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思維導圖是至關重要的思維工具,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運用思維導圖開展課程教學,可以為地理教學方案的優化提供支持,也能夠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歸納推理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應該認清思維導圖工具應用的地位與作用,考慮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與內在要求,并在“以生為本”理念下進行多角度的研究討論,在反思當中提高,在總結當中拓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思維導圖;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作為有效的思維工具,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拓展應用,能夠借助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展示主題和不同層級的關系,引導學生梳理思路,調動左右腦的工作能力,開發大腦潛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保證。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巧用思維導圖化抽象為具體,基于思維導圖當中的基本要素輔助學生構建記憶鏈接,幫助學生解決地理學習難題,提高鞏固學習和知識應用的有效性。另外,教師應該扭轉片面、落后的教育思想,基于不同的教學角度體現思維導圖的作用,充分學習和借鑒優秀研究成果,增加地理教學的活力。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作為創新性以及革命性的思維工具,能夠為人們的高效認知提供強有力的圖形工具支持。思維導圖突破了常規線性思維,依托發散思維優化左右腦分工,強調左右腦協調發展,把個人知識框架和情感融入思維工具當中,形成立體化思考模式。在如今的網絡化背景下,學習并掌握這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可以輔助我們在海量而又零碎的信息中構建關聯,立足不同層次和角度思考問題。思維導圖主要是用在解決學習記憶障礙問題上,和過去的筆記記憶不同,它可以把知識之間、信息之間的關聯性體現出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運用不同顏色進行表示,更容易突出知識當中的重點與難點,提高理解記憶的有效性。思維導圖在產生之后就獲得了熱烈反響,并在持續研究過程當中拓寬應用范圍,得到了越來越多社會領域和社會成員的接納。從呈現方式角度分析,思維導圖通常是以關鍵詞為中心,向外部發散,內容主要由箭頭或分支線把關鍵詞和知識點連接起來,把圖像匯入知識系統,建立知識框架。思維導圖構建越來越完善,可以多次補充與多次擴展,也能夠實現知識同化與順應。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思維導圖如今已經普及到不同階段的不同學科教學中,成為學生成長進步的動力。思維導圖和地理教學結合的意義具體從以下兩方面論述:一是可以完善地理認知結構。在引導初中生積極投入地理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依托思維導圖工具研究地理學科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在正確把握新舊知識關聯和不斷完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素質。知識原本是非常分散的,同時要掌握的知識數量眾多,如果沒有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把知識串聯起來,想要建構知識體系也是無法實現的。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了思維成長的工具,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地理認知水平,消除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抵觸情緒。二是能夠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導圖帶來了全新的學習模式,也給初中地理教學改革帶來了生命力。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思維導圖,掌握正確的繪制和使用方法,能夠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成就體驗,養成良好的思維運用習慣,激發左腦和右腦的記憶活力,在全腦的共同支持之下,保持對地理學科的興趣,能夠有效避免地理學習當中的厭倦感,更容易提高初中生的發展水平。
三、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的原則要求
思維導圖在如今的教育領域有著非常高的推廣利用價值,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拓展應用,為學生的成長和地理學科建設提供了有效工具。為密切思維導圖和地理教學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功能作用,在對這一思維工具進行實際應用時,要把握好以下三項要求:第一,注意適應新課改要求。思維導圖在學生的學習思考以及討論活動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教學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新課改指出在教學中要推進教育信息化與現代化建設,增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為順應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對思維導圖工具進行應用時,應該指導學生把握這一工具的繪制和應用技巧,給學生提供自主實踐空間,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強調知識系統完整。思維導圖應體現課程脈絡,逐步引領學生思考所學內容,建立良好的地理思維。在地理教學和思維導圖結合的過程中,應該重點把握新舊知識間存在的聯系,著力引導學生建構知識框架,促進學生思路優化和調整,保證整個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第三,重視師生互動交流。教師必須耐心啟發和引導學生,注意和學生開展深層次交流,鼓勵學生踴躍表達不同觀點,并和學生合作討論交流,保證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措施
1.利用思維導圖打牢學習基礎
在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最為基礎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就是夯實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而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對基礎知識點進行正確的理解和記憶。但教師只是讓學生記憶純文本的地理知識,會增加學生的記憶難度,即使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記憶了有關內容,也往往無法實現長久記憶。思維導圖在增強學生記憶能力和夯實基礎知識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學生理解記憶效果,保證記憶持久性。例如,在教學“河流”時,為指導學生準確記憶主要河流、湖泊名稱與分布地點等基礎知識,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將主題詞確定為河流、湖泊,然后圍繞兩個核心詞進行發散拓展,標注具體的河流與湖泊名稱,并用帶有顏色的筆畫出河流的大致分布情況,讓學生在標記的過程中梳理思路,加深對基礎知識點的印象。
