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課堂紀律學風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當前學風方面存在的問題
1.1課堂紀律差當前,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對于上課的嚴肅性的重視程度顯著不足,總體而言,課堂紀律較差。無故曠課,上課遲到、打盹睡覺、玩手機,甚至個別學生在課堂上聊天。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0%的學生有遲到的現象,超過80%的學生有上課玩手機的行為。
1.2課堂師生互動氣氛低迷課堂互動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創建和諧、平等課堂環境的良好措施。但是,由于課堂紀律差,部分學生沒有專心聽講,根本不知道教師所講的內容是什么,因此,往往在教師提出問題后,根本不會回答,或者不知從何答起。即使是在聽課的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也很少。在調查中,關于“不主動回答問題的原因是什么”的調查,有75%的學生選擇了“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有17.4%學生選擇了“不會”,分別有3.8%的學生選擇了“會,但不敢”或“怕說錯了丟面子”。在這些選項中“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與“會,但不敢”、“怕說錯了丟面子”是有關聯的,正因為是“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所以才“怕說錯了丟面子”或“即使會也不敢說”,顯示出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足,對于困難有逃避的傾向。也正因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足,使課堂互動氣氛低迷。
1.3課下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余時間的主要活動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上自習”選項比例為0,除20.8%的學生進行勤工儉學外,大部分學生在上網、在宿舍玩或進行其他與學習關系不大的活動。對于上自習而言,必須學校進行統一規定,如果沒有統一規定,則經常主動上自習的學生僅占13.2%,而從不主動上自習的則占18.9%。對于課下作業,真正能獨立完成的不足40%,多數學生有抄襲作業的行為。通過調查資料分析,總體而言,學生在課余時間自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1.4考風考紀比較差考風是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考風不正,就不會有良好的學風。在“你考試作弊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擇“從不”的占26.4%,選擇“偶爾”的占64.2%,選擇“經?!薄ⅰ翱偸恰钡暮嫌嬚?.4%。調查數據顯示,考試中從不作弊的學生不足30%,有超過70%的學生都曾在考試中作弊,甚至有近10%的學生經?;蚩偸亲鞅?。由此可見,考風考紀比較差。
2學風問題產生的原因
2.1學生方面
2.1.1學生缺乏理想追求古人云:“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敝袑W階段學習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目標很明確,因此,無論多緊張,多辛苦,都能承受。一旦從中學階段緊張的氣氛中解脫出來,部分學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長遠的奮斗目標,思想上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缺少必要的約束和調控能力,“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心理安全感使他們了喪失了學習的壓力和動力。表5顯示,僅有不足30%的學生認為上大學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質,有近70%的學生認為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就業或獲得文憑,甚至還有5.6%學生不知道自己上學的目的,很茫然??傮w而言,大多數學生盡管有比較明確的目的,但功利性很強?!爸静粡娬咧遣贿_”,這是出現學風問題的根本原因。
2.1.2中學階段教學模式的后遺癥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模式,基本上屬于一種畸形的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對于某些學生(主要是所謂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也是高職院校的主要生源)不僅沒有到達開發心智,提高素質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使他們認為學習就是被動地聽教師在課堂上講,就是“做題”,就是死記硬背一些所謂的概念。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其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的和消極的狀態,很多學生基本上不具備自主學習、積極學習的能力。
2.2學校方面
2.2.1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也不斷加大,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由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轉變的不到位,以及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的限制,目前,在教學中理論性、敘述性的內容還是偏多。面對高校擴招后的高職學生,由于基礎差,這些理論性、敘述性的內容,便顯得枯燥無味,很難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簡單,或者是傳統的板書加滿堂灌,或者是PPt加簡單的講解,這種教學方法也很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2規章制度執行不力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換,高校連年擴招,不僅使學生的素質差異加大,而且對于大多數院校而言整體水平也在下降。雖然各個院校在日常管理中包括考試紀律在內的各項規章制度基本健全,但是,由于目前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在各門課程的考試中,不及格的學生所占的比例較高,因此,面對大量不及格學生存在的現實,從學校的生存與發展著想,從學生和家庭的基本利益著想,不得不使某些教師,甚至學校在執行有關的規章制度時打了折扣。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遷就了學生,從而助長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良風氣。
2.3社會方面
2.3.1社會負面影響大學是開放的,特別是進入網絡時代后,社會上的各種思想觀念、社會思潮以及不良風氣都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了高校。例如:經濟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極大的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物欲增強,物欲的驅使下,行賄受賄、錢權交易、貪污腐敗等現象層出不窮,種種不勞而獲的事例讓學生認識不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改革開放也帶來了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在社會上滋生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機會主義以及奢靡之風等不良思潮,這些社會思潮反映到大學生學風上就是穿名牌服裝,用名牌手機;競選學生干部要送禮,獲得獎助學金要請客,沉迷于電腦游戲、電影和貼吧等,戀愛的現象增多,特別是一些情侶在課堂上、自習課上旁若無人的擁抱親熱,嚴重干擾了教室中的氛圍,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此外,圈子文化、江湖義氣,也導致了班級的組織紀律不強。
2.3.2家庭的影響家庭溺愛阻礙了學生自立能力發展。對于獨生子女的家庭無原則地嬌慣和溺愛,逐漸養成了孩子唯我獨尊、任性自私的性格,特別是隨著經濟條件的相對改善,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使的學生感受不到生活的艱辛與壓力,因此,使學生缺乏責任感,不思進取。
3加強學風建設的措施
教育部以教技〔2011〕1號印發《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優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能否營造一個優良學風環境,關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和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睂W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是要改善社會大環境,其次是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在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中要教師、學生、管理人員全員參與,教、學、管三管齊下。
