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項目學習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豐富了學生的閱讀形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體驗者,有效改善了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學生缺乏主動性,學習模式單一等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促進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會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詞】項目學習;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項目學習是圍繞學生這個學習主體開展的教學,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特點。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基于學生的學情和實際問題深入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設計項目作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體驗者,逐步掌握知識,提升了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新課改背景下,項目學習引起廣泛的關注。
一、根據(jù)英語閱讀特點,分析項目學習需求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強調,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符合學生閱讀能力的英語閱讀文本和資源。《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頒布,為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活動展示了一幅新的藍圖。毋庸置疑,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已成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學生具備了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就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和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小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時間來說,閱讀可以是在課堂教學時間,也可以是課余可以利用的任何時間,還可以在節(jié)假日,如寒假、暑假、春節(jié)、圣誕節(jié)等,這些都給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時間。而就學生的閱讀地點來說,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和目標來選擇,家、圖書館、公園等都可以進行英語閱讀。在閱讀內容方面,可以采用課內與課外結合的方式,不必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在閱讀方式上,可以是實踐、體驗、研究、合作等方式的交叉進行,完全打破傳統(tǒng)模式下死記硬背的單一方法,而是通過有效整合學習資源,運用多種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思考。比如,小組合作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習,項目學習能夠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適合新課改學習理念的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結合英語教學需要,確定項目學習方案
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經歷選定項目、設定任務、活動探究、完成任務、交流成果、項目評價等過程。其中,教師作為項目的主導者,其與學生在項目學習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教師在項目初期的調研和后期評價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學生在任務分配、活動交流、成果展示等方面發(fā)揮著主體作用。在此,以“故事項目學習”為例,作如下具體闡述。
(一)確立故事項目學習,推展閱讀教學內容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強調,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情,對教學內容作出適當?shù)难a充,從而使教材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多為小學生提供學習語言、鍛煉閱讀能力的真實情境。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借助教材內容開展故事項目學習,符合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特別是教師在教材內容之外,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滿足好奇心理、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閱讀天地。在其中的學生,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去解讀故事角色,找到很多使用英語的鍛煉時機,并在這樣可以自主學習的小世界中,觸及多種類型的語義,優(yōu)化了閱讀教學的效果。基于故事閱讀的項目學習可以從三個步驟入手:1.從學生熟悉的故事切入,抓住關鍵詞在教學進行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去了解和搜集學生喜歡的、有著強烈吸引力的故事,作為教學素材。這樣的故事可以拉近學生與英語學習的距離,促進學生的理解,從而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單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要素,掌握了大量的單詞,就為學好英語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記不住、學不會單詞,學生的英語學習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但是如果把沒有聯(lián)系的單詞,串成一個生動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就容易多了。比如,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幼兒園里,都聽過《拔蘿卜》的故事,其中出現(xiàn)了不少的人物角色和小動物的形象。比如,老爺爺grandpa、老奶奶granny、小姑娘littlegirl、小花狗Littleflowerdog、小花貓Littlecat、小老鼠Littlemouse、大蘿卜bigradish等。這些單詞難度較低,使用率較高,符合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同時這樣情節(jié)生動、充滿童趣的故事也會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容易融入故事角色的情感,為學生下一步的角色扮演打下了基礎。2.確定故事講述的內容,開展小組學習隨著新課改理念的落地扎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更加注重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以故事為依托的項目學習中,教師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教師會讓學生來選擇講述哪個故事,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處理,并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進行表演,教師會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結合故事內容,來編排對話等,教師可以盤活這些故事教學資源,引領學生進入生動有趣的、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強化體驗,優(yōu)化閱讀。3.表演故事由于受小學生實際水平的限制,故事的選擇要切合實際,確保該項活動開展的有收獲,并基于學生的進步情況,進一步開展自由的、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編活動。分配角色時,還應分配一名學生擔任旁白,分配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小花狗等不同的角色扮演。活動有效進行中,學生從多個方面為故事增添了更豐富的素材,同時,還與其中的各種形象積極對話,自然而然地取得了訓練的理想收獲。
