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TIFIA貸款對美國交通設施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交通基礎設施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企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美國,每天數億美元的貨物通過公路、橋梁、鐵路、機場、港口、內陸水道得以運輸,數千萬人口的日常通勤依賴交通系統的有效運轉。與很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受制于基礎設施落后的瓶頸不同,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狀況相對完善,但也面臨老化與資金不足的掣肘。美國交通基礎設施現狀與經濟實力和科技創新全球世界第一的地位相比,美國基礎設施質量的全球排名僅為第16位,落后于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公路養護不足,橋梁結構缺陷,鐵路運輸能力薄弱,機場、港口嚴重老化,公交系統落后,美國基礎設施老化的信號比比皆是,普通民眾都能切身體會到設施老化帶來的不便。
這些老化的交通設施,影響經濟的運行效率,也無形中增加了企業和消費者的支出。據統計,美國城市交通擁擠造成1200億美元的浪費;大型船只停靠設施不足,港口待閘時間過長,造成330億美元的浪費;空中交通擁堵和延遲造成240億美元的浪費。幾次較大的自然災害使美國不斷老化、不堪重負的基礎設施雪上加霜,美國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大量研究表明,無論從長期看,還是從短期看,基礎設施投資都與提高生產率和創造就業之間關系密切。例如,鐵路能夠拉動投資,具有集群效應,為企業在異地拓展業務和參與競爭創造條件;機場能有效縮短與異地的時空距離,有利于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美國政界、商界和學界也廣泛認可擴大基礎設施能帶來巨大收益。然而聯邦政府、州政府和當地政府官員對于如何籌集基礎設施資金分歧較大,鮮有實質性有效舉措出臺。公共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呈下降趨勢,當前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投資于美國GDP的占比為1.6%,低于上世紀60年代2.2%的水平。隨著基礎設施不斷老化,維護和保養費用持續攀升,但受限于財政預算的約束,部分基礎設施得不到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反而造成后期維修難度、成本、時間的成倍增加,形成惡性循環。例如,一些橋梁的維修時間甚至超過建造一座新橋的時間,阻礙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嚴重影響民眾生活和相關經濟活動。在捉襟見肘的財政預算下,上馬新的基礎設施項目更無從談起。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預計,2016-2025年,美國基礎設施投資面臨1.44萬億美元資金缺口。
美國基礎設施的融資主要有發行市政債、股權投資、當地捐款、美國交通部資金等來源。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多次表態要擴大基礎設施投資,除鼓勵私人資金的投入外,加大聯邦政府公共資金投入也不容忽視。聯邦政府公共資金支持美國交通基礎設施則主要依據《交通基礎設施融資和創新法案》(tifia,The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FinanceandInnovationAct),對彌補美國交通基礎設施的融資缺口起到重要作用。美國TIFIA融資的主要運作情況TIFIA于1998年頒布,是《21世紀交通運輸公平法案》(TEA-21,TransportationEquityActforthe21stCentury)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法案保障了聯邦政府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信用支持的合法性。2012年,時任總統奧巴馬簽署《邁向21世紀公路法案》(MAP-21,MovingAheadforProgressinthe21stCenturyAct),TIFIA條款也有所調整和改進,助推了TIFIA的快速發展。2015年,奧巴馬再次簽署《美國道路交通修理法案》(FASTAct,FixingAmerica’sSurfaceTransportationAct),同時調整了TIFIA的部分條款。
一、TIFIA信貸的申請方和項目類型
TIFIA信貸的申請方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業,主要包括州政府、地方政府、州立基礎設施銀行(StateInfrastructureBanks)、私人企業、行政特區(SpecialAuthorities)、交通改善特區(TransportationImprovementDistricts)。項目的審批由美國交通部負責,合格的項目可獲得TIFIA的信貸支持,類型包括直接貸款、貸款擔保以及信用額度。TIFIA信貸支持的項目種類豐富,包括高速公路和橋梁、智能交通系統,聯合運輸連接器(IntermodalConnectors),中轉車輛與設備、城市間公共汽車和設備、貨物傳輸設備、行人自行車基礎設施網、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客運鐵路機車與設備,以及港口項目中的地面交通部分。從已有的TIFIA貸款執行情況來看,貸款項目主要集中于三大類,分別是高速公路建設貸款,中轉型項目以及車輛、設備等貸款,以及聯合運輸的連接器資金,三者占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約為60%、30%和10%。可見,高速公路建設是美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中之重,而鐵路、橋梁等建設幾乎被忽略。
