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電算化的學科特點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會計電算化學科特征的分析可以在更高的視角來審視會計電算化的概貌,更深刻地了解會計電算化的機理,洞悉會計電算化學科的特殊性,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均存在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基于我國會計電算化理論和實踐的分析,通過對現有相關研究的總結,本研究認為我國會計電算化學科具有如下的學科特征:第一、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典型的實踐性學科。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內容側重于軟件的操作,即傳授學生如何運用既有的軟件產品,通過既有的軟件產品完成既定的會計業務。會計理論是一套較為復雜的理論體系,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理論的實踐性表現,即會計電算化的操作規則是在會計理論的支配下完成的,不是隨意制訂的。但是,僅從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的視角來看,會計電算化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實驗操作內容的要求高于理論分析的內容。學生只有熟練地掌握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操作,才算完成了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教學任務,而會計電算化實驗的理論分析則是一個較為漫長的理解與領悟過程。第二、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典型的復合性學科。會計電算化是一門集多種學科的知識與內容于一身的復合型學科。從狹義范圍來看,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的復合,主要涉及會計實務理論與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從廣義的范圍來看,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學、計算機科學、金融學、數學、法學、財政學、企業管理、計量經濟學與通訊技術等學科的復合,涉及到這些學科所包含的多種知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隨著會計學內涵的豐富,管理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等學科對會計理論的影響日益增大,必然也不斷增強對會計電算化的影響。第三、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動態性發展的學科。會計電算化興起的時期較短,僅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事情,興起于西方發達國家,與會計學的數百年歷史相比較起來,不可同日而語。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出現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的事情,但僅處于認識與了解的階段,而在九十年代初期才開始應用于企業界,在九十年代末期才開始普及。會計電算化的支持學科包括計算機、會計、管理等多門學科,這些學科的發展必然促進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科學,作為二十世紀的人類三大發明之一,至今仍保持著持續的發展勢頭,必然也帶來會計電算化的持續性變革。第四、會計電算化的學習方法是以面托點、以點帶面。會計電算化的學習重在實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要學會會計財務軟件的操作與應用,然后再理解會計電算化所隱含的各種會計理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循循善誘,先在實踐性的操作上獲得突破,然后再理論上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重點在于軟件操作,而理論的領悟是一個長時期的過程[10]。學生不需要、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會計電算化的支持性學科,但對每個學科所涉及的相關知識要有一定的掌握,集聚成面,共同支撐會計電算化操作這個點,同時以操作需要的點來拉動相關知識的學習。第五、會計電算化是企業信息化的導入口。在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驅動下,企業信息系統在近二十年時間里獲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由早期的辦公自動化系統上升為今天的ERP系統,實現了企業內部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整合與協作。但是,無論是早期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還是現在的ERP系統,都是以會計電算化作為導入口,即會計電算化功能的實現是這些系統軟件付諸應用的開端。現在的ERP系統,各種功能模塊在企業中的應用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些模塊的應用較為成熟,而有些模塊僅是擺設,然而,一般而言,應用較為成熟的模塊均是實現各種財務核算功能的模塊。第六、會計電算化是一門非成熟學科。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性遠遠超前于理論性的發展,許多實踐操作在理論解釋上仍處于空白狀態,即會計電算化操作與基本的會計理論、審計理論存在著諸多的沖突,或者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既有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在會計研究領域,會計電算化的超前性發展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會計學是一門嚴謹的理論學科,需要對會計行為進行系統的、嚴密的規范,因此,以會計電算化為核心,包括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在內的一系列會計理論需要進行程度不等的變革,以適應會計電算化實踐的發展。相對于會計理論的成熟性而言,會計電算化是一門非成熟性的學科。第七、ERP的實施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目標。會計電算化的功能是在實踐中逐步完善與擴展的,早期的會計電算化系統僅完成基本的會計核算功能,是手工記賬的簡單替代。隨著會計學在管理科學中影響力度的增大與影響范圍的擴展,會計學的管理功能也在逐漸增強,會計學在企業決策、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也日漸顯著,必然對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提出新的需求。ERP是一個多功能的集成性系統,狹義的會計電算化僅是ERP系統的要素模塊,而ERP系統仍存在著其他若干功能的模塊,這些模塊的功能實現也正是會計電算化在會計理論發展支配下的發展目標。可以認為,從廣義上講,ERP系統是現代企業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第八、會計電算化學科的發展是一種緩慢式的進展。會計電算化是在信息技術平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近二十年來獲得了飛速的成長。但是,由于受到諸多外部環境與內部因素的制約,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期將進入平緩狀態,呈現一種潛移默化的發展態勢,不可能回轉到初級階段的疾風暴雨式擴張。目前,會計電算化的政策與法規嚴重滯后,不能適應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政策與法規的調整不是朝夕之事,需要依托于會計理論與信息技術的雙重改進。就我國現有的會計電算化發展所依托的資源來看,無論在人力資源或物力資源上,尚不具備改變會計電算化外部運作環境的能力,因此,經過短促的急促擴張階段之后,會計電算化將呈現緩慢式的發展局面。
二、結語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操作性的發展遠超過理論性的發展。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的交叉性學科,無論是會計學或者計算機科學的發展都會對會計電算化的理論與實踐帶來程度不等的影響。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數十年中,會計電算化無論在理論還是在實踐上都將存在著深遠的變革,會計電算化的學科特征將呈現更為繽紛的色彩。會計電算化的實踐領域也在不斷地擴大,由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將逐漸向人力資源會計、供應鏈核算、信息化決策等方向發展,從而更為豐富了會計電算化的內涵。會計電算化的學科特征分析有助于對會計電算化內涵的認識,有助于對會計電算化發展方向的理解,有助于對會計電算化思想的領悟,從而有助于促進會計電算化的全面發展。(本文來自于《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劉濤張衛紅張同建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