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核心價值體系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黨的一項關鍵性任務,該工作做的如何,將直接說明我國在發展過程是否與時代思想文化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各大高校需充分展現該任務的實際需求,擔負起培養高素質人才、傳播思想的內容與職責;高校應當時刻圍繞著構建社會主義核心體系的實質要求,來展開各項工作與活動。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當做到六點,即充分展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展現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展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現以變革創新為關鍵的時代精神、展現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及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開展更好的思想教育,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做準備。
(二)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
現今我國有近三千所高等院校,數千萬在校學生,可見,高等院校是培養且輸出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及人才儲備庫。在當前世界競爭日益加劇的當下,國家要想繼續進步與發展,就必須有各類人才的幫助與支持,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家與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愈來愈高。而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上面,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現當代大學生需具有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在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高校學生還需由較好的心理、政治以及思想素質。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質,其是高校學生在畢業邁向社會的基礎,其在某方面決定了高校學生的成長方向,同時也說明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上的屬性。所以,高等院校在培養人才時,需注重對其價值觀的培養,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質方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包涵了許多內容,且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方法論體系,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進而促使其能夠健康成長,且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等均可以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促使其成長為一名能為我國社會建設而服務的有用人才。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升其整體素質。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若教師本身的水平高,那么所得到的教育也比較高。因此,為切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只有如此,方能使教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展現主導作用。對此,高等院校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教師隊伍培訓的投入,且采取各種形式或手段,例如攻讀學位、進修以及訪問學者等,為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師提升自身水平,強化專業知識提供機會或平臺。此外,還需注重對教師師德的培養,構建起切實可行的師德約束體制,針對即將上崗的教師,需對其開展嚴格的崗前培訓,對其自律意識、自尊意識等加以培養,同時對其行為加以規范與約束,制定出合理的教師工作評定機制與監督機制。通過不同的手段與方式,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人力基礎。
2.強化社會實踐,提升價值體系的說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包含多項內容,而參與社會實踐就是其中不可忽視且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并且該活動還是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一種手段或渠道。將各種實踐活動作為載體,且引領大學生積極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從而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且在大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過程中,能夠全面貫徹執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高校應當如何強化社會實踐,且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說服力呢?首先,可切實構建社會實踐長效機制。在相關文件中提到:實踐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其在促使學生加深對國家、社會的認識,提高自身才干,鍛煉自身品格與意志,強化社會責任感等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另外,需構建高校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摸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要想使社會實踐工作獲得較好的成果,就需構建一個與服務社會、專業學習、創新就業等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通過諸多有效手段,例如“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等,將社會實踐的各種正面因素都調動起來,以便對社會實踐工作系統加以改進,最終建立“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其次,優化社會實踐的形式及內容。各大高等院校不但要對社會實踐內容進行優化、創新,同時還需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年級、專業等)相聯系,繼而做出更具合理性與針對性的安排,以便能夠讓學生的專業與特長得到充分的展現,同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提升專業技術。在對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教育時,應當依據高等院校的性質,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特征,開展具備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帶學生參觀各種與革命相關的展覽,組織學生祭掃烈士墓園等,以此來對其開展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教育;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科研創新活動,以促使其參與到各種創業活動中,從而對其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加以培養、鍛煉;組織學生到各種地方展開生產活動或社會實踐調查,以此讓學生深刻了解改革開放在促進時代改變所起到的作用,且強化學生對國情、黨情等的認識與領悟,加深其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可持續發展觀、對人才強國戰略等的理解,進而對其努力奮斗、自立自強的品德加以鍛煉,最終,在此前提之下推進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逐漸形成。
3.充分發揮網絡的引導作用。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以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極為快速的發展,同時使得現今的信息逐漸呈現網絡化發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面,網絡的迅猛發展為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高效的傳播載體,而與此同時,這對其傳播發展也是一種挑戰。因而,高校應當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同時還需強化網絡建設,以便為學生打造一個較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最終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第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傳播載體,網絡能夠利用不同的形式(如視音頻)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學校可在網絡中上傳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的內容,以便供廣大學生學習,而這一過程也實現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有效轉變,同時也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另外,通過網絡,宣教內容也發現了一定的改變,即簡單的文字宣傳,向圖文并茂轉變,這種方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更為有利。除此之外,網絡還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該體系的覆蓋面,正是以為網絡的跨空間性與開放性,使得該體系內容的傳播能夠滲透到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群體中,繼而達到更好的宣傳、傳播效果,最終實現其覆蓋面的擴大。第二,以網絡為載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展開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該體系教育的時效性。眾所周知,網絡文化具有迅速進化的特點,其經由轉變民眾取得、交流以及處理處理的手段,繼而有效提升民眾的認知效率。在文化傳播方面,網絡文化不但具備跨空間性,并且還具有跨時間性。其一,在網絡環境下,信息能夠進行全天候異時傳播的特點,其二,其文化傳播有快捷性的特點,正是因為如此,通過該方式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不但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同時還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因此,高校需采取有效措施或對策,例如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注重社會實踐以及借助網路平臺等,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從而更好的開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王彩云 單位:朔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