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綜合信息共享平臺衛星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前言
近年來,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城市”改變了政府、企業和市民相互交往的方式。對于城市服務、公共安全、交通、環保、民生等各種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響應,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將政府各個部門的職能發揮至最大限度,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國內城市,城市管理經歷了電子政務、電子管治到智慧管治的類似轉變,轉變過程伴隨著市民參與度的提升。除了政府和市民的縱向合作之外,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多部門、多主體共同參與和合作的協作性事業,因此在政府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必須加強橫向溝通和交流,促進資源共享。
2013年衛星應用學術交流與研討會上,相關專家學者提出了標準化、體系化的建設思路,通過技術平臺之間的接口統一、協同配合、綜合生產指揮調度建設、信息集成化管理和綜合運用,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行業用戶提供即時信息的互聯互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為充分利用天地一體衛星技術,促進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廈門精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了綜合信息共享平臺,其以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為主要數據源,以北斗導航定位和衛星通信為技術支撐,面向城市管理綜合決策部門進行應用,同時又為城市管理的專業機構提供通用基礎服務。衛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獲取到多時相、不同分辨率的遙感影像,結合城市基礎矢量數據,嵌入在城市綜合信息共享平臺,由共享平臺提供接口發放給政府部門。城市綜合信息共享平臺架構圖對于國土、測繪、規劃、民政等強GIS部門,數據的獲取處理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對于社保局、計生局等弱GIS部門,遙感數據作為工作底圖在民生項目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平臺的作用在于將數據實現政府部門之間的共享,尤其對于弱GIS部門而言,通過接入信息共享平臺,可以不再通過傳統方式獲得數據,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從天地一體產業化發展角度,以本項目架構的城市綜合信息共享平臺為輻射點,平臺開放統一標準接口,政府部門以接口形式進入平臺,通過搭建橋梁,為城市各部門應用衛星影像、平面矢量數據提供統一的服務平臺,實現遙感影像等空間信息資源的融合、共享、服務、二次開發拓展能力。該系統在廈門市先試先行,實現了城市地理信息的一站式服務,以平臺出發輻射到規劃管理、應急服務和民生服務等應用領域,為數據資源整合、技術結合到業務應用搭起橋梁,滿足現代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移動化、可視化、協同化、集約化的需求。實現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多規合一”,形成全市空間布局的“一張藍圖”;為城市精明增長的擴展模式奠定基礎,處理好山、水、城和人之間的關系。在平臺基礎上,廈門消防、安監、地震等應急部門,充分融合共享專業數據,在共享平臺上嵌入物聯傳感技術,提高災害事故的應對效率和應急指揮能力。
3平臺展望
智慧城市理念自十二五規劃以來,被列為培育和發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范疇,可催生的領域有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醫療、智慧銀行、智慧電網、智慧建筑等新型產業。以往傳統的城市化進程以“攤大餅”式的粗放型為主,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在涌進城市后,往往從事繁重體力活勞動,且低廉收入缺乏生存保障的現狀滋生了農戶離土不離鄉的入城模式,一方面加劇耕地撂荒,一方面不利于城市科技水平的提升。智慧城市帶動的新型智能產業在吸納勞動力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對于大量農村轉移人口而言,提高受教育程度、培養職業技術職能成為城市就業的前提。2014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為偏遠地區的農戶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提高其適應城鎮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環境競爭的能力。智慧城市的能力更多反應在政府行為上,地方政府的智慧程度客觀上代表了該城市的科學發展水平。遙感數據的共享應用,打破當前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孤島,串聯農業、林業、水利、國土、漁業、社保、計生等多專題行業,可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政府信息化建設從傳統“電子政府”過渡到“信息整合型政府”、“應急服務性政府”,最終達到“智慧政府”,在智慧政府的基礎上推進智慧城市的發展。
作者:羅瑾楊槐姚術林單位:廈門精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