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中讀思達教學法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在成為教學改革的關鍵詞之后,各學科一線教師都在思考,如何將這樣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每一堂課中。作為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參與者,“讀思達”教學理念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對此教學理念的可用性進行探討,繼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探索中邁出自己的步伐,尋找出更多多元化的核心素養培育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閱讀活動
在當前核心素養時代下的中小學課堂改革中,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余文森教授的“讀思達”教學理念走進我們的視野,其倡導妥善處理好學習主體閱讀、學習主體思考、學習主體表達三者之間的關系,由此建立一種全面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環境。在以往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會依照事先準備好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對應的數學教材中的文本資料,繼而引入數學概念,強化學生的認知和表達,使學生進入各種數學題設情境中來鞏固和理解知識,這就可能讓數學教學進入高能耗、低產出的狀態。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教師需要圍繞著學生自主性的問題來進行教學策略的選擇,“讀思達”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改變這種局面。由此,對此教學模式的可行性進行探討,成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性問題。
一、重視學生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
無論是數學史料還是數學趣味故事,抑或是數學前沿資訊,很多數學教師都會將其略過。處于這樣的數學學習格局中,學生勢必會漸漸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顯然,這樣的數學教學格局是核心素養培育參與者不愿意看到的。為此,就需要教師高度重視小學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接觸更多數學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數學文化,理解數學的嚴謹形象,探討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讀思達”教學理念中,讀處于首位,這就代表了余文森教授對于閱讀的重要性,數學學科同樣需要拓展閱讀版塊。例如,以四年級上冊《直線、線段、射線和角》中“角的概念認知”為例,教師選擇引入對應的閱讀繪本《兩條射線手牽手》(課件展示部分內容即可),這種閱讀繪本圖文并茂,短小精悍,有著很強的趣味性。學生在閱讀這樣的繪本過程中,對于射線與角之間的關系,對于角的內涵認知會更加深刻。在這樣的自主閱讀過程中,學生知道了角是有頂點的,是有兩條邊的,并且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與角相關的應用素材(教材中部分文字介紹)。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去主動聯想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由此對于角的特征理解進入更加理想的狀態,甚至在實際閱讀的活動中自主地探索角度大小的變化規律問題,這能使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小學數學閱讀活動的開展對于小學數學概念學習的巨大效能。相比較教師教材中關于概念的解析,學生自主地閱讀,自主地去思考,自主地去理解,可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當然,在實現小學數學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在閱讀素材上可以盡可能地進行拓展,可以是數學發明,可以是數學文化史料,可以是數學小故事;在閱讀方式上可以是自主閱讀,可以是小組合作閱讀,這樣可以使實際的小學數學閱讀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進展。
二、關注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發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對學習與思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在“讀思達”教學理念中,大家也認為要高度重視學生思考能力的培育,當學生自主思維能夠在學習中處于活躍狀態的時候,學生知識的內化傾向會更加明顯,繼而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塑造,這對于達成理想的學習效果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在實現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生進入自主思考問題、自主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狀態。因此,數學教師就需要處理好教師講述與學生自學之間的關系,以啟發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進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在學習完五年級上冊“分數的意義”知識之后,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教師還特意開展了一堂復習課。在復習課上,教師設定了一個開放情景應用題目:“飼養場買來了一批兔子,其中白兔有36只,黑兔有9只,?”旨在鼓勵學生在看到這樣的題設之后,可以自主地提出各種問題。很明顯,學生剛剛學完分數,就會將這樣的分數有關概念融入進去,于是學生們提出了:黑兔是整批兔子的幾分之幾?白兔是整批兔子的幾分之幾?黑兔是白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是黑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比黑兔多幾分之幾……這就是學生自主思考的結果,學生主動提出對應的問題,這意味著他們的腦袋在圍繞著對應的題設轉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你提問我回答”的方式來交互,使學生迅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入更為重要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開始習慣于自我表達,并逐漸形成學習自覺性。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優化設計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去提問,讓學生去質疑,讓學生去回答,這樣自主思考就會成為數學學習的一泉活水,使實際的數學學習步入更理想的境地。
三、塑造學生良好的數學表達習慣
數學表達是數學信息輸出的過程,就是學生在數學知識掌握之后,可以運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想法。這不僅包括數學嚴謹的合規、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還囊括了數學知識的應用素養。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實現小學生良好數學表達習慣的形成。“讀思達”教學理念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育,還可以塑造學生數學創新的格局,繼而使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與數學教學的距離不斷拉近。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表達習慣之后,就可以認識到數學嚴謹性的特點,就知道在數學問題解決的時候要秉持合規,要樹立符號意識,要強調在文字與符號轉化的過程中做到精準無誤,這樣才能夠找到各種隱含的條件,進行更準確的數學表達和數學歸結。在數學知識概念理解的時候,學生也會學會以嚴謹的態度去分析每一個詞匯,拆解每一個條件,這樣的精細化意識會使概念的理解步入更深度的狀態,而這些都將作用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讀思達”教學理念的滲透,可以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意識得到激發。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表達,使數學學習的格局得以改善,很明顯這對于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而言,是很有效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林素云.“讀思達”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0(11).
[2]付天貴,宋乃慶.走向小學數學文化自覺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9(06).
[3]崔鈺笛.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9(04).
作者:吳金貴 單位: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城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