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課程強調學生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思維訓練尤顯重要。教師應明確思維方式,以生為本,遵循教材本身特點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為學生語文學習插上翅膀,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1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教學作為文本解讀活動,它是一場多向度的對話,即通過讀者對語言文字的確認,以及對單詞意義和音像視圖的解碼,然后進行意義重構和綜合,使讀者與文本之間相互作用。這一互動過程激活了讀者的社會知識、先前經驗、期望以及直覺,使其與文本進行交流、碰撞和對話,并理解文本,從而獲得精神參與的愉悅。然而,在我們的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似乎很少產生這種愉悅。這是因為長期以來,閱讀教學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歷,把閱讀教學局限在課堂、課文和各類語文知識點上。其實,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當作重要的課程資源,盡可能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的興趣,使之進入一種“樂讀愛讀”的境地,自覺地投入到閱讀中去,讓學生真正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快樂的事。
2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
“厚積才能薄發”。葉圣陶先生也講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沒有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本之木。語文教師應當在精心選擇的基礎上,增加課文中要求學生必須會讀、會寫、會用的詞語的數量。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長期不斷收集課內外詞匯,注重培養學生勤摘抄、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摘抄是閱讀積累的一種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這個工作,會使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的效率。做讀書筆記有一點難度,我們要幫助學生先從簡單的做起,如寫批注、寫心得、作評價等,進而學會做讀書筆記。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來閱讀理解文章。另外,要有朗讀和背誦的好習慣。其基本要求是:準確、流暢、有感情,這樣堅持不懈的訓練可以培養良好的語感。好的語感既可以增強對文章情感和技巧的感悟,又可以促使自我的書面語和閱讀材料中的語言相比照,體會到自己的不足。良好的背誦習慣,不僅可以鍛煉出良好的記憶力,掌握豐富的知識,還可以不斷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語的文化內涵。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積累的有效途徑。教師為學生們推薦閱讀的書籍時不能只有《紅樓夢》、《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抑或《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這一類的書籍,還應該為學生們盡可能多的推薦一些能反映現實社會、表現當今世界的新書。
3研究性閱讀教學
研究性閱讀就是以目的性為閱讀前提,以信息論為閱讀理論指導,以圍繞閱讀目的準確、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關信息為基本原則,不斷提高高中生篩選、認知、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研究性閱讀教學法,是以信息論為理論指導,閱讀介質除了傳統的書籍報刊外,還應包括視聽信息、網絡資訊、多媒體等等,它是把閱讀材料看成一個系統的信息集,通過識碼、解碼、編碼達到對它的有效理解與把握:過濾次要信息,篩選主要信息,壓縮有用信息;使無序信息條理化,使隱性信息顯性化把信息原碼重新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在這里,閱讀是被當作一種終身使用的技能看待的。在一生的學習與工作中,閱讀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因而對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就影響都非常之大,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為學生的終身幸福服務的一種習慣性工具,我認為,這種方法是一種利大于弊的方法。我認為順應高中語文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拋棄“文章學閱讀教學法”,而確立“研究性閱讀教學法”。因為,在一個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人們傳遞信息的手段、表達感情的方式、審美價值的取向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而對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但要知識豐富,更要具備定向檢索、分析、綜合、利用、創新知識(信息)的能力。高中閱讀教學必須要順應這種社會要求。
4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指導學生自己讀書
閱讀的本質就是“讀”,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閱讀教學自然以學生自己閱讀為主,教師只是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通過讀,學生能自己發現問題,并借助工具書和自己已有的知識、能力解決問題。因為閱讀是循序漸進的,只要堅持閱讀,善于思考,就會達到讀有所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能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從而提高閱讀分析、理解的能力。而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是種主動接受,是自我消化和吸收,學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特色,體會到作家的情感,既有興趣又往往印象深刻,記憶牢固。在此基礎上,教師抓住重點、難點,予以點撥,少而精,這樣就避免了文無難易,不分詳略輕重,一講到底的做法。這樣的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5結語
總之,教師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所能達到的,要時時抓,課課抓,長此下去,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精講傳授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技巧,然后遵循從易到難的規律按照一定的閱讀目標去反復訓練,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有效地得到提高,寫作水平也才會相應得到提高,從而提高語文素質,在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作者:王雷 單位: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