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浸出技術在黃金選礦工藝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生物浸出選別技術是指借助某類細菌,利用其在礦石中發生化學反應,使目的礦物與脈石單體解離,為礦物的富集提供準備條件,從而實現礦石的選別。該技術對于處理礦物表面包裹體、難選礦石及貧礦的選別具有特殊的效果,被應用于黃金浸出預處理、銅礦浸出等領域。在某些生產企業實現了工業化應用。本文將敘述生物浸出技術在某黃金選礦廠預處理工藝中的應用,該工藝提高了選礦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了較好的效益。
關鍵詞:生物浸出;金礦;預處理
某選礦廠為金精礦生物氧化提金廠,原生產規模100t/d,改擴建后生產規模150t/d。年產黃金:1230kg,白銀:7800kg。主要工藝過程包括:磨礦分級、生物氧化、固液分離、中和處理、氰化浸出、逆流洗滌、鋅粉置換、冶煉提純工序。
1原料性質
該礦石原料為浮選金精礦粉,其中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毒砂,含量較少的金屬礦物有黃銅礦、輝銅礦、斑銅礦、銅藍、方鉛礦、閃鋅礦、磁鐵礦、褐鐵礦、菱鐵礦、磁黃鐵礦等。金礦物粒度分析結果見表1;金礦物賦存狀態分析結果見表2;原料多元素化學分析見表3。
2試驗介紹
試驗經過采集、培養、馴化等工序選育出適合氧化反應的菌種,通過試驗確定了達到最佳指標的工藝參數條件。最佳條件:精礦細度:-0.040mm含量95.00%(-0.075mm含量99.50%);氧化礦漿濃度15%;氧化礦漿溫度:40℃;礦漿pH值:1.2;石灰(分析純)用量:30kg/t精礦;細菌氧化時間:6d;中和時間:7h;NaCN用量:5kg/t。試驗指標:Au浸出率可達到95%以上,Ag浸出率可達到70%以上。
3生產工藝
工藝流程:生物氧化———鋅粉置換提金工藝,主要工藝過程包括:磨礦分級、生物氧化、固液分離、中和處理、氰化浸出、逆流洗滌、鋅粉置換、冶煉提純工序。工藝流程圖見圖1。
3.1磨礦分級
采用一段閉磨礦分級流程,處理能力150t/h。浮選金精礦經配礦后,由計量抓斗給入攪拌槽調漿后由渣漿泵揚送至水力旋流器進行分級,旋流器沉砂給入球磨機進行磨礦,球磨機排礦給入渣漿泵池形成閉路磨礦,旋流器溢流給入生物氧化工序。
3.2生物氧化
旋流器溢流給入2臺12m濃縮機濃縮,濃縮機底流給入4m×4.5m調整槽,加水將礦漿濃度調整為18%,加入少量培養基,經礦漿分配器均勻給入6臺9.5m×10m生物氧化槽,進行一段生物氧化;6槽礦漿合并后給入6臺同樣規格的生物氧化槽,進行二段生物氧化。
3.3固液分離
經過生物氧化后的礦漿給入3臺串聯的9m高效濃縮機進行三段逆流洗滌。第三段洗滌濃縮機底流給入調漿槽,由泵給入2臺XMZ400/1500壓濾機壓濾,壓濾后的濾餅(氧化渣)用氰化貧液加石灰調漿后,礦漿濃度30%左右,自流入緩沖攪拌槽,由泵揚送至氰化浸出系統。
3.4中和處理
第一段9m洗滌濃縮機溢流出的酸性氧化液自流至串聯的8臺5m×5.5m中和槽,加入石灰乳進行兩段中和處理,pH值控制于8~9,中和后生成的沉淀由中和尾礦泵輸送至中和尾礦壓濾系統,濾液(中和液)進入回水池循環使用,濾餅(中和渣)運送至中和渣庫干式堆存。
3.5氰化浸出
氰化浸出采用二段浸出,四次逆流洗滌流程。使用貧液調漿后的礦漿自流至緩沖攪拌槽后由軟管泵首先給入一段浸出的5臺4.5m×5.5m浸出槽,浸出后的礦漿進入1臺12m濃密機進行一次洗滌,一洗濃密機溢流作為貴液進入鋅粉置換系統,底流由泵給入1臺12m濃密機進行二次洗滌,二洗濃密機溢流進入一洗濃密機,底流由泵給入5臺4.5m×5.5m浸出槽進行二段浸出,浸出后的礦漿由泵給入1臺12m濃密機進行三次洗滌,三洗濃密機溢流進入二洗濃密機,底流由泵給入1臺12m濃密機進行四次洗滌,四洗濃密機溢流進入三洗濃密機,底流由氰化尾礦泵輸送至氰化尾礦壓濾系統,濾液進入回水池循環使用,濾餅(氰渣)運送至氰渣庫干式堆存。進入鋅粉置換系統的貴液經凈化、真空脫氧、鋅粉置換獲得的金泥定期取出進行冶煉提純,最終獲得純度為99.9%的金錠和銀錠。
4生產指標
生產指標見表4;主要技術參數見表5。
5結語
(1)生物浸出技術對于處理礦物表面包裹體、難選礦石及貧礦的選別具有特殊的效果,被應用于黃金浸出預處理、銅礦浸出等領域。在某些生產企業實現了工業化應用。(2)該選礦廠應用生物浸出與氰化浸出技術可將Au總回收率達到93%以上,Ag總回收率達到75%,并經過鋅粉置換、冶煉提純等工藝,最終獲得純度為99.9%的金錠和銀錠。(3)生物浸出工藝提高了選礦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作者:王大明 單位:沈陽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