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課堂多元信息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課堂評價之本是評價主體的確立,長期以來,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評價的主體是老師。老師在評價過程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學生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老師安排好的工作并靜待評價。這種一元化的評價架構跟當下新課改理念有著較大的出入,同時也跟學生的認知結構,興趣調動機制,反思回饋機制向背離。皮亞杰先生的認知發展的體系中詳細的介紹了認知的幾個關鍵理念,他認為知識的汲取跟如何評價學習過程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認知有新舊知識進行內部對比,并自主做出類似性關聯掌握新內容的,在這種掌握機制中,自我評價的作用較為顯著,有相似知識進行對比汲取知識的,這就得依賴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來起到促進的作用。而要調動學生主體積極性的主觀發展,就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信息技術學科的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又重視全體學生之間合作交流并且具備一定自我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而這個體系構建的核心則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原有單一評價機制的基礎之上引入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學校評價、家長評價甚至社區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促進學生在面對評價的時候不僅僅關注評價本身,同時也能夠換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反思學習的問題。為落實課程標準,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必修《網頁超鏈接》一課中,筆者就巧妙的引入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在進行了回顧之前幾節知識并引入超鏈接的概念之后。筆者設計了一個“自主找鏈接,動腦想概念”的課堂環節,促進學生自發的到因特網上去觀察去體驗超鏈接的各種類型、鏈接源、鏈接目標,然后采取小組間競爭評價的方式。通過激烈的組間評價,學生們在自發的總結出網址鏈接、書簽鏈接、電子郵箱鏈接、本地鏈接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也學會了探索新知識的方法。隨后筆者又設計了“舌尖上的中國地圖”一個環節。筆者給出了一幅中國地圖和很多的美食頁面,要求學生能巧妙的按照地圖把各省的美食按產地進行鏈接,同時注重鏈接的規劃以及整個網頁的布局等問題。最后將學生們的作品上傳到學校網站上,同時在網頁上預留了打分入口。所有訪問網頁的客戶都能夠從美觀、鏈接合理性、實用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從實際效果上來看,引入了多元化評價主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性大大提高了,他們想進一步的挖掘自身的潛力,進一步收獲知識。更為可喜的是,他們對待各種評價的時候更為理性,很多之前看到對老師單一評價不理解的現象逐漸的消失也進一步拓寬了自身信息汲取的渠道。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多元學業評價要注重評價的目標指向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多元學業評價要注重評價的目標指向。這個評價目標也應當跟新課程改革理念相符合,簡單的說,就是符合教學的三維目標。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信息基本素養的培養,是信息技術學科的最基本的目標,所以整個課堂評價體系的指向方向也要以此為基準。課堂多元評價的目標在圍繞這個大目標的基礎上要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綜合目標指向的多元化。
三、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多元學業評價應注重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評價方法的多元化,是實施高中信息技術課堂評價過程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傳統習慣的評價以靜態性評價為主,比如說我們最常用的考試、布置作業、以及提問反饋等等。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多元學業評價則注重評價方法的多樣化,運用多種評價方法,采取過程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定位性評價以及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毫無疑問的是,過程性評價無疑在這幾個評價方法中占有主體地位。過程性評價既關注過程,也關注結果。整體,及時,深入,持續是過程性評價的幾個主要的特點。過程性評價不僅僅貫穿某一個教學過程始終,甚至貫穿了學生整個學業的始終。例如對于《信息技術基礎》一冊的內容,就可以由信息的理解—信息技術的理解—合理使用技術獲取信息-合理加工信息-合理集成并信息-合理管理信息來進行全面系統客觀的認識,每一部分學習的時候都對提問情況、點評情況、作業情況、任務完成情況、作品評價情況等進行細化的記錄并評價。同時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共同學習,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借鑒、相互監督。而診斷性評價她可以滲透在過程性評價的每個階段,總結性評價則和診斷性評價都是過程性評價的必要補充,能對過程性評價起到豐富和升華的作用。每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由于學生之間學力、基礎確實存在一定差距,多多少少會出現個體差異,通過診斷性評價發現這些個體的差異并及時合理的進行調整會巧妙的減少個體的差異,完成教學目標為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新課程改革以來,總結性評價飽受批評,認為總結性評價就是應試教育的代名詞,但筆者并不這樣認為。筆者認為不能因噎廢食,總結性評價對于學生學習質量、學習效果的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教師開展進一步的教學工作提供信息支撐。同時總結性評價并一定要是最后的總結性評價,在中途也可以有階段的總結性評價,更有助于我們時刻把握課堂、把握學生的動態。
四、總結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多元學業評價要注重主體的多元化、方法的多元化以及目標的多元化。但在實施評價的時候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內容以及社會需求。要杜絕哪種評價體系時髦,哪種評價體系更功利就使用哪種評價體系。同時,對于教學評價體系的建設也需要動態化,要能夠動態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并及時調整。
作者:韓陳陽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立發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