輕的現象,難以團結協作。此外,高校教師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常出現各自為戰的分散現象,如任課教師與輔導員之間、專業課教師與臨床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難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二、師德建設問題的原因
(一)教師自身因素
首先,部分教師的認識不足,不能加強對自身職業道德的修養,尤其是部分年輕教師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其次,因業務的繁重和工作壓力的巨大,高校醫學專業教師往往過于忙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自身道德修養。
(二)學校因素
學校師德建設機制工作乏力,部分高校行政人員在管理過程中沒有重視教師的利益、要求,而對于學校的管理缺乏民主性,從而阻礙了教師工作的熱情。此外,把醫療、教學和科研變為一體來對待,這是發展職業生涯的一種方式,但卻造成醫學專業教師的精力與時間得不到合理分配,影響了他們規劃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三)社會因素
首先,社會存在浮躁的現象,往往追求的是名和利,嚴重影響著醫療行業的發展,對于醫學專業教師來說,養成一個自律、自覺的品性會更加困難。其次,國家扶持力度不足,使得人們的重視程度不高,使得教師對教育的熱情不高。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醫學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一)營造師德建設的良好文化環境
可通過主題教育、座談學習、經驗交流、典型宣傳等多種活動形式,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讓廣大教師認識到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二)嚴把臨床教師選派的雙重道德關
臨床教師在醫療實踐中除了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外,其言行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醫德、品質。學校要嚴把臨床教師選派的雙重道德觀,既要注重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還要關注他們自身的職業道德水準。
(三)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機制
1.建立醫學專業教師執業資格考核制度。為了提高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醫學專業教師的水平和素質,應建立特殊的醫學專業教師執業資格考核制度,不僅要考核教師有關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確保他們具有一定的醫學人文素養,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
2.要完善醫學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機制。通過各種培訓,來指導教師的學習和成長,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
3.建立階段性的脫產帶教制度
讓醫學專業教師暫時脫離緊張的醫務工作,把心思放在教學活動中,這既可暫時擺脫疲勞所致的職業倦怠,又能夠保證教育質量。
4.健全師德建設的考核評價機制。我們要重視對師德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從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個方面建立激勵機制,并把師德作為評價臨床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增強教師的職業責任感和工作自覺性。如建立教師教學和醫療工作檔案,達到水平晉級,并且和崗位聘任、職稱評聘相掛鉤,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四、總結
綜上所述,張家口市高校醫學專業教師職業道德的提高是一項長久、繁瑣、細致的工程,它除了需要廣大醫學教師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外,也需要得到醫學專業院校、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醫學專業教師的素質。
作者:田玉姣雷慧單位:張家口學院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