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課程教學改革生物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目前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物化學教學沒有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近幾年來,地方本科院校一般由傳統的專科院校升格而成,其人才培養目標為了區別于研究型本科和職業型專科人才,主要是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辦學轉型過程中,在人才培養與辦學理念上盲目的追逐研究性本科院校的腳步。生物化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往往定位在為學生考研和繼續深造打下基礎,似乎該課程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聯不大。目前培養的學生,在生物化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方面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特色動植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能力人才的需求。其實生物化學課程教學還是較容易體現地方特色,學生在學習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及代謝機理時,增強學生利用地方特色動植物資源,進行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人才。
2.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目前,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大部分還是先理論后實驗的教學模式,這樣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教學計劃為指導,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課堂教學為陣地,重視系統理論知識的傳授,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驗證性實驗較多,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較少。每個實驗都是統一的實驗指導,統一的目的要求,統一的操作方法。這種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實驗的效果不好,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課堂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目前生物化學的課堂教學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一定程度地增大教學信息量,豐富教學手段,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適合大學課程的教學。但課堂形式還是采用老師從頭講到尾,學生盲目做筆記,不利于學生觀察力、注意力和思維想象力的培養。
4.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目前生物化學課程的最終學業成績一般包括期末考試成績(70%)和平時成績(30%)。平時成績包括考勤、期中測試、平時作業等內容;期末的考核方式以閉卷考試為主,強調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死記硬背的東西太多,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更無法檢測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生物化學學科在不斷進步,新知識、新概念越來越多,教材越來越厚,難點越來越多,學生投入的時間和產出的成績往往不匹配。這樣就導致學生上課時不去思考,只能死記硬背,就談不上能力和思維的培養了。
二、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1.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之一,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我院目前有生物工程、植物科學技術和食品科學與工程三個專業,因此在生物化學的課程內容上應有選擇性,即使各專業都能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化學知識,又照顧不同專業的特點。針對生物化學的一些概念和代謝過程難懂的情況,對教材內容要突出主線,濃縮理論知識,刪繁就簡,同時考慮專業及其后續課程的需求,盡量深入淺出地將復雜的生化反應講解給學生。在組織教學內容時以蛋白質、核酸、脂類、糖類等生物大分子為主線,詳細介紹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功能及代謝過程,突出靜態生物化學和動態生物化學兩部分教學內容。其他部分,比如維生素、激素等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在授課時,可以以一些生物化學有關的經典小故事,或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出發,做到各章節融會貫通,突出實用性和先進性,引導學生探索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2.調整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是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的重要部分。在實驗設置上驗證性實驗項目,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實驗課內容調整中,總體思路是注重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識的實用性,重視研究性與先進性,突出學生能力培養。具體內容以實驗項目為載體,構建“基本型、綜合型、創新型”三層次實驗項目,形成由低到高、由單項到綜合、由接受知識到形成綜合能力的逐層提高的實驗課程層次化體系,著力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分類制訂實踐教學標準,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增設科研創新型實驗內容,拓寬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途徑。課外開放生物化學實驗室,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開展實驗,分析實驗結果,撰寫研究報告,滿足學生自我設計、自己動手的實驗需要。
3.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素質的不同,要求教學形式必須多樣化。一是改進傳統講授法,對傳統講授法的態度和做法應該是揚長避短。在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要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目的,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狀態;二是在傳統講授法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如講解物質的新陳代謝時,可從學生熟悉的糖尿病、高脂血癥、肝性腦病等臨床疾病入手,采取案例分析討論形式,消除學生學習物質代謝反應的心理恐懼感;講解遺傳信息傳遞時,可采用影音動畫形式,將抽象問題進行具體化;講解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時,可采取列表歸納的形式,將各種生物分子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歸納總結,便于學生掌握。三是課后對講解的內容進行補充學習,主要采取問題探究的形式。在講解部分內容后,老師可布置一些問題,要求學生組成小組后查閱文獻并進行問題探究討論,可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互相啟發、互相幫助,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學習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后,可布置問題“雞蛋煮熟吃和生吃,那個更有營養?”,要求學生分查閱資料后討論,將討論結果在下次課時與全班學生分享,老師進行點評。這樣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拉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把兩者有機地貫穿起來,使信息交流呈縱橫交錯的立體結構。通過調整生物化學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使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動、積極、活躍的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4.優化考核方式。根據地方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們對生物化學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一些優化,主要在于考察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革創新的能力,將課程考核方式由傳統的單一閉卷考試轉變為文獻閱讀、實踐操作和閉卷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創新意識的第一步是閱讀文獻,只有在閱讀文獻中才能體會到如何利用基本理論解決問題,然后再提出新的理論。在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處于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講,文獻閱讀的要求不同,應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文獻能力和理解科研的設計過程。當學生剛接觸生物化學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閱讀并講解較早的相關綜述,比較淺顯,能夠給學生由淺入深的宏觀印象;當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部分授課結束后,建議學生閱讀一些近些年的研究論文,重點分析作者采用的方法手段是如何支持他得出相應結論的;當物質代謝部分的授課結束之后,可給學生一個選題,比如葡萄糖轉運與糖尿病、脂代謝與高脂血癥等,讓學生自行查閱資料,進行自由提問討論,教師根據講解的程度和回答問題的程度進行評價。實踐操作考核目前已經在許多院校重視起來了。它主要是考核學生在遇到問題時的處理方式和效果,能反映學生實際操作、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化學實驗課上的技能考核,可作為重中之重。通過考核,可促進學生認真做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地鍛煉自身技能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地方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改革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師資水平需要提高、實驗實踐教學條件落后、教學資源短缺等不足,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和改進,進一步突出對學生技能能力的培養。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思維,開拓生物化學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努力。
作者:艷單位:荊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