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眾所周知“萬丈高樓平地起”,語文課程的學習需要的是一個日積月累、聚沙成塔的過程。有好多知識教師雖進行了不厭其煩、口干舌燥的反復講解,可是學生的掌握情況不盡如人意,甚至有些教學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語文學科較為特殊,它的知識大多屬于程序性知識,即其需要學生在多次的實踐中反復訓練、領悟才能獲得,真正需要教師傳授給學生的那部分內容例如文言文里面的通假字、古詞釋義等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因此,如果教師把教學方式改變為小組合作式的學生自主式學習方式,則可以使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小組合作式的自主學習把探索、發現、學習、研究、互助、分享完全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切切實實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最能體現此種學習方式好處的便是作文教學。作文教學以往是最令師生頭疼的事,不管教師批作文多么認真、在課堂上講得多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收到的效果總是不明顯,同學們的作文水平沒有明顯提高。而這種新型模式扭轉了當前這種尷尬的局面。首先,把同學們按照作文水平分組,每組推舉一個同學作為組長作為本組的作文評講主持人。其次,小組之間相互交換作文,組內根據作文的內容、結構、語言對其他同學的作文進行評議和批改,并按照教師之前的指導寫上批語。然后,再組織各小組同學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體會和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盡力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并吸納他人的意見,讓同學們在這個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和寬容、學會合作與分享。更重要的是,這種形式的課堂,不僅讓同學們輕松掌握文章的基本修改方法,還在相互評改其他同學的作文中,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目的。這種課堂,學生學地輕松,教師教地快樂。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高中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他們的學習能力已經初步養成。同時,他們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有明顯提高。他們更渴望和別人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更能開發學生的智慧。有些教師認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把任務完全交給了學生,教師可以輕松很多。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反而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以往,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只需要看看教學參考書,參考一下同事的教學設計,然后準備好幾個問題,只要準備充分,在課堂上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就基本不會出意料之外的差錯??墒沁@樣的課堂,教師在講臺上賣力地講,學生在底下拼命地記,互動很少,講課效果不會特別好。但是,開展這種以學生為主的自主性學習就不一樣,首先如何選題、選什么題就要頗費一番工夫,問題既不能過于困難也不能過于容易。如果過于困難,學生可能不會有自主學習研究的欲望;過于簡單,學生可能不會重視,因此教師的選題便顯得尤為重要。完成選題之后,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主動和同學們交流,為同學們創造一個融洽、和諧、積極研究交流的學習氛圍,使各個層次的同學都能樂于參與合作交流。此外,教師還需要指導他們如何更好地合作、交流,使整個學習變廣、變深,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當各個合作小組匯報展示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信息,這時候作為教師,具備快速篩選重要信息并對其進行迅速歸納整理的能力便非常重要。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把以往課堂上的教師為“主人”改變為現在課堂上的以學生為“主人”,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它的成效明顯表現為:
1.師生共同合作,更確切地制定學習目標。大大提高了雙方的學習興趣。
2.教師大量投入了精力精選設計討論課題,同學們也大量查閱資料積極準備課題,雙方都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3.更合理地安排了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這使每個同學都獨立思考了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清楚各個層次同學的想法,助于教師發現自己想法上的不足更便于因材施教。雙方互相幫助、互相了解,可以更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4.每個同學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了同學們的演講能力,教師也可以看到自己講課時的不足。
5.教師可以得到及時的信息反饋,對獨到有創造性的見解進行及時的表揚與鼓勵,對錯誤的想法進行及時糾正。雙方合作共贏。
6.學生們的能力在這種實際運用中得到發展??偠灾?,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同學們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其他同學學習進展的關心。在以往傳統的課堂上,授課方式過于單一,氣氛過于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因為沒有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所以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這種研究性教學中,教師在布置任務后,通常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旁觀、傾聽、指導、并給予及時的幫助,這樣輕松的氛圍有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促進了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也增進了學生間的彼此了解。同時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促成了他們人際關系的建立,進而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共享精神。最終達到了學生樂學、會學、學會的目標,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質量。
作者:曹日軒單位:湛江市吳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