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行金融全球化發展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金融全球化環境下,中國將直面銀行危機。本文從產權關系、機構調整、內部控制、經營方式等方面論述了金融全球化環境下商業銀行的改革措施。
關鍵字:金融全球化商業銀行改革
目前金融全球化環境下商業銀行改革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商業銀行改革首要任務是理清產權關系,建立有效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與此同時,加快進行不良資產重組。需要強調的是,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理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更關鍵的問題是防止邊清理邊產生,甚至新增速度超過化解速度。
2.對國有銀行現有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撤并無效機構,清理包袱,提高競爭力。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展緩慢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機構臃腫,冗員太多。截止1998年底,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累計擁有機構14.4萬個,金融從業人員近167萬人。以機構和人員論,堪稱世界之最。根據1999年第7期英國《銀行家》雜志的統計,盡管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與世界上幾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差距并不很大,但是資產回報率卻相差懸殊。
3.加強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增強其自身的風險監控能力。
第一,完善內控機構,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保證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增強透明度;建立董事會、監事會、信貸審查委員會、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以及決策咨詢機構,明確各自的職責、權限,健全議事規則,完善監督機制。
第二,商業銀行應該建立有效的內部核查制度。如各部門、各崗位之間在業務運作過程中嚴格業務審批手續,執行授權信貸等,相互核查和相互監督。
第三,建立合理的授權分責制度,建立“分級分日”管理和“有限授權”的管理制度。
第四,建立有效的內部評估和監測系統,圍繞經營行為、業務管理、風險防范、資財等建立定期業務分析、信貸資產評價、資金運作風險評估,健全內部控制系統的評審和反饋,把業務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第五,建立獨立的、有權威的內部稽核監督機制。商業銀行應建立嚴格的檢查監督機制,要明確相應的職責和權利。內設稽核部門應接受法人代表的管理和指導,并直接向董事會和法人代表負責。分支機構的內部稽核部門在業務上應由總行的稽核部門垂直領導,以保持其業務上的獨立性,并研究制定相應的專門獎懲辦法。
4.實現商業銀行經營的國際化與市場多元化。
商業銀行國際化經營是銀行業務發展的堅實基礎,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當的方式和策略在適當的地方設立海外機構進行國際化經營。根據中國實際情況,亞太地區、歐共體、北美地區、拉美的巴哈馬、開曼群島,以及中東的巴林等國可作為中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經營的重點區位:而對于尚處于經濟調整階段的俄羅斯和東歐市場中的大多數國家,雖說外匯管制較松,但風險較大,故在進入這些地區時應持謹慎態度。同時商業銀行應努力通過籌資業務多元化、資產多元化、資產的職能屬性多元化、金融通訊、柜臺服務、資金清算、內部管理、信息搜集處理等的現代化,實現經營的多元化和國際化。
5.重視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加快銀行電子化和網絡化建設。
隨著世界科技的發展及其在銀行領域的運用,電子化的水平將直接決定銀行未來的前途和命運。而中國銀行業的電子化和網絡化水平還不是很高,面臨競爭風險,因此中國商業銀行要加大技術投入,大力發展網上銀行,充分占有網上銀行的市場份額,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與此同時,中國銀行業還必須提高金融安全意識,把嚴密的技術設計和周全的預控措施納入金融電子化工程中。
參考文獻:
[1]李揚、黃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
[2]錢穎一、黃海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金融的穩定與發展》,載《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