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轉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是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其社會服務能力取決于是否有一支有活力、能創新的科技團隊,而如何提升科技團隊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高職科技創新團隊的三個特點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教授斯蒂芬•羅賓斯提出,團隊是指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所組成的正式群體。高校科技創新團隊不是一種行政組織,而是一種全新的“戰略集成”組織模式,是面向重大機遇和任務整合優勢力量的組織機制,是高校科研學術管理中靈活有效的組織形式。
1.團隊成員之間技能互補
高職院校的科技創新團隊不同于科技開發團隊,除了科學技術開發外,更多的是研究技術改造和技術應用。尤其是技術革新方面的研究,不僅僅需要學校不同專業的研究人才,還需要企業的技術工程師參與,不同專業的人才在一起研究公關,在技術上相互補充,技術革新的效率和成果的應用都會上升,科技創新團隊的技術力量也同樣會提高。
2.解決校企合作難題
建設科技創新團隊,必須引導各專業科技創新團隊圍繞校企合作、社會服務進行研究,調動各科技創新團隊為社會服務、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的積極性,引導各二級教學單位整合現有資源、為教師進行技術創新研究提供平臺,提升科技創新團隊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只有在校企合作中為企業解決更多的難題,企業才會越來越信任和依賴學校,才會有主動與學校合作的熱情,才會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合作基地。
3.不斷涌出技術創新的思路
科技創新團隊的核心是創新,作為一個團隊除了有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同時還需要團隊具有充滿活力的創新潛力,在某一研究領域前沿新技術的開發能力。而這一開發能力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團隊全體成員創新智慧的聚集。只有全體成員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能力提高了,整個科技創新團隊的創新力量才會逐漸增強。
二、高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存在“三缺”
1.頂層設計的缺失
高職院校組建科技創新團隊的形式多種多樣:一是相對固定的科技創新團隊,具有固定人員和固定活動場所;二是校企合作共建的科技團隊,與企業共同研發產品;三是臨時組建的科技團隊,為了完成一項科技項目的研究,往往由項目主持人臨時召集幾位教師或企業技術人員參與。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科技創新團隊,總是以自由組合的形式,隨意性較大,結構松散,研究力量分散;團隊成員也往往是選擇身邊的同仁,沒有考慮成員之間的專業技術互補,成員組成的結構不合理。究其原因,是學校缺乏科技創新團隊的頂層設計,缺乏團隊建設和發展的引導。
2.產學研長效機制的缺乏
與研究型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科技團隊的創新能力較弱,產業服務型科研服務平臺不多,科技創新團隊的產學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夠,缺乏與行業建立協同創新長效的互動機制,往往是與某個企業的合作。團隊如果能與行業建立合作關系,由行業協會作為中介機構和合作平臺,與行業內的中小企業共同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建構發散性合作的保障機制。
3.團隊評價標準的缺漏
一是對科技創新團隊的評價考核單一,無論哪種類型的創新團隊均采用同一套評價考核標準,無法體現不同類型創新團隊的研究價值。二是對科技創新團隊的評價指標單一,考核內容主要側重于如論文數、專利數、獲獎數等數量上的考核,而對科技研究和技術開發質量、科技成果應用的考核缺乏。三是對科技創新團隊的評價主體單一,傳統的考核中只考核主持人,沒有對團隊其他成員進行評價,挫傷了其積極性,同時也影響了創新團隊建設的健康發展。
三、高職院校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的措施
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團隊的特色,在于與行業企業合作,為行業企業服務。如何打造這一特色,四個層面的轉變是高職院校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的關鍵。
1.思路層面:變“被動”為“主動”
高職院校科技創新團隊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尋找市場,主動與行業企業聯系,抓住行業轉型升級和地方經濟建設的契機,積極為行業企業和地方發展提供科技服務和智力支撐,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學校根據自身優勢,整合資源,解決引導各二級單位進行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第二,解決尋找合作伙伴,主動與行業企業聯系,主動與地方政府對接。根據實際需要,組建一批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混合型”科技創新團隊;第三,學校相關部門除了引導和考核外,還需要主動服務各類型的科技創新團隊,為科技創新團隊及時提供信息,切實解決團隊在科技創新中的實際困難,做好科技創新團隊的后勤保障。
2.制度層面:變“單一”為“全面”
學校的科技政策導向作用尤為重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的組織與實施,不僅需要制訂一系列管理規定,更需要制訂激勵政策;不僅需要學校的宏觀規劃,還需要有簡政放權和合理分權的配套制度,完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考核、評價、激勵及引導的校院兩級管理的機制。允許跨部門組成科技團隊,允許與企業合作組建混編科技團隊,允許與科研院所組成科技團隊;實行項目負責人制,經費包干使用,由項目負責人全權分配。科技團隊的考核由院系兩級進行分類管理和考核評價,尤其是將團隊創新的成果納入對科技創新團隊和人員的績效評價中,對做出重大創新成果的團隊和個人予以重獎,并納入學校的科技獎勵體系。
3.考核層面:變“粗放”為“精細”
針對高職院校的現實狀況,“精細”式考核應把握三個方面。一是實施分類評價。高校首先應界定科技創新團隊的類別,制訂不同類別科技創新團隊的考核標準,有針對性地實施考核。二是實施分層、分角色評價。由于科技創新團隊各成員的角色和分工不同,其考核的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對負責人應從團隊文化、學術水平和協調管理能力等多維度進行考核;對團隊成員進行“按貢獻評價”,激勵做出突出貢獻的成員,引導團隊成員積極參與、主動創新。三是將形成性考核與發展性考核結合起來。對科技創新團隊的考核,不僅僅有學術論文、科研項目、專利、科技獎勵等已有成果的量化考核,還需要增加技術應用成果的考核,更需要增加團隊科技創新潛力和團隊建設的發展性考核,使這一對科技創新團隊的實力和潛力考核體系,成為促進科技創新團隊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4.文化層面:變“外聯”為“內修”
科技創新團隊同其他團隊的建設一樣,團隊文化建設特別重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通過匯集每個成員目標,形成整個團隊成員相一致的共同愿景,將團隊的共同愿景轉化成科技創新團隊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形成團隊特有的一種文化,激勵團隊全體成員為團隊的目標共同拼搏;第二,形成協同創新的氛圍,無論是完成大的校企合作項目,還是完成小的技術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負責引導和鼓勵項目組的成員相互交流與溝通,一方面為團隊內部搭建穩定的溝通平臺,增進團隊成員之間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另一方面,要求團隊成員樹立主動與其他成員溝通的意識,學會溝通技巧,防止團隊成員之間出現不必要的沖突;第三,營造學術平等、寬松開放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團隊每一個成員的智慧和想象力、創造力,組織技術研討會、創新頭腦風暴沙龍,鼓勵成員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創新,容許失敗。科技團隊的創新已成為高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高職院校只有加快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步伐,發揮各二級教學單位的聰明才智,引導和激勵科技創新團隊為行業企業服務,才能誕生更多更優秀的科技創新團隊,才能為行業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革新提供更多的技術研究成果。
作者:時小燕 黃宜虎 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