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有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有機化學是高校化學、應用化學、生物、制藥工程等專業中特別重要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有機化學的學習不但是對高中化學知識的提高,也是對后續化學專科課程準備的基礎知識。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有機化學作為化學領域中的活躍部分,其發展十分迅速,其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有機化學與生物學、物理學、數學相互滲透,形成了新的分支。通過學習有機化學的相關基本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有機化學理論的理解,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素養和科研能力,同時更有利于后續課程內容的學習。本文針對于有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有機化學的基本技能。提高有機化學教學質量。
一、有機化學教學現狀
1、有機化學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學生積極性不高
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為化學課程中最難學習的是有機化學。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有機化學的內容繁多,學生學習跟不上;二是因為有機化學教學過程大都是教師按照教材編寫程序講授,缺少與學科發展趨勢的有效結合,使得授課內容過于單一,知識面狹窄,缺少變化,使得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有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拓展學科視野。
2、教學手段單一
現代課堂教學出現兩種鮮明的教學手段:年輕的教師大多都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組織教學,課程內容多教學速度快,很多時候PPT畫面一閃而過,學生對知識很難記牢也容易疲倦。對于教師來說既要備課又要做課件,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壓力自然也會增加。而對于年長的教師而言,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仍然習慣于傳統的借助于板書的教學方式,缺乏對圖像直觀的感受力,很多教學內容都無法形象生動地為學生顯示出來,導致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還會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
3、理論聯系實際不足
有機化學課程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專業學科,學習有機化學一定要做好實驗,并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最終更好地掌握其內容。同時,用實驗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也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等。然而,長期以來對有機化學的實驗教學重視不夠,造成有機化學實驗作為附屬課程得不到重視。很多院校實驗教學只開設簡單的驗證性實驗,缺乏創造性實驗,同時實驗課學時數相對不足,學時沒有充足時間完成復雜的實驗。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時的主觀能動性。
二、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探究
1、改進教學內容,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是教材改革,學生在大學期間閱讀最多的是教材,好的教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結合各學校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制定有各自特色的有機化學教學大綱,處理好系統與重點內容,理論與應用的辯證關心,把握教學內容的量度。即強調基礎理論又突出各自專業的特色,增加學科前沿性和教學實用性的內容,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
現代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要首先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貫穿啟發式教學。啟發式互動教學從小課堂過渡到大課堂是勢在必行的,有機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形成理解與記憶相結合,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結構。啟發互動教學不在于學生的多少,而是教師要善于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與銜接,巧妙設計問題情境,活躍學生思維。同時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檢驗教學效果的最直接標準是學生的“學”。例如根據筆者這幾年的教學觀察,化學專業的學生很少能說出化學在人類文明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發展。因此,給所有學習化學的學生布置的一個課外作業就是了解化學發展史。每個學生查一階段時間內化學發展歷程及作用并做成PPT在課堂上展示,這樣既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熟悉相關化學知識又能鍛煉學生的課件制作能力。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高,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是有機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方面。為了在有限的學時內加強學生對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對原有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基礎技能的培訓,包括對化學實驗基本知識的了解和實驗技能的掌握。其二是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由教師給定課題吸收學生參加科研工作,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條件和試驗經費,組織課外科研活動小組,給學生更多自主權,加強學生的科研工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最后是完善實驗考核方法。以我們學習化學系為例,對實驗考試做了進一步調整,將平時實驗成績比例增大,占該課程總成績的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同時明確規定具體實驗考核標準,促進學生重視實驗課程。
三、結語
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而漫長的過程,本人在教師實踐中,針對有機化學教學工作的現狀,尋找改良教學方法及優化教學手段等方面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初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時也豐富了自身教學經驗。此項改革剛剛起步,有待今后與各位共同探討。
作者:何靜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