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受到市場經濟和行業環境的影響,尤其是自從1998年高校擴招以來,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產生了深刻的變化,滑坡比較嚴重,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職業興趣降低。從事擁有職業興趣的工作會增加個人的職業穩健性、工作滿意度和成就感。高校的部分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多年都沒有變化,重復的工作使得一部分教師對這樣的工作失去興趣和激情。根據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開展的“2005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的統計,近30%的被調查教師存在嚴重的工作倦怠,近90%的被調查教師存在著一定的工作倦怠,而超過60%的被調查教師對工作表示不滿意。職業興趣的降低削弱了教師職業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影響到教師的職業道德的提升。起不到表率作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行為對學生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要求教師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然而,高校有的教師在科研教學中不求真務實的行為,如高校教師杜撰實驗數據、抄襲剽竊他人成果來應付科研任務的報道,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言行不一,在學生面前冠冕堂皇、大講特講如何做人做事,而做的卻是另外一套不道德行為,損害了老師的形象,表率作用就顯得蒼白無力。愛崗敬業精神欠缺。現在,由于各高校對教師有教學和科研的考核任務,學校要求較高,大多數高校老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授課任務重,科研壓力大,許多教師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到學歷提升、科研申報、職稱評定和娛樂享受等私事上,從而導致愛崗敬業意識淡薄,缺乏愛崗敬業精神。拉攏學生。教師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年終考核,一般以學院或系部為單位,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以學生打分作為評價教師的主要或重要指標。年終考核結果對教師的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年終獎金的發放和職稱評定都與此掛鉤。這就導致有的教師用各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拉攏學生,出現教師不想管學生、不敢管學生的現象,對學生的考勤、課堂學習、作業不管不問,甚至考試都放水。這極大地降低了教師的威信,削弱了教師形象,也嚴重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
二、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對策
當前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出現了錯綜復雜的問題,逐漸影響到教師集體形象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如何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已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健全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制度。健全師德制度既包括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本身的內容,也包括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評制度。高校應該把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準則通過健全的規章制度體現出來,科學地監督約束,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為高校教師養成良好職業道德提供制度保障。另外,要改革完善師德考核制度,其中,學生打分的操作方式和所占比例應該更科學,應該避免教師迎合學生及其類似弊端的產生。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高校教師是培養高級人才的人,教師只有自己學得好,才能教得好。學習不僅指書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教師要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學習“三個代表”的理論,要學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理論。這些理論知識都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應通過政治理論的學習,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領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為教育事業獻身的責任感,經常自我反省,自覺地遵守各種行為規范,經常約束和檢點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教師行為規范的要求。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自律。除了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靠外在規范強制約束、提升教師道德修養的同時,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更多地要靠自覺,教師是師德建設的主體。師德作為教師的行為規范,主要是通過教師內心的信念起作用,要依靠教師在師德修養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覺悟。因此,教師道德行為的規范離不開教師這個主體的自覺。主要依靠自我磨練、自我熏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有為我國現代化教育事業奉獻精神,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經常反省自己,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優秀的品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要從點點滴滴、一言一行做起,對任何有損教師形象的缺點錯誤都要認真對待,用一個合格高校教師的道德行為規范嚴以律己,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不是短期的,而是永無止境的。高校教師應當一生都執著追求職業道德修養,生命不停,職業道德修練不止。
三、總結
總而言之,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是高校教師永恒的課題。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不勝枚舉,需要每個高校教師不斷探尋更適合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作者:王兆燁單位: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