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大學生會計專業道德建設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真實性是會計的靈魂,會計職業道德是保證真實性的根本。本文從樹立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入手,探討了當前在校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之于會計職業如同社會道德之于一個國家的社會風氣,涉及到的是一個根本性的職業生態環境問題。會計首先是一種技術(信息技術),但同時又具有經濟后果和政治后果。它在起到引導資源分配的同時,能產生不同的經濟利益分配。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生成不同的會計信息,導致人們做出不同的決策,國家需要出面干預會計政策的制定。會計可以沒有技術,可以只擁有最基本、簡單的甚至是落后的技術,但會計卻不能沒有誠信,不能沒有真實性、客觀性,不能沒有道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勝過會計職業技術本身。美國拉爾森教授在其第十二版《會計學原理》中特意以“道德是最基本的會計學原理”為開場白,專門討論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會計造假將否定會計存在的價值,真實的會計信息產生的關鍵在于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技術建設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要從啟蒙抓起,從在校學生抓起。
一、正確認識會計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會計職業道德觀
當今,我國十分重視會計制度建設。面對我國迅速發展和日益更新的經濟,面對我國落后的會計處理方法,面對日趨緊密的國際交流,的確很有必要不斷加強我國會計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我國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自從“兩則”、“兩制”頒布后,我國的會計制度幾乎每年都處于更新中。會計制度不斷趨于合理,與國際慣例協調、趨同。同時會計制度的更新也被當作堵塞漏洞、防止會計造假的措施。會計畢竟是一個人造經濟信息系統,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無論是主觀的差錯、造假還是客觀的處理技術的缺陷或落后,都會使會計信息不能反映客觀實際,提供真實的財務圖景而失去其有用性。而且錯誤、歪曲的信息還會產生危害性,損害社會及公眾的利益。對于會計處理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不斷的改進加以克服,為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技術保障。在會計技術相當成熟的今天,關鍵是要保證這些技術規范能夠得到有效執行而不被濫用。在會計技術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作為附屬于會計主體的會計人員和作為具有個人利益動機、進行操作實施的會計人員是否恪守職業操守就成為關鍵的關鍵。再完備的會計處理技術,都會存在與其“契合”的財務操縱可能性。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因此,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正確運用會計技術,客觀反映經濟現實,充分發揮會計信息作用的前提。沒有會計職業道德,就沒有客觀真實的會計信息,會計的作用、地位就會動搖。
其實,職業道德對于任何行業、任何從業人員都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存在社會分工,形成不同的職業,就必然存在相互協作、相互提供服務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每個人擺正自己的位置,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只不過是在整個社會工作鏈中的一部分,就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為他人提供服務,就像自己需要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務,而需要他人能盡心盡力地為自己著想一樣。這樣就能建立融洽的行業、職業、崗位、個人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使整個社會處于和諧的發展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就是職業道德。相反,如果在本職工作中有私心雜念,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待個人的崗位,沒有意識到崗位的不同不過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它不是個人的權利和謀取私利的工具,則會在工作中,不負責任,以崗謀私、以崗欺人,損害他人利益,破壞相互關系,破壞分工協作。造成人人求我,我求人人的局面,導致社會文明和社會生產力的退化。因此,職業道德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社會協作關系,就是要使個人的利益和其他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更好的滿足。
不僅如此,在經濟活動中,職業道德還能產生經濟效益,形成生產力,是企業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動力。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提高企業的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鞏固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不斷擴大市場。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舉不勝舉。只有牢固樹立為客戶服務的思想,處處替客戶著想,力所能及的為客戶解決一些難處,而不要惟利是圖,貪圖蠅頭小利,則一個小小的付出,往往可能因感動客戶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因此,講職業道德不僅僅是一種付出,一種奉獻,它同樣能帶來經濟效益。
在所有的職業中,目前只有會計行業制定有全國性的較為規范的職業道德。究其原因,應該說是會計工作具有公共性,會計信息服務的對象是社會公眾,引起的后果將涉及到眾多人的利益,而非少數人的利益,影響更大,更有必要強調。這也說明了國家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視。
二、當前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誤區
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要從學習會計開始抓起,就高校來說,就是要在大學生中灌輸會計職業道德,正確認識職業道德,培養職業道德意識,初步具備會計職業道德品質,為成為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奠定道德基礎。但是,就像我國正處于一個會計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時期而對會計制度建設非常重視一樣,各高校雖開設會計專業者眾,但同樣是十分重視會計學科的建設和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對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顯然重視不夠,認為會計職業道德問題在學校并不重要,或者認為那是學生自己或畢業后的事情,從而忽視這方面的教育而單純側重于會計專業知識的教育。美國會計學會(AAA)認為“會計教育不僅傳授必需的技巧與知識,而且要灌輸道德標準和敬業精神”,日本在道德建設中推行“日行一善”、“感恩心理”、“心靈進入崗位”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會計專業知識與會計職業道德應是相輔相成的,單純抓會計專業教育而忽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能起到相互促進、培養高素質合格會計人才的目的。
當前,在校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
