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職業院校素質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該校建設高等職業院校素質教育課余實踐系統,主要通過設立“三大目標”,構建“兩大體系”,實施“三大措施”來實現。圍繞“全程、全員、全方位”的“三全”教育目標,搭建學校、二級學院、學生社區、班級四級聯動平臺,建立全校教學、行政、教輔、后勤四方協調機制,構建“十二大類、五項主題、二十一個模塊、六項服務延伸”的四級賦分平臺,實現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
2高等職業院校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體系的創新
2.1育人理念的創新該校立足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對高素質技能性人才的新需求,依據科技人文相融的“綠色教育”理念,提出以培養現代“和諧職業人”為目標的高職文化素質教育體系,簡稱為123456,即一體:現代“和諧職業人”;兩翼:先進企業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三階:專能精、通能強、素質高;四質:思想品德、專業、文化、身心素質;五德:愛、學、誠、敬、新;六能:自主學習、信息處理、數字運用、表達溝通、團隊合作、創新創業。
2.2體制機制的創新①機構設置。在學院黨委統領下,成立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學院領導做組長,學工部、團委、二級學院負責人任組員。素質拓展中心作為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在團委的常設機構,負責指導二級學院學生素質拓展中心和全院團學組織開展學生素質教育課余實踐各項日常工作。各二級學院設立分院素質拓展中心,負責組織各班團組織和二級學院團學組織開展學生素質教育課余實踐各項日常工作。健全學生素質教育課余實踐活動數據庫,負責對所屬學生素質教育學分進行審核、抽查和管理,并接受學生的查詢核對和修正。②制度管理。制定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綱要》、《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方案》、《素質教育課余實踐學分(分)評分體系方案》等。每年編制《素質教育課余實踐材料》發放給每位學生,宣傳推廣規章制度,并依照執行,建立標準化的長效機制。③保障措施。制定實施《素質教育課余實踐保障和監督辦法》、確保該項工作人員配備到位,團委專職干部負責制訂、監督、管理、協調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體系的各項工作,各二級學院團總支也安排專人落實對接此項工作,學院十二個專項平臺由各部門負責人牽頭,并安排專任教師負責日常管理。經費上,學院每年劃撥素質教育課余實踐專項經費,保障平臺管理、師資工作、學生活動及其他工作環節運行。
2.3實踐操作的創新①分數換算制。學生參與各平臺活動,并獲取相應的素質分。素質分上不封頂,但每學期折合成素質學分最高不得超過12分。素質分作為評優評獎的基本參數,作為優秀畢業生選拔的重要參數。素質學分納入學生選修課學分體系,畢業時不得少于36個學分,學生素質綜合測評合格折合為選修課2學分。②雙向積分制。學校、二級學院、學生社區、班級四級平臺設置了21項和6項服務延伸的加分項,鼓勵學生參與到學院素質教育的每個環節中。同時在學生社區平臺和二級學院平臺針對文明寢室創建和晚自修等表現不佳者實行倒扣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的雙向積分制的實行,使得學生充分的意識到這張“第二成績單”的重要性。③網絡公示制。創設了素質分網上“公示”平臺,實現事前活動項目公示、事后加分情況公示,使得各項目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監督,旨在保證素質分加分的公平性和公開性。
3高等職業院校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體系的完善
3.1規范評價體系,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做好《學生課余素質教育評價方案(試行)》,特別是班級、二級學院、學校、學生社區四級素質課余實踐賦分平臺的科學化運行,加強調研和協同機制,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厘清各個模塊活動項目的授分層次,明確標準,細化項目,做到層次清楚,標準明確,項目細化。實現頂層設計的科學化、實效化和可持續化。
3.2推進信息化建設,開發數據庫學校針對學生課余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加大專項資金的扶持,在“網絡公示”平臺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推出數據庫模型,實現與學校其他有關學生信息系統的科學關聯,特別是與學校OA系統綁定。團委有關工作負責人、網絡技術人員、各模塊基層操作人員、學生共同參與數據庫的建設,提出意見,不斷試錯,逐漸完善。滿足教師、學生的信息查詢需求和有關信息統計需求,最大效益地服務于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體系不斷發展的實際要求,真正發揮其第二課堂“網絡成績單”的作用。
3.3加強社會認同,加強宣傳推廣要積極推進第二課堂成績單在企業的認可度,并將素質教育課余實踐以學分要求明確進入學生培養系統。對于學生各項素質分數,能夠在該系統中方便查詢,使企業迅速了解該學生課堂學習,各項素質發展狀況,使企(事)業單位對該第二課堂素質學分平臺的認知、認可度有待進一步強化。使該校第二成績單承載學生在校期間的素質拓展表現及其成果,成為社會人才綜合素質評定的重要參考。
4結語
實質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是高職教育的精髓;探索學生參與團學“第二課堂”活動的記錄成為“第二成績單”的可行性,強化校園內和社會上的認同度,是當前團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我校構建的素質教育課余實踐評價體系,在育人理念、體制機制、實踐操作方面得到了創新。
作者:趙冉張妮佳谷文鵑單位: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