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機化學教學的現狀與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結合實際,重點探討了高職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有機化學教學的現狀與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職;有機化學教學;現狀;改革措施
有機化學是一門源自于生命體,發展于生命體,并融合在化學學科的發展中逐步形成的獨立學科。根據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素質的要求,有機化學作為該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擔負著承上啟下的任務。其前期課程有無機化學,后續課程有中藥藥理學、中藥鑒定學和中藥化學等。為了提高有機化學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其在本專業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對我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學生情況和對學生抵觸學習有機化學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出了相應的改革方案。
1本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學生情況分析
1.1有利因素。
①學生在第一學期完成了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②學生有較強的紀律性,有一定程度的求知欲;③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喜歡各類社會活動,可塑性較強。1.2不利因素。①大多學生在高中階段修文科,化學基礎相對薄弱,部分學生對化學有抵觸心理;②思維不夠活躍,對抽象理論缺乏學習熱情;③學習習慣和方法欠佳;④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較弱,習慣于背誦現成答案;⑤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較差;⑥部分學生較浮躁、貪玩。
2學生抵觸學習有機化學的主要原因
2.1課程本身的特點。
有機化學課程包含有機化學基本概念、基本有機化合物、生物活性類有機化合物等內容,以官能團為主線,論述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分類、命名及性質。和無機化學不同,有機化學是一門整體性很強的課程,每一部分并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具有很強的前后關聯性。只有學生在前面的學習當中打好基礎才能更好、更輕松的學習后面的知識。而有些學生忽視了前面的學習,所有在后面的學習中就會感到困難和吃力,加上有機化學中機理部分涉及較多,讓學生產生了畏懼心理。
2.2教師教學方法。隨著現代科技的進展,許多新興媒體也廣泛應用在教學當中,目前很多高校高校教學大多采用多媒體。尤其基于有機化學自身課程的特點,通過多媒體可以加入適當的動畫,可以解決一些抽象的機理問題,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如果僅僅只用多媒體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對教師來說,可能會有備課不認真,出現從照本宣科變為照屏宣科的現象;禁錮思維,容易減少或遺漏根據隨堂情況所作出的發揮,引申或補充;容易忽視學生對知識點的反應,錯過了最佳調整上課進度的時機。對學生來說,PPT播放速度過快,有些學生只顧用手機拍課件,而無暇顧及老師和課件所講的內容;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過程,不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1]。加上有些老師雖采用了新型的教學手段,但仍然沿襲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依舊是一個盲目、無我、被動的過程。
2.3實驗課課時較少。有機化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隨著實驗課課時的減少,實驗數目也隨之減少。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減少學生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機會,也對學生的實操能力產生較大影響,不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2.4學生不夠重視。作為我院基礎化學教研室的一名有機化學教師,大多數老師和我一樣畢業于化學專業,并不具備扎實、豐富的醫藥類方面知識,因而不能將藥學知識很好的和有機化學教學聯系起來。部分學生認為有機化學是一門基礎課,而不是專業基礎課,不會影響他們的專業課學習,因而使得他們體會不到該門學科的重要性,也缺乏學習興趣。
3改革方案
3.1根據我校本專業特點,制定教學內容。充分考慮高職的教育特點,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作為教學的導向。在知識點的選取上更符合高職教育要求和目前的生源情況,以必需、夠用、適度為原則,注意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系統闡述,適當降低起點和理論難度,簡化對復雜反應機制的推導論述,淡化學科意識,偏重應用(強化有機化學與中藥、人類生活和社會的聯系)。內容編排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散難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2精心組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應該加強學習,多讀一些與有機化學相關的醫藥類書籍,增加自己醫藥類方面的知識儲備。另外,充分利用我院自身的優勢,多聽一些藥學相關的課程,尤其是有機化學的后續課程,例如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鑒定技術、藥理學、中藥藥理學、制劑分析等。根據對后續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增加與之匹配的實例,使授課內容生動有趣,而且也掌握了后續課程對有機化學的知識要求,進而及時調整有機化學的教學內容,以期增強有機化學的實用性和學科間的聯系。其次,雖然現在新興教學媒體很多,但很多是無法完全替代傳統板書教學的,因而在選擇教學手段時,不能完全拋棄傳統板書,而應該將傳統板書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靈活結合,開展啟發、討論及探究式課堂教學,并適時采用案例教學法[2],小組討論法、課堂演示法、微課、翻轉課堂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以設計合成阿司匹林為案例,啟發學生從阿司匹林的結構和性質出發,層層剖析出所需的反應條件,最終得到利用酚羥基?;磻獊斫鉀Q問題。最后,注重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相結合,加強學法指導和解題指導。在教學中有意的設問,組織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網絡及相關數據庫查閱相關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在該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3突出應用型大學培養目標,加強實驗教學環節。在學生對基本操作技能重點掌握的前提下,更多的選擇對藥物的提取或合成的相關實驗。對常規實驗,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即我講給你聽,我做給你看,你做給我看,我來糾正你。除此之外,選取一些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得出實驗結果,通過討論得出各自實驗方案的優缺點,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實驗操作的同時,對有機化學在其本專業當中扮演的角色有更加直觀地感受,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對本課程的重視度。
參考文獻
[1]張占孝.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6:180-182.
[2]李菁.案例教學法在高職藥學專業分析化學教學中的嘗試[J].醫學教育探索,2007,6(6):508-509.
作者:王艷嬌 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