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化學是初中課程中的關鍵學科之一,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和生活觀。在教學中,化學實驗非常重要,學生在實驗中觀察,能有效認識并掌握實驗中的化學反應及變化,深刻理解化學知識。但一些化學實驗缺少趣味,學生被動地參與,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有效地開展趣味性的化學實驗,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實驗教學;自主操作;化學核心素養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對化學實驗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操作實驗,并通過趣味性的化學實驗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的密切關聯,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化學教學應用趣味化學實驗的重要性
初中生對于事物往往都有保持較濃厚的興趣以及好奇心。所以,趣味性的化學實驗非常符合學生的個性及特點,能提高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熱情。傳統教學中,教師大都依賴于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被動地參加學習,難以充分吸收并掌握化學知識,這將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限制,并使得學生逐漸對化學喪失興趣。將趣味的化學實驗應用于教學中,能有效地將實際生活與初中化學知識內容緊密結合;能加深學生對于化學的認識與理解,還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實際生活的認識。在趣味化學實驗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得到相應的實驗與思考經驗,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學生不再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理論變為實踐,將抽象變為具體,提高了化學學習的有效性。
二、影響趣味化學實驗的因素
1.教學理念創新性較差
初中生正處在打好化學基礎的關鍵時期,剛剛接觸化學,很多基礎知識需要學生逐一而深入的進行理解、分析和記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于使用灌輸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地參與學習,只會在實驗中盲目的去模仿教師,沒有自主性、靈活性以及創新性。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2.實驗內容枯燥乏味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之下,教師的教學思想不能及時更新,致使化學實驗教學的模式長期得不到改變,內容單一而枯燥。教師雖然在實驗教學當中應用了趣味化學實驗,卻由于不具備相關的經驗,僅在教學當中摸索學習,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3.學生缺乏參與意識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課堂的主體是教師,學生都是被動的跟著教師思路進行學習,這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同理,在化學實驗課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按照老師的操作進行化學實驗,不會積極參與到實驗中去,沒有充分發揮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靈活運用所學去創新,難以達到化學實驗的教學目的。
三、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策略
1.運用趣味游戲,調動學生實驗的積極性
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教師通常都是按照舊模式進行實驗,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缺少趣味,難以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創新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就是在利用趣味性的實驗方法獲得相同實驗結果的方式,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發、主動地去探究相關知識并完成實驗。趣味性的化學實驗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通過豐富的實驗教學工具,為學生的實驗提供良好的條件,使學生有更好的實驗體驗。此外,必須確保學生實驗的安全性,防止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當中出現意外。這樣,初中化學趣味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才會得到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就會得到有效鍛煉。例如,在對“制取氧氣”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并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學會用催化劑及分解反應來開展實驗,提高實驗技能,并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開展教學,為學生分配實驗器具。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和制取氧氣有關的動畫視頻,如,一只小兔子生活在密封的世界中,某天突然氧氣減少,但小兔子要活下去,就需要學生幫助它制作充足的氧氣。可愛的小兔子對于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何況學生的操作還能救小兔子的命呢?!這樣,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在趣味視頻的引導下,學生的探索也將更主動。學生觀看視頻后,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此實驗相關的實驗器材,如酒精燈、試管和鐵架臺等教俱,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操作。
2.融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親身感受實驗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效,教師要充分體現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合理地把握生活和化學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將生活元素引入到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此展開深入思考,親身感受化學中的生活元素,以此來增強化學實驗的趣味并幫助學生更直觀地去感受并認識化學實驗,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觀念,提高自身的化學核心素養。教師應積極探索更簡潔的化學實驗方法,如,在實際生活當中發現化學實驗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有親切、熟悉的感覺,這樣,學生對實驗操作就會變得更有興趣。例如,在“燃燒和滅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組織學生觀看生活中做飯時火燃燒的具體情況,并讓學生觀看消防員滅火時的具體場景,為學生播放各種滅火方法,引導學生對此進行深入思考。之后,教師就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和視頻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如“不同滅火器在滅火時有哪些共同點”“為什么不能把火苗封閉于真空中燃燒”。與此同時,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見過的場景,最終幫學生總結出滅火的一個共同點,即隔絕空氣。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以“為什么火可以燃燒”為主題來展開交流與思考,并以實驗操作來得到相應的化學結論。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就會更深入。
3.提出趣味問題,提高學生科學探究意識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了解并掌握化學知識,逐漸形成化學核心素養。但實際上,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當中,盲目注重學生的自主操作,這樣的教學沒有做到對學生思維的啟發,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置趣味性的化學問題,調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探究意識。例如,在前文所述的氧氣制取實驗當中,通過動畫,學生的實驗操作興趣已經被調動起來,學生也分組進行了實驗操作。在學生正式開始操作、探究前,教師就要根據氧氣制取的原理來為學生設置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操作。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置時,必須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及啟發性,如“氧氣的消耗者除了人類還有哪些”“溶液的顏色為什么會在實驗中出現變化”等,組織學生針對問題展開交流與探究。如果學生產生了疑問,就能夠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自主地探索問題答案,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有效拓展,不會只動手而不動腦。在問題的引導下,實驗教學將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更充分地發揮出趣味化學實驗的作用。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趣味化學實驗,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通過對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來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化學的探究欲望,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化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國斌.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育觀察,2020(07).
[2]柳紅.高中趣味化學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4).
[3]吳春林.發現“情”與“趣”,引導初中化學教學[J].內蒙古教育,2016(10).
[4]胡綺妙.例談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設計及應用[J].化學教學,2015(06).[5]周玉蓮.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13(04).
[6]王孝勇,陳寶華,程孟琪,沈文忠.中學趣味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設計探究[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09).
作者:楊恒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漢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