3.1加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從學風的構成要素而言學習目標和動機是構成學風的基本要素,從產生不良學風的原因來看,學生缺乏理想追求是根本原因。由此可見,學風建設的關鍵問題是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人生觀是很重要的思想觀念。人生觀問題也就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問題,是對于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學生就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就有了一份責任感,就能使其認識到其不僅肩負著自己未來的責任,同樣也肩負著未來社會的責任、家庭的責任,學習不再是自己的事情,也關系到社會,更關系到家庭。其良好的未來更是家長的期望,這樣他們就不可能沒有的目標,不可能沒有追求。這樣他們就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這就是為誰而學的問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李仲麟教授總結強調“興趣與學習相吻合,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不是感興趣,才學習,是值得深思的?!薄皩W了基于興趣,也基于責任。有了學習的責任感,形成自覺行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風建設上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眱r值觀是對客觀事物的是非、好壞、對錯的總體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價值觀受制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具備了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倳浰岢龅摹鞍藰s八恥”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綜合體現。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概括為24個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其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就是公民的價值準則。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就知道什么事情應該去做,什么事情不應該去做,就可以去除學風方面的不良行為。
3.2加強敬畏感教育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懼。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薄坝兴氛?,其家必齊,無所畏者,必怠其睽?!边@里應是因“敬”而生“畏”。在家庭中,敬父母,敬親人;在社會上,敬長輩,敬同事,敬朋友;在學校,敬師長,敬同學。正因為敬重他們,因此而懼怕他們,怕他們不高興,怕他們生氣。道德教育領域里的敬畏意識多源于宗教,而現在所說的敬畏意識則來源于傳統文化、道德規范、日常規則、規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規,因為,一旦突破了這些底線,就會受到懲罰。當然,敬畏意識還取決于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正確辨別真善美、假惡丑。對于沒有是非觀、無法無天、誰也不怕的人來說,也就談不上敬畏意識或敬畏感。由此可見,人們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敬畏感源于自己的思想意識?!熬次贰笨梢詣钪?。因為尊敬,就有了一份責任,因而會積極進取,摒棄懈怠,激發拼搏,催生作為?!熬次贰笨梢宰月?。對于各種規則、規矩、組織紀律、規章制度心存敬畏,就會使行為受到約束,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避免胡作非為。“敬畏”反映到學習和工作中就是敬業。敬畏意識的培養歸根到底是秩序意識的教育和培養。世界上萬事萬物的運動都有各自的秩序、各自的規律,任何違背這些規律或秩序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無規矩不成方圓,學習也是一樣,學校制定的規則、紀律、規章制度并不少,必須加強學生對于組織紀律、規章制度的學習。
3.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風的構成要素來看,學習態度是構成學風的關鍵要素,而學習態度則取決于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搞清楚為誰而學。明確了自己的學習責任,是培養學習興趣的基礎,有了目標、有了責任,就有了奔頭。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靠教學改革。教師要不斷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開發出與當前高職學生素質相適應的課程和教材,不斷加強項目化教學、任務驅動以及“做中學,學中做”等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4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魯迅在《兩地書•致許廣平二》中寫到:“學風如何,我以為是和政治狀態及社會情形相關的,倘在山林中,該可以比城市好一點”。從適應國內國際大局深刻變化看,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和開放進程中,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學生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在當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新的“讀書無用論”已經滲透到高等學校的情況下,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地位被社會認可度不高的形勢下,能夠使學生樹立抵制不良風氣的觀念,認識到這不是社會的本質和主流,而只是社會浮躁的一種表面現象。使他們認識到知識始終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豐富的知識、較高的素質和能力是個人良好發展的基礎。
3.5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學風的構成要素而言,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對于良好學風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大學是專業學習的開始,也是獨立思維的開始。然而,習慣了多年應試教育的大學新生未必能意識到這些,他們依然習慣性地采用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做題式”、“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法和僵化的思維方式,因此很難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和要求。為此,必須積極引導學生掌握適應大學學習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學會思考。教育學生科學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并將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作為學習的目標,弱化學習的功利性思想。
3.6加大校規校紀的執行力度校規校紀是社會價值觀念和學校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是學校賴以正常運轉的基本制度。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一經確定就應保持相對穩定,并應堅定執行。特別是在當前高職院校學風呈現下滑趨勢的情況下嚴格校規校紀的執行力度尤為重要。例如,加強請假審批權制度的管理,加強課堂考勤制度的落實管理,特別是加強考場紀律和學籍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等。這些制度執行力度的加強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產生壓力,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有利于課堂紀律和考試風氣的改善。
4結語
對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風現狀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風方面的確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高職院校必須在對學生加強教育和管理的同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營造良好的學風。
作者:韓萍翟國靜單位: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