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以學科建設為中心高校綜合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在當前形勢下,我國高校的改革也具有緊迫性,首先,1998年開始,我國高校通過擴招,到2013年我國的大學毛入學率達到34.5%,錄取率達76%.我國高校已經走過了數量增長的粗放階段,進入內涵型發展的新時期.內涵發展的核心元素就是全面提升質量.其次,我國高等教育面臨著國際高等教育、尤其是西方高等教育的激烈競爭.近年來我國已成為生源大國,出國留學生人數逐攀升,1978—2012年,中國總計送出264.47萬留學生,其中超過90%是自費留學生.從2007年起,出國留學人數出現井噴式增長,是繼2000年初的又一次快速增長.2007—2011年,出國留學人數連續4年增長比例均超過20%.2011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已經達到33.97萬人,占當年全球留學人數14%,2012年出國留學人數較2011年增加5.99萬,達到39.96萬,同比增長17.65%,再刷新歷史最高紀錄,中國繼續穩坐全球最大留學生輸出國的寶座.再次,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高水平大學必然要培養一流的人才,作為高水平大學,一定要遵循人的發展規律,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引領意識和引領能力的人才,通過人才引領社會、引領未來.在我國當前的高教形式下,筆者認為應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綜合改革.
1推進高校綜合改革應以學科建設為中心
1)高校綜合改革應有一個中心.推進高校的改革,不能任由人事、科研、裝備、教務、學工、黨群各部門去拿出各自的改革方案,合在一起去推行所謂的全面改革,那樣將導致各部門的措施有可能相互制約,相互抵消,達不到最佳的改革效果.高校的改革應該要圍繞一個中心,制訂各方面的措施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良性發展,進行綜合的改革,取得最佳的改革效果.
2)高校綜合改革應以學科建設為中心.高校的聲譽和競爭力來自于某些學科的強大和在世界上或國內的頂端學科排名,高校建設一流的學科是高校的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建設成一流的學科,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才能更好地培養一流的人才.這就要求高校人事、科研、裝備、教務、學工、黨群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應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其目標在于促進各學科的建設強大.
2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綜合改革的幾個原則
1)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綜合改革,要注意點面結合,尤其要突出重點.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綜合改革,應注重點面結合,尤其要突出重點.在學校層面制訂各項措施,要發動各個學科去重視學科的綜合改革,但更要注重考慮學校的特色和傳統,選擇有可能做出成績的優勢特色學科進行重點突破、重點投入,爭取在重點學科上建成全國一流或世界一流,達到以點帶面.切忌撒芝麻式的作為.
2)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綜合改革,要注重激勵制度建設,按章辦事.當前,國家在大力推進依法治國.對于我們高校來說,便是要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建立配套的各項制度,一切都要做到按章辦事.如當前教育部在大力推進大學章程的建設.建立配套的各項制度,按章辦事,有助于減少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做到公平合理正義有效.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這要求高校建立完整的良好高效的制度,這些制度尤其要注意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具有激勵機制和自我完善機制,另外制度的設計還要注重效率.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綜合改革,就是要改革建立一整套能高效促進學科發展的制度,然后一切按章辦事.
3)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綜合改革,要注重促進二級學院辦學的主體地位.由于不同的學科內容、特點差別巨大,高校的辦學本質上是各學科的相對獨立的辦學.各高校的二級學院一般來講是按照學科來設置的,這就要求在制度的設計上,要盡可能注重二級學院、系的辦學主體地位,盡可能促進二級學院的主觀能動性,學校盡可能簡政放權,二級學院財務、人事、教學、科研、實驗室建設相對獨立,學校對二級學院的考核實行激勵機制.學校及各職能部門僅僅著眼于做涉及到需幾各學院之間協調的事情和其它宏觀上的事情.學校及各職能部門的管理應虛化,二級學院的管理應實化.
4)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綜合改革,要注重高校的內涵式發展.隨著高校的粗放式擴張,我國大學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而且由于我國人口的變化,目前一些省份已出現高考學生人數逐年下降的趨勢,高校的粗放式擴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消化,很多高校的校區建設也已比較完善,這些都要求我們高校從粗放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重點提升人才培養、科研和社會服務的質量,重點在于品質的提升.
