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本教育初中英語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營造輕松、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
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自身講授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英語作為語言教學,學生自身的實踐鍛煉至關重要,不應讓教師的理解替代學生的理解,讓教師的聽、說、讀、寫剝奪學生語言訓練的機會。因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營造輕松、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在自由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為主動的課堂推進者。教師需要改變古板的以師為尊的教學觀,即認為教師權威不容學生的挑戰,表現在課堂中就是學生不能自由地提問而干擾了教師的教學進度。殊不知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生本教育,正是要教師避免預設課堂的弊端,讓學生作為課堂的推進者,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問題進行課堂教學進度的調整。此外,教師應積極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自由的教學環境、生動的教學情境中敢于開口、樂于開口。比如教師在應用專題中,利用互聯網搜集與該專題相關的英語新聞、趣味故事等,并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由此可見,中學英語課堂中實施生本教育,不僅有利于使教學的關注點從教師、書本轉向學生,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課堂參與中內化所學知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課堂參與的興趣與熱情。
二、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論,即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現代教育中,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與個性特點,根據學生不同的差異實施因材施教,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知識的傳授,也有利于學生人格修養的發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體現在方方面面中。比如課堂中有的學生性格比較開朗,熱衷表現自己,教師要通過提問等方式多給予這類學生表現的機會,為他們的英語學習積累成功的經驗;有的學生內心比較敏感、害羞,自尊心強,教師要注重對該類學生言辭盡量委婉,不在或少在人前批評他們,有話盡量單獨叫到辦公室里談。總之,因材施教是教師以學生文的具體體現,教師只有對學生具備足夠的愛心與耐心,才會充分了解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實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僅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還要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發展及情緒變化,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尤其是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敏感期,教師在這一時期對他們的態度對一生的發展都起著重要影響作用。教師要為學生奉獻出無私的愛心,及時關注學生敏感的情緒變化,做好學生的心里輔導工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教師與學生間、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多變互動關系。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為主,使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小組間的合作鍛煉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點,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可見,中學英語課堂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自主的課堂探究活動中實現生本教育。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我國偉大思想家朱熹先生提出的讀書法,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和心到,這就要求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教學中全身心投入。教師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眼、手、心、口并用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善于思考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環境,能大膽提出自己疑問與見解,敢于質疑書本和教師。在學生質疑發問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能力與思維能力也會獲得相應提高,此謂教學相長也。可以說,在一個學生精神振奮、敏于思考、氣氛活潑的教學環境里,教師往往會感覺課堂充滿活力,從而以更大的熱情與更飽滿的精力投入教學中。其次,教師要加強學生有效學習方法的指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葉圣陶老先生所說,教師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英語學生方法的掌握還不夠熟練,英語基礎知識與技能也比較薄弱,更需要教師加強學法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鞏固方法的運用,加強技能的鍛煉,使學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并最終使學生走向英語知識,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
四、結語
總之,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標理念,把生本教育貫穿到具體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扮演自主學習的主角,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英語素養的全面提高。
作者:張清華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苑莊鎮中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