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命教育法初中地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抓住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珍惜生命的意識和技能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保護生命的技能。例如在學習《海陸變遷》時,聯系中國實際,引導學生想象:發生地震時我們應該怎么辦?首先,學生分組討論地震發生時應該采取的措施;其次,各組交流討論的結果;最后,我引導學生分析自己想到的措施,使學生明白哪些措施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同時也使學生深刻理解地震發生時采取正確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如學習《中國的水資源》時,我是這樣小結的:水是生命之源,但水又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使無數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因此,同學們盡量不要去河流、湖泊中游泳;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美好未來!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培養了學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識和觀念,也培養了學生保護生命的技能和方法。
二、抓住有利時機,高度重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習慣決定態度,態度決定高度,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使一個人的事業、生活一帆風順,芝麻開花——節節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上第一節課時,我就宣讀了地理課的要求。在此后的地理課上,我不僅重視學生地理知識的掌握、地理思維能力和讀圖能力的培養,同時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表揚表現良好的同學,而對表現比較差的同學進行懲戒教育,樹立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表揚或懲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抓住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逐步樹立崇高理想
理想是啟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培養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引領學生成長成才,地理教師責無旁貸。在地理課上,我經常用張海迪等人的先進事跡,激勵學生逐步形成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奉獻社會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理想;同時引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邁,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將來奉獻社會、報效祖國。課堂教學中,名人的先進事跡和名人名言,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學生的未來保駕護航。
四、抓住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讀圖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實質還是教育,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形式實現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讀圖能力。例如,在學習《西北地區》時,學生先了解了西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概況:位于西北內陸,山脈眾多;我見機提出問題“這樣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對氣候有什么影響呢?”學生回答:“位于西北內陸,又有山脈阻擋,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少,氣候比較干旱;”接著我又提出問題“這樣的氣候對河流、植被有哪些影響?”學生回答:“由于降水少,河流、湖泊數量少、水量??;自東向西隨著降水的減少,植被由草原演變為荒漠草原、荒漠;”最后我又提出問題:“這樣的氣候和河流特點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呢?”學生回答“由于降水少,農業多分布在地表水相對豐富的地方,如山麓、塔里木河沿岸,發展綠洲農業”。
又如:在學習《青藏地區》時,引導學生按照上節課的學習,分析青藏地區海拔高對本地區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影響。青藏高原地勢高,可推出很多:一、可推出本地區氣溫低、多冰川,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二可推出本地區冬寒夏涼,無霜期短,所以熱量條件差,作物熟制為一年一熟,主要種植青稞,飼養牦牛等;三可推出本地區空氣稀薄,日照充足,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四可推出本地區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由三、四可推出本地區種植的青稞、小麥等農作物穗大粒飽,單位面積產量高。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地圖層層推進的分析問題,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真正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課程理念,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
五、抓住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
生命教育的手段是教育,實質還是教育,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形式實現其教育目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引導學生懂得了禮貌待人的重要性,逐步學會了與人交往,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六、抓住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性是地理課程的性質之一,因此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建議:一方面,立足校園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提倡開展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構建開放的地理課堂,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增強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構建開放的地理課堂,不僅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探究地理知識的樂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生命教育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挖掘、去實踐。只有這樣,生命教育之樹才會長青,中國才會不斷進步。
作者:程玉昌單位:河南省鶴壁市蘭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