(二)展示項目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學習評價
教師和學生要對故事項目學習的效果作出學習評價,評價在基礎環(huán)節(jié)上,主要是對各個小組成員對英語故事的學習程度,比如閱讀是否流暢,講述是否完整等;在中級層次中,主要是評價各個小組成員對故事的情感把握水平,閱讀方法、角色表演等;高級層次,主要是對小組成員故事創(chuàng)編水平,故事繪本等作出的評價。此外,各個小組還要對合作能力、組員自身表現(xiàn)等作出自評、互評。
三、反思項目學習策略,提升英語閱讀效果
(一)結合文化背景知識,了解中西文化差異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要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一要求反映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就是語言問題和語言能力。學生如果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就不能正確地理解教材中有關知識的介紹。教師只有在引導學生了解了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才能夠使學生明白語言的習慣,從而深入、準確、全面地熟悉資料,拓展對其相關的文化背景的了解,使閱讀步入了一個多彩的充滿吸引力的世界。提升閱讀能力,豐富語言積累,激趣促學。因此,施教者要準確把握這樣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宗旨。要重視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促進學生的理解。比如,在關于節(jié)日項目學習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去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如請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圣誕節(jié)的由來。學生自己動手搜集整理出這些資料后,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樣學習過程貼近生活,延伸了教材知識,學生在分享中感受到收獲的喜悅,同時也對中西文化的差異留下了深刻印象,節(jié)日項目的學習也由此充滿吸引學生學習的趣味。
(二)詮釋項目學習優(yōu)勢,提高學生參與熱情
項目學習融于英語課堂,可體現(xiàn)出英語教學以真實情境為背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體驗者,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項目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促進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1.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整堂課教學的質量,因此,在基于項目學習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可以采用游戲、做任務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導入教學,為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起到引領作用。比如,在教學“Isthisyourpencil?”的內容時,教師設計了“guessinggame”的游戲,教師拿著一個書包,來讓學生猜書包裝了什么,然后讓一個學生來前面,把其中的東西一一取出,證實學生猜測的是否正確,并通過實物來教授相關的單詞。這樣的導入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有趣的學習活動,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通過有效的教學語言,賦予課堂活力課堂語言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品讀詞語,感知形象,展開想象等方式,讓學生體驗語言的豐富內涵。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后,讓學生來復述故事,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Pluckingradish”故事學習中,老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故事,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轉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科學組建學習小組,確保項目開展順利在項目學習活動中,小組成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后,教師還要對小組成員的情況進行分析,對于結構不太科學的小組要作出重新的調配,確保每個小組都能符合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每個小組都是各有優(yōu)勢,搭配科學的項目學習的共同體。比如,在故事項目學習中,教師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選擇一個合理的故事,合理分配角色,根據(jù)故事內容創(chuàng)編對話,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一起完成故事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要發(fā)揮集體和個人的力量,才能出色完成表演。當學生看到自己的表演受到了老師、同伴的點贊,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為項目學習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4.通過課外故事,延伸閱讀在項目閱讀學習中,教師要在課堂之外給學生推薦適合的閱讀資料,比如,原版的英語故事,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英語寫作能力等,寫出一些具有故事性英語短文,同時鼓勵學生把好的英語故事推薦給同學。在這一學習階段,施教者仍然要注意引導每一個學習主體廣泛地了解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此外,教師還可以圍繞主題,去研究、去練習,讓學生以各種方法去說、去讀。諸如英語手抄報、英語故事會、英語故事繪本等。綜上所述,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學實踐,有效改善了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學生缺乏主動性,學習模式單一等問題。這一教法就如按下了高效化閱讀的快捷鍵,讓我們的落實有得,也有思。今后我們必將會更好地抓住目標,深入研究這一課題,爭取更理想的收獲。
作者:朱霞 單位:海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