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高校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技能教育,也是一種素質教育,這就決定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提高大學生創業素質、促進大學生創業實效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已經在我國高校課程教育體系中形成了完善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大學生創業教育,這對于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以及提高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系
(一)高校思政教育是實施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
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隨著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是困擾大學生的現實問題。面對這個現實問題,創業教育實踐表明,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拓寬其就業途徑是極其重要的。但創業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其前提是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一旦有了創業意識就能轉變就業觀念,也就會產生創業動機并能夠形成內在的創業動力。而創業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者不斷地啟發引導。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注重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顯然在這點上能夠與創業教育相契合,能夠為大學生艱苦奮斗的創業意識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首先,一旦具有開拓創新的意識,大學生在就業壓力下,就能形成創業的動機,可以產生強烈的內在動力,有了動力,創業教育才能順利開展。其次,實踐表明,艱苦奮斗的精神,無論在各行各業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艱苦奮斗的精神能夠激勵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堅定創業決心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能夠積極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態,這無形中為創業教育中的創業心理培養提供了幫助,既能夠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又能為創業教育帶來生機。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業教育二者是可以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創業教育提供實施路徑。
(二)創業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改革的內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結合我國特殊國情開展的一種意識形態教育,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創業教育是高校中針對學生創業的一種較新的教育形式,創業教育的實際推行能夠為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與時俱進的氣息,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革新。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千篇一律的理論灌輸,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及開拓創新意識培養等問題,對學生踏入社會生活中所需要的公民意識、創業意識、市場意識等素質培養不夠,導致學生的創業素質較低,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從課程體系上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德育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無疑這是必要的。但高校作為培養社會高層次人才的陣地,思想政治教育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必須順應時代要求開拓創新其內容,堅持理論灌輸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而創業教育針對的是大學生在以后創業過程中創業精神、創業動力、創業意識、創業方法等方面的培養,這些教育內容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時代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這些內容,可以改變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性與灌輸色彩,既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培育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動力,做到一舉兩得。
二、當前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知程度比較低認知程度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大學生畢業后實在找不到工作,才可能選擇創業,創業成為一種無法就業后的無奈之舉。同時,在校學習期間,對自身的要求也是認為只要在大學學好專業課,成績優秀,畢業能找工作就業即可,對自身價值的實現和潛能的開發完全沒有意識,這種認識上的偏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不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也不重視對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自身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養成,取而代之的是片面地關注文化課成績。畢業后也極少有人會主動選擇創業這條路,只想著能夠在畢業以后,順利找一份穩定、收入較高的工作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創業教育只是針對那些個人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開展的,認為大部分創新意識不強、學習成績不突出的學生沒有必要參加創業教育,加之當前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取得成功的很少,使得很多學生從心理上對創業有種恐懼感、排斥感,認為自己不具備創業的能力和素質。
(二)高校對創業教育的認知也存在偏差
盡管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相繼開展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但大多數還停留在表面,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創業教育僅僅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部分,存在重傳承輕創新、重知識輕能力、重守業輕創業等問題,普遍認為在校大學生在學習期間主要應該把重點放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這種不正確的認知,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性十分不利,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得到全面的培養和發展,進而使得創業教育流于形式,無法將創業教育與其他課程(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相結合,創業教育無法發揮其作用。
(三)創業教育未能與專業課學習相結合
當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并沒有完全融入到學校育人體系中,創業教育被嚴重邊緣化,是作為專業教育之外的業余教育課程而存在。大部分學校的創業教育是通過公共課、選修課進行的,沒有專門的師資,而專業教師只負責本學科知識的傳授,幾乎沒有針對自身專業的創業教育意識,學校的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并未形成任何聯系,二者之間脫離的現象明顯,使得專業課教學在創業教育中的優勢無法發揮。
(四)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效果也不明顯