3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各方面的綜合配套改革
1)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管理、社會服務的一切事情都需要人來完成,人是一切的主宰,是所有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學科建設,尤其體現在培養和引進一流的學科帶頭人,打造一流的師資團隊.這就要高校相對于其它行業領域有與高層次學歷和專業技術人才相稱的薪酬,辦得好的高校教職工的薪酬往往比同類高校要高,而因此更能吸引好的人才,從而學科越辦越好,這就類似于深圳等大城市薪酬高,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而偏遠地區人才稀少.此外,還要制提出有吸引力的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措施,特別是對重點學科的建設,更要加大對人才的投入.可以說,重視人才,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投入,加強學科團隊的建設,比建一些建筑更有意義.
2)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科研制度改革.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科研制度改革,主要在于建立一套能有效促進學科發展的科研激勵制度(項目、論文、發明、獲獎).在校級科研項目內按照學科布局,突出重點,對某些學科的某些研究前沿領域進行重點資助,起到引導作用.尤其要重視重點學科創新團隊的建設,建立一套學科團隊的認定、資助和獎勵機制,鼓勵創新團隊的形成,促進有實力的團隊負責人帶領和培養青年骨干,提升學科的整體實力,做到后繼有人.建立一套學術講座和學術會議制度,促進學術交流和學術氛圍的形成,陶冶師生.在以專業學術講座和學術會議為主的同時,對理工類學科適當進行少量的文化和藝術講座,對文科適當進行少量的自然科普類講座,從而起到一些調劑作用.建立制度促進科研平臺的培育和建設.
3)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實驗裝備管理機制改革.建立良好的實驗室規劃立項建設機制,保障基礎實驗室的建設,重點突出重點學科核心實驗室的建設,促進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建設高水平的重點實驗室,為教學科研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改革實驗室管理制度,避免養蚊子使用率低的問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立項評價機制,確保立項建設的實驗室是真正需要的能起到重大作用的;其次,改革實驗室日常管理制度,除一般的實驗人員的日常維護外,把實驗室分配到專業系,每個實驗室分配到由系主任、學科教授、專業老師、實驗人員組成的小組負責日常的教學科研應用,使得每個實驗室真正承擔起和發揮出人才培育和科學研究的效用.
4)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教務改革.推進教務制度改革,重點是簡政放權,教務處總攬全校宏觀教學管理層面的事務,具體事務盡量讓二級學院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去行動,比如,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教務處不宜規定的過細,而應在宏觀上予以定性的引導,具體方案由二級學院的學科專家教授自己去探討制定,要給學科專家教授足夠的自由空間,不要讓之帶著枷鎖跳舞.學校可以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的運作機制,如規定專業帶頭人提草案、學科教授委員會初步審議提出修改意見并修改后審議、聘請的行業企業委員會審議提意見、修改后再由學科教授委員會審議定稿的制訂機制,如此,從機制上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完善.推進授課方式改革,扭轉傳統的由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為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比如:將傳統的一門課一本教材為主講到底的方式改變為一門課程由系列循序漸進的專題組成,每一專題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專題自主學習看大量的書籍,寫出專題心得由教師上課評議的方式.注重學生創新性、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5)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學工改革.改革完善日常的輔導員等學工制度,以學科建設為中心,重視建立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的制度,重視面向學生的學術講座和其它講座的開展.建立輔導員薪資提升機制,穩定輔導員隊伍.對輔導員和班主任開展培訓,對學生開展核心能力提升計劃,給出書單,引導學生一、二年級閱讀學習以素質能力為主的書籍和開展相應活動,三、四年組閱讀學習以專業能力為主的書籍和開展相應專業競賽.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團隊,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
6)以學科建設為中心推進高校其它改革.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選拔在學科建設上得力的人員擔任干部,促進學科建設的發展.推進后勤制度改革,保障教學、學科活動和學術活動的順利進行.推進黨群系統改革,提升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意識,為學科建設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作者:陳愛國 單位:廣州航海學院船舶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