(一)在專業教育中,基本上只開設專業技能課程,并且以社會會計考試為導向,幾乎沒有實習、實踐,只有模擬,沒有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一門課程或必修課程開設,屬于一種“有專業,無道德”的培養模式,將職業道德培養丟給社會,使學生片面追求實用和自我專業價值,使今后在實際工作中的職業道德培養失去先天基礎,難以造就高素質的合格會計人才,難以培養出為會計職業作出奉獻的有影響力的人才,更多的可能是平庸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人。一個缺乏道德的會計人員難說能在職業道路上能走多遠。
(二)在學生管理中,沒有將學生活動的開展與專業素質的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感受到專業的氛圍,進行專業的觸覺,提升對專業的認識,從而在這些“觸摸”中體味到會計的真諦,從而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專業認識,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為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工作、學生活動與專業學習、專業素質培養兩張皮。典型的體現如學生課外活動的純文娛性、做學生工作的老師缺乏會計專業背景、專業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不相融合等,從而學生管理工作不能體現和貫徹以專業為中心、為專業教育服務、造就專業人才的管理理念,失去專業的靈魂和特點,使學生管理效益、專業教育效益、學校培養效益大打折扣。
三、創建會計文化氛圍,在環境中熏陶和培養在校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
在校會計專業大學生是未來會計工作的后備軍和主力軍,既打好專業基礎,又塑造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是新時期對合格會計專業大學畢業生提出的要求。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不能只通過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辦法,干癟的說教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嚴格的規章和處罰更與道德相去甚遠。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才能取得堅實的成果。在校啟蒙式的職業道德培養,需要創建會計文化氛圍,進行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在近似的環境中體味會計的真諦,在感觸中覺悟,在感觸中培養,在感觸中提高,成為既有會計專業技能,又具有較高會計素養的新型會計專業大學畢業生。
(一)用教師的專業人格去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步積淀會計文化底蘊。會計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會計文化底蘊卻帶有根本性,它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的,需要逐步積累,需要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的會計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來形成。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用自己的專業人格去感染學生,引導和激發學生熱愛本專業、積淀會計文化的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會計這門枯燥的學科,課堂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空洞的說教往往聽之無味,需要老師以自身豐富、深邃的專業知識和游刃有余的表現手法在課堂上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產生一種強烈的熱愛會計專業的欲望,對會計產生一種神圣感,愿意為它努力,愿意為它付出。奉獻和熱愛是緊密相連的。因此,需要專業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為學生做出榜樣。除了課堂這個主要場所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熱愛會計專業的激情,還可舉辦一些學術名家和專家的講座,對當前會計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感觸到會計的時代脈搏,跟上時代的大潮。
(二)在會計模擬環節中滲入職業道德內容,使學生近距離地感觸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模擬不應只是會計技能的演練,應使其更有仿真性,成為會計綜合能力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方式和場所。要改進傳統的純作業式模擬方法,設計市場環境下的會計模擬環境,使會計的模擬不僅僅針對本企業,還要面臨更多的主體、更復雜的社會關系等外部環境,由學生自己選擇會計政策、會計方法,既要遵守國家有關的財經法規、會計制度,又要努力實現企業的會計目標,達到加強企業管理、維護市場秩序的目的。因此,可以分階段進行會計模擬,首先是初級階段,要求學生進行傳統的作業式會計模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會計實踐技能。這還不夠,接下來還要進入實戰提高階段,將學生分成幾個組,每個組給出不同的企業資料(由抽簽確定),并各代表一個企業,它們同屬于一個地方政府,另設審計組和稅務組,負責審計和征稅(可合一)。在現行會計制度范圍內,允許各個企業采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和處理方法。對于核算出來的業績,效益好的,政府將給以獎勵,領導人還可以升遷,效益差的,則會受到處罰,如扣減領導人年薪,直至撤職等。其中特意安排某一組同學做假賬,使本來不好的效益變成了很好的效益。但是通過審計終于查出假賬,該企業受到處罰,其他企業也表態今后要謹慎同其開展經濟往來。而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小組,則在會計檢查中受到表彰,增強了企業信譽。這樣,在仿真的模擬環境里,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進行會計處理的能力,提高了趣味性,培養了學生會計綜合能力,還使學生在市場環境下感受了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感受了利益與道德發生沖突時的考驗。這樣,一舉多得,也大大改善和豐富了會計模擬課的作用。超級秘書網
(三)加強和改進學生管理工作,在學生課外活動中營造會計氛圍,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能以會計人的面貌出現,體現會計人的特色。會計人的基本特點包括效率和效益的思想、對數字的敏感、認真、細心、實事求是等。學生的課外活動是大量的,要通過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的專業引導,使學生的課外活動盡可能緊扣專業來進行,體現專業特點,從而既開展了學生活動,又鍛煉了學生的專業素質,使他們看問題、做事情能以專業的眼光和專業的思維進行,體現會計人特有的方式和方法。這樣,會計人的特點將逐步成為學生的個人習慣。專業的技能加專業的素質、習慣無疑將成為會計畢業生市場上只有技能而無專業習慣與素質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在校大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不是靠講解和說教形成的,需要各個環節潛移默化的統籌配合。要切實轉變觀念,變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為會計人才的培養,僅有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不夠的,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與實際工作接軌。可以想見,德才兼備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將在未來高校會計人才的激烈競爭中顯現其強大優勢。
【參考文獻】
項懷誠.會計職業道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附:本文論述會計問題使用的是“信息觀”,另一種重要的觀點是”管理(工具)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