2.運用思維導圖優化課前預習
新課教學是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是不斷增加學生知識的途徑。為了解決新課學習的難題,教師首先要注意在新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認真研讀教材與新課標,綜合掌握每節課的內容與要點,制訂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為接下來的有針對性指導打下基礎。在新課學習中,想要輕松掌握知識點是非常困難的,于是需要引導學生積極預習,在預習階段就進行基礎知識的梳理和思考。思維導圖能夠優化課前預習,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結構和內容,當然也可以在新課學習當中繪制思維導圖,以便匯總重要的新知識點,順利達成預習目標和新課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人口”時,為體現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教師可讓學生自主繪制,也就是用這種工具考查學生的新課預習效果。不過,為防止學生因為難度過大而抵觸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思維導圖框架,只要求學生把內容補充完整,讓學生在恰當列出新課知識的同時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對新課知識的消化效果。在填寫內容的過程中,因為并不存在標準答案,所以可以給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有助于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式。
3.利用思維導圖突破學習難點
突破難點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努力奮斗的方向。不過也需要認識到這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突破教學難點需建立在夯實教學重點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牢牢把握正確的課程學習方向。思維導圖工具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得非常明顯,有著圖文并茂的特征,可以調動學生全腦工作,增加左右腦的協調性,也讓學生的深度思維得以順利挖掘,教學難點突破更加輕而易舉。例如,“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這一課的重要內容是“了解自然資源的特點以及思考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的有效方法”。在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方面,思維導圖工具的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說可以以自然資源為核心詞逐層發散,把二級關鍵詞確定為自然資源的類別,三級關鍵詞是自然資源重要性和特征,四級關鍵詞則是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有效途徑。利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可以在地理學習當中抽絲剝繭,把原本以抽象文字形式呈現出來的教材內容體現在圖形當中,利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知識體系,這更有助于學生把握不同知識點的關聯性,防止學生用片面的觀點思考與研究問題,更有助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4.利用思維導圖拓展教學資源
在地理教學中,教材雖是重要的學習資源,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不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適當拓展和資源開發,也就不會讓學生擁有更加開闊的思路和極強的學習動力。基于此,地理教師應該從學生學情出發,有效運用網絡平臺,篩選出符合初中生學習需要的信息,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活躍地理教學氛圍,帶動所有學生共同發展。
5.利用思維導圖確保復習效果
要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學習效率,掌握復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確保復習效率和質量,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正確的復習并非是簡單回顧一下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而是要將新知識和舊知識聯系起來,在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當中對個別知識進行深入理解,這樣才能夠順利地把分散的內容串聯起來。在復習過程中,思維導圖工具在提高復習效率和質量方面優勢顯著,將整個單元的知識點匯總在一個思維導圖當中,清晰地體現了單元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系統性復習章節內容。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化的信息表達方法,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生動地展示信息,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簡潔有效的思維模式,在輔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著獨特優勢。思維導圖和地理教學的結合能夠沖破傳統滯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好地適應初中生的學習,教師要憑借思維導圖的多元化優勢,解決地理知識學習中出現的難題,讓學生在歸納總結中形成健康積極的思維品質。初中地理教師應該以思維導圖為工具,協同學生開展多角度的交流與研究,順利化解地理教學難題。
【參考文獻】
[1]趙立軍.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5(03):127.
[2]張婧婧,孫明霞.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復習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地理教學,2015(20):40-42+39.
[3]鄒少華.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01):126-127.
作者:李潔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送橋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