二、TIFIA信貸規模
TIFIA貸款金額占項目總投資金額的比例須高于1/3,并低于1/2。從1998年TIFIA頒布至2015年末,TIFIA貸款在17年間共發放貸款61筆,其中10筆貸款已經全部還清,51筆貸款仍有余額;支持基礎設施項目56個,分別是五個聯運項目(intermodalproject),37條高速公路,以及14個交通項目(transitproject);項目分布于20個州;信貸總額228億美元,項目總投資規模達880億美元。TIFIA貸款要求項目必須有明確的收入來源,確保能夠償還TIFIA貸款,項目征收的使用費是常見的還款來源,稅收收入有時也可用來抵還款項,整體來說,償還條款非常靈活。因此,貸款償還情況很好,大部分貸款都實現全額償還,違約的情況極少發生。例如,截至2014年,TIFIA發放的48筆貸款回收資金率高達99.9%,盡管其中有兩筆貸款發生違約,但最終政府還是成功地收回了這兩個項目的大部分資金。鑒于TIFIA貸款不良率低的長期表現,以及實際占用資金少的特點,奧巴馬執政期間簽署了MAP-21,大幅提高了TIFIA的信貸規模。2012財年之前,TIFIA的額度一直維持在1.22億美元的水平,2013財年大幅增至7.5億美元,2014財年又進一步增至10億美元,2015財年維持在10億美元的水平。盡管如此,TIFIA額度仍不能滿足全美交通基礎設施的巨大需求,根據美國交通部統計,2012財年TIFIA的信貸需求高達130億美元,但是額度增長趨勢并沒有得到延續,反而嚴重縮水。2015年奧巴馬簽署的Fact法案規定2016-2020財年TIFIA信貸支持額度共14.35億美元,各年分別為2.75億美元、2.75億美元、2.85億美元、3.00億美元和3.00億美元,相比2015年的額度大幅降低。
三、TIFIA貸款利率和期限
TIFIA貸款利率較低,但也設有利率下限。具體說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利率不低于同期國債利率,農村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利率不低于同期國債利率的1/2。與一般投資者不同,聯邦政府是天生“有耐心”的投資者,不僅貸款期限長,可長達35年,而且還款期限和流動性非常靈活。TIFIA貸款要求項目有較強的償付保障,具備一定的擔保屬性,意味項目風險基本可控,從而有利于通過杠桿效應吸引私人資本的投資,也有助于降低項目的其他資金成本。TIFIA貸款只支持較大型的基礎設施項目,對項目規模有嚴格要求,項目總投資金額應不低于5000萬美元。某些特殊類型或重要項目的規模可適當放寬,例如智能交通系統項目最低1500萬美元;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最低1000萬美元,最高不能超過1億美元;地方政府參與的重要項目最低1000萬美元;交通部基礎設施項目最低1000萬美元。
四、TIFIA貸款對項目的信用要求
在MAP-21出臺之前,尋求TIFIA信貸支持的項目主要由交通部基于8個標準進行評估,如私人資本杠桿率、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地區重要性、技術創新性、經濟效益等。MAP-21廢除了這些標準,允許任何合格的項目都可以獲得TIFIA信貸支持。任何交通基礎設施融資、設計、建造、擁有、運營領域的公共和私人機構均可申請TIFIA信貸支持。信用分值是判斷項目能否符合信貸支持要求的關鍵指標,項目申請方的信用分值通常與歷史表現緊密掛鉤。申請方須獲得兩家評級機構出具的投資級別評級,若貸款金額低于7500萬美元,由一家評級機構出具投資級別即可。TIFIA信貸的靈活性不斷增強,審批時間有所縮短,投資效率不斷提升。在MAP-21出臺之前,每一筆TIFIA貸款必須分別簽訂貸款合約,MAP-21則允許同等安全度和信用水平的關聯貸款可以共享同一個主合約,例如洛杉磯地鐵(Metro)就使用該規則大幅縮短了12個公交項目的融資申請進程。
五、TIFIA貸款的優劣分析
當前,盡管美聯儲已進入加息周期,但步伐依舊非常謹慎,市場利率仍處于歷史低位,且整個建筑行業遠未充分復蘇,是加速發展基礎設施投資的好時機。TIFIA信貸作為美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以盈利為目的,不僅提供利率較優惠的資金支持,并且具備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對私人資本的參與有較好的帶動效應。TIFIA信貸規模在美國基礎設施投融資市場的比重很低,該市場仍由PPP、發行市政債等模式主導。發達國家倡導的PPP融資模式,并非適用所有的基礎設施領域。某些情況下,有限的私人資本勢單力薄,無能力實質性地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對投資回報率提出更高要求,抬高項目的總費用。總之,相對于PPP等投融資模式,TIFIA貸款對促進基礎設施建設良性發展的作用更顯著,是解決資金缺口的有效途徑。近年來,美國基礎設施面臨的投融資問題越來越嚴峻,主要原因在于基礎設施總需求不斷增加,導致融資不足;TIFIA貸款是一種債權投資模式,對股權投資的帶動相對有限;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還未完全消除,投資者相對謹慎。有觀點建議將TIFIA信貸支持擴大至每年100億美元,用來投資幾個大項目建設并彌補部分維護和保養缺口。盡管數據表明當前TIFIA信貸支持規模不能滿足實際的融資需求,但該建議未必能實現,當前TIFIA信貸規模整體呈現非常保守的發展趨勢。事實上,FAST法案規定TIFIA的信貸支持額度于2016年大幅縮水,既反映美國財政預算可能捉襟見肘,也表明美國政策的不穩定性,或許是政治博弈的結果。并且,隨著市場信用的恢復,地方政府當局可以選擇更多依靠金融市場籌資,通過發行含稅或免稅債券、申請商業銀行貸款等方式獲得更加自由的資金來源。不難發現,申請TIFIA貸款的部分機構和組織難免與聯邦政府關系密切,成功獲得TIFIA信貸支持成為一些議員、政客爭取選票的政治籌碼,項目批準程序某種程度與政治掛鉤,可能影響項目評估的客觀性。此外,新任總統特朗普正在力推的反移民政策,不利于人口增加和聚集,而交通基礎設施的成本回收主要依靠征收使用費,如果設施使用不足,導致資金回收困難,或造成投資的巨大浪費,尤其是高鐵等高成本投資需要巨大客流量的支撐,長遠的計劃至關重要。
作者:繆林燕 單位:中國進出口銀行戰略規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