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蛋雞雛的科學培育技術措施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準備工作
在進雛前要對育雛舍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方面進行仔細的檢查,并對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及時的整修,同時還要對雞雛舍進行徹底的清掃、消毒。
2雛雞選擇
首先,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其次,要觀察雛雞是否具備優質雛雞的特征,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一是從外觀看,高質量的雛雞羽毛具有光澤,眼睛明亮,站立姿勢正常,個體各個部位沒有缺陷;二是優質雛雞的生活力比較強,而且體重大小比較一致,一般在35g以上。
3培育階段
3.1溫度
在育雛過程中環境因素非常重要,只有保持一個適宜的環境,才能夠保證雛雞健康的成長。而溫度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溫度直接影響著雛雞的體溫調節、采食,以及消化功能等方面。理論的雛雞科學培育溫度為:在第1周,雛舍溫度應控制在33~35℃,第2周則要將溫度控制在30~33℃,以后每周將溫度調低2~3℃,最后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同時,還要注意早晚的溫差變化,晚上的溫度要比白天的溫度調高1~2℃。在實際培育的過程中,要依據科學的理論培育溫度進行靈活的調整,經常觀察雛雞的精神狀態,如果溫度適宜,那么雛雞的精神狀態則會比較活潑,采食和飲水方面也都能夠很好的進行。
3.2濕度
濕度也是影響雛雞生存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育雛舍的環境干燥,則會加快雛雞體內水分的消耗,這對雛雞的生長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如果雛舍內的濕度過高,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對雛雞的健康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雛雞在生長過程中,不同時期的濕度是不一樣,所以在培育的過程中,要隨著雛雞的生長變化調整雛舍的濕度,使雛舍的濕度始終能夠保持在一個適合雛雞生長的范圍內。
3.3通風換氣
在雛雞培育的過程中,由于雛雞對通風換氣的影響不是特別敏感,所以經常會忽略這方面的工作。但是,通風換氣工作對雛雞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所以,在培育的過程中,一定要保障雛舍有足夠的新鮮空氣,及時排放舍內的有害氣體,對雞雛舍進行定期的打掃,保障雞雛舍內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3.4光照
合理的光照有利于雛雞的采食和飲水,同時還能夠促進雛雞的肌肉、骨骼發育,使其能夠健康的生長。
3.5飼養密度
在飼養過程中,如果雛雞的密度過高,則會降低雛舍的環境質量,容易感染疾病,增加死亡率。但如果密度過低又不利于經濟效益,所以應按照科學的飼養密度進行飼養。不同日齡的雛雞,飼養密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整個培育過程中,要及時的根據雞雛的生長時期調整飼養密度。
3.6飼喂管理
在雞雛的飼喂管理方面,第1周喂養時應遵循多餐少食的原則。第1天白天每2h喂一次料,平均每次的喂養量在0.5~1g左右,半濕料為主料。前2周每天喂食6次,之后根據雛雞的實際生長情況調整喂養次數,基本每天4~5次。
3.7飲水管理
雛雞在進入育雛舍后,要先學會飲水,在第1周每天的飲水次數應達到8次,采取多次少喂的原則,一周之后每天喂5~6次,之后再逐漸減少到每天3~4次。水中要添加5%葡萄糖和白糖、補液鹽、維生素,以及抗生素,且飲水的溫度應接近室溫(16~20℃)。
3.8正確斷喙
在6~10d這個時期是斷喙的最佳時間,因為在這個時間進行斷喙對雛雞產生的應激較小。但在進行斷喙之前還是要看雛雞的實際狀況,如果情況不是很好可以推遲斷喙,但也不能太晚。
作者:宗凌宇 單位:梅河口市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