當前,我國部分高校將創業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實踐中開展了,但是二者之間結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沒有切實結合我國高校育人育教的實際情況,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尤其是在激發學生創業意識、培養學生創業素質及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等方面,并沒有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優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將二者進行內在融合,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一般。更多的是,大部分學校將思想政治教育側重點放在對學生就業的導向上,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創業的指導與提升作用,使得這兩種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活動各自為戰,沒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體系建設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中融入創業教育
1.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中,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育。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徹底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與理念,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與體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師能夠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創業素質及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認清當前社會就業及人才競爭的形勢,幫助學生準確定位自己的就業及創業規劃,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應該將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過于注重理論的灌輸,而忽視學生自身的開拓進取意識,將創業教育的具體要求,未來創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實際困難等內容完全貫徹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中,運用實際的案例,注重課程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才能為社會培養真正的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創業型人才。
2.要進一步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本身的內容比較廣博,包容性也比較強,完全可以將創業教育的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整合起來,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融入不同層次的創業教育的內容。比如在“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在涉及大學生創業、就業及相關法律內容的章節中,一方面,在理論教學中可以拓展這些章節本身的內容,運用交叉學科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擴大教學本身的內容含量。例如,向學生傳授“公司法”、“企業法”的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創業過程中企業登記注冊的要求及相關程序,企業籌集資金的程序;區別各類不同企業的性質,如個人獨資企業、合伙制企業、公司制企業在權利、責任上的差異,發起人的權利、義務的差異,明確不同企業的經營風險,結合具體的案例可以為學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安排一些相關的專題講座,專題討論等內容,在講座與討論中豐富學生需要的創業基礎知識,還可以與學生展開互動,解答學生在未來創業過程中的一些疑惑。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一種綜合性強的素質教育,其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業理想、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知識及各類創新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高校中不同的課程及教學活動,均能夠對創業教育起到不同層次的作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開展的廣泛性、特殊性和實踐性,在創業教育中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專業課程不可替代的。為了更好地促進創業教學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積極地介入到創業教育之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及獨特功能,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品質、創業意識、社會責任感做出貢獻,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質的提高做出貢獻。
(二)在思政教育課外輔導中融入創業教育
當前高校的思政教育,除了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輔導也很重要,在課外的輔導活動中,也要積極地融入創業教育的內容,發揮課外輔導的優勢,讓學生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接受創業教育所需的各類知識。具體而言,主要有兩個方面:
1.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外輔導中要積極開展創業心理輔導工作。
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如何擇業、就業難等問題困擾著許多大學生,許多學生雖然有自主創業的想法,忽略來自外界條件限制,大學生對自我創業能力的否定首先在起點上就打消了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因此,對大學生的創業心理疏導就顯得至關重要,要解決好學生在創業中面臨的各種心理障礙,比如,創業前的心理準備、害怕創業失敗的心理顧慮、創業初期的心理疏導問題,非常有必要針對他們的問題開展創業心理輔導,為學生創業突破心理障礙,幫助學生樹立創業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堅定自己的創業行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為更好地配合創業教育的實施,可以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輔導工作,在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室專門設立針對學生創業的心理咨詢與輔導點,由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提供咨詢,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導向作用消除學生在創業初期的心理困惑,增強學生承受挫折以及心理調適的能力,同時要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創業,正確認清自己的實力,縮小創業期望與社會要求之間的差距,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創業心態。此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及時跟蹤的教學方法,隨時與學生保持溝通,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為學生創業掃清心理障礙并提供有效的幫助。
2.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外輔導中要積極開展創業精神教育。
如前所述,當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積極性不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還是缺乏自主的創業精神,害怕承擔創業失敗帶來的風險。比如,有的學生害怕創業的風險及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有的學生思想比較保守,壓根不愿意開展自主創業;還有的學生缺少創業的勇氣;等等。針對這些不同的心態,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外輔導活動中,要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創業、自主創新的精神,要適時地開展艱苦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遭遇失敗的打擊能力。比如在課外實踐中,可以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到工作環境較差、創業環境艱苦的先進典型單位考察,充分發揮感性教育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到創業的艱辛,認識到不畏艱苦的創業精神是創業活動中不可缺少的。
作者:曹智 張慶順 單位:河北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