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學情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調查中了解
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能讀出凡卡在鞋匠家的悲慘生活。普遍對第11-14自然段的內容缺少表述。也有的學生直接指出第13自然段讀不懂。其次,細節的把握上僅有少數學生對某些細節有感受,更多的是對細節的質疑。如為什么凡卡愿挨爺爺的打而不愿挨老板的打?為什么凡卡老向窗戶外面看?最后,在閱讀感受上,大多數學生能對凡卡的悲慘生活說出自己的感受。如凡卡生活非常辛苦,他對爺爺的思念令人感動;凡卡很可憐,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經過如上的分析整理之后,我對學生學習產《凡卡》一課的閱讀狀況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不需要教師指導即可讀懂的是第8自然段(凡卡信中的內容);閱讀難點是11-14自然段,這些內容是閱讀的盲點。由此推斷出在本課教學中學生需要提升的閱讀能力是對隱含信息的發掘及在此基礎上對全文內容的整體把握。此次學情調查設置的題目比較開放,保持了學生學習的自然狀態及個性化學習特點,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學生初學的原生狀態。且調查以書面文字作依據,與口頭調查相比,分析更加深入。教師通過課前調查,了解了學生的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分析了學生學習本課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教學設計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二、在預習中明確
語文教師較常用的學情分析方法是研究學生的預習作業,通過學生的預習情況來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狀況和學習狀態。預習是學生獨立自方學習的嘗試,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往往就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從中體味如何通過預習來摸清學生的學習起點。在《燕子》(人教版三年下冊)這一課的教學前,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預習。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全面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大膽地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問道:“為什么作者用‘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而不用‘組成’?”“為什么說燕子從南方‘趕來’,不用‘趕’用‘飛’行嗎?”還有的問:“‘幾痕細線’的‘痕’改為‘根’行嗎?”這些問題正是教學的起點。有了問題,教學就有了針對性。課堂教學緊緊圍繞同學們的問題展開,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分析、見解。有的學生說:“如果不用‘湊成’,更難顯示出燕子各部分的可愛?!庇械恼f:“用‘湊’就可以說明燕子的特點,因為燕子剪刀似的尾巴是獨一無二的。”通過分析交流,許多同學都同意用“湊成”這個詞,因為它體現了小燕子身體各部分組合很和諧、很巧妙,更體現了燕子的美。特別是學生對“趕”的理解,更是異彩紛呈:一個學生說,“我覺得燕子從南方趕來,‘趕’字用得特別好,讀到這里的時候,仿佛小燕子很輕快地飛來,想來參加春天的聚會。似乎一邊飛一邊叫‘春來啦,春來啦!’它飛過的地方小草都發芽,花兒都開放,所以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币粋€學生說“趕”表示及時到達的意思。還有的學生認為“趕”字表示生怕遲到,有迫切的感覺。同學們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通過個性化的理解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精彩來自預約。讓學生開展課前預習,就是為了發出學生自學習中的收獲和困惑,并將這些學情作為下一步學習活動的“教參”和最有活力的課程資源,這正是學情分析與教學設計有效結合的內在邏輯?;趯W情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的備課方式要由主要依據教學參考書、備課用書轉變為主要依據來自學生的學習信息、學生的學習需要,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實現從“以教定學”向“以學定教”的轉變??傊?,學情分析的方法還有很多種,不再一一列舉。合情合理的學情分析,是科學預設與精彩生成的保證,是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具體落實。語文教師要認真研究學生,深入分析學情,使學情分析逐步從粗放走向精細、從單一走向綜合、從普遍走向適宜、從形式走向內涵。
作者:趙秀蓮單位: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黃沙鎮北黃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