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保險費率市場化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保險費率市場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于2002年10月底獲準通過,醞釀了近兩年的《保險法》修改工作終于告一段落。《決定》對保險條款和費率的管理制度進行了重大修改,規(guī)定保險公司可以自行確定保險費率和條款,但要經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審批或備案。這是我國保險費率市場化的一個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保險費率市場化步入了正式實施階段。費率市場化將要產生的影響、帶來的挑戰(zhàn)以及如何積極應對等問題再次成為金融保險界關注的焦點。

一、我國保險費率市場化的效應

保險費率市場化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保險市場也會因此而發(fā)生復雜的變化,但費率市場化的基本效應則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這三者構成了保險市場的其他復雜變化的基礎。

(一)費率水平下降

費率水平下降主要表現為體制性下降和競爭性下降兩個方面。體制性下降主要是由經濟體制轉軌造成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保險業(yè)不僅承擔著補償由各種風險引起的經濟和社會損失的責任,而且還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建設籌集資金的重任,因此保險業(yè)必須有較高的利潤產出能力。在當前條件下,我國保險公司的利潤主要來自承保利潤,單一化的利潤渠道以及壟斷性的保險經營,必然導致保險費率被高估。費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背景是保險公司成為完全意義上的商業(yè)經營主體,市場才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基點,這種職能與角色的變換必然使費率水平下降。

競爭性下降則是由保險經營由壟斷型向競爭型轉變造成的。經濟學理論已經證明,在壟斷經營條件下,廠商的產品價格必然偏高,因此我國保險在壟斷經營的條件下費率也會被高估。隨著保險市場由壟斷型向競爭型的轉化,在保險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消費者主權回歸的條件下,除少數險種(如農業(yè)保險)的費率水平可能會有所上升以外,大部分保險產品的費率會下降,回落到保險市場的均衡水平,甚至會低于該水平、低于保險經營成本。

目前競爭性降費的實例典型的有機動車輛險和企業(yè)財產險的費率下降。自廣東實行車險費率市場化以來,深圳市保險市場在競爭激烈的條件下,分別于2001年4月、7月和10月實行了三個階段的改革,其結果是車險費率連下三個臺階。截止2002年第一季度,深圳車均保費已由去年同期的6683元下降到4070元,降幅達39%.我國企業(yè)財產保險的平均費率也由4年前的3%下降到目前的1%左右,有些保險公司將企業(yè)財產保險的費率降到原來的20%時也很難將該業(yè)務做成。

(二)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在短期內會有所惡化

由于費率市場化會導致保險費率水平的下降,保險公司的承保利潤也會因此而趨薄甚至變成負數,這必然導致保險公司在短期內發(fā)生支付困難,經營狀況因此出現惡化。保險公司經營狀況的惡化又容易導致保險公司進一步降低費率,從而出現降費—賠付率上升—經營狀況惡化—提高市場份額的期望—降費的惡性循環(huán)。有些公司可能因為來不及扭轉局面而會出現長期性的惡化并進而被收購或兼并。

(三)保險市場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

費率市場化賦予保險公司自主開發(fā)保險產品的權力,必將極大地激活保險公司的產品開發(fā)并帶動各種服務的創(chuàng)新。隨著新產品、新業(yè)務的不斷涌現,保險供給水平不斷提高,新的保險市場也將不斷被開拓出來。同時,在保險公司保險責任不減少的同時,費率下降也降低消費者的投保成本,從而進一步喚醒消費者的保險意識。特別是在費率市場化以后,保險中介機構參與費率調整的機會大大增加,他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與保險公司討價還價,通過壓低費率或者擴大保險公司的承保責任招徠更多的保險業(yè)務,進一步培育和激發(fā)了消費者的保險需求,消費者的保險支出也將隨之增加。在保險供給能力與保險消費需求的共同增長且相互作用之下,我國保險市場的規(guī)模將會迅速擴大,保險市場的潛力也將加速釋放。

二、費率市場化帶來的挑戰(zhàn)

當前,我國保險市場體系日漸完善,保險市場機制也日趨成熟,在保險監(jiān)管方面,相關法律體系不斷充實,以償付能力監(jiān)管為主的監(jiān)管模式逐漸形成,基本具備實現費率市場化的條件。但與此同時,費率市場化對我國保險公司的挑戰(zhàn)也相當明顯,這些挑戰(zhàn)主要包括:

(一)對保險公司盈利能力的挑戰(zhàn)

由于費率市場化將導致費率水平的下降,因此費率市場化構成了對保險公司盈利能力的重大考驗。如果因費率下降對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構成消費影響,就不僅會降低保險公司對費率市場化的支持度和能動性,甚至產生抵觸,而且會降低保險公司參與費率市場化的能力,導致保險費率市場化的步伐被推遲。現實情況恰恰在于,由于經營環(huán)境的惡化(注:總的來看,保險市場化的深化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但由于當前保險市場上一些不規(guī)范的經營行為比較普遍,同時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體制沒有進行及時的改革和完善,導致保險公司的內外經營環(huán)境出現惡性化的發(fā)展趨勢。),我國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下降,成為制約費率市場化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

從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來看,2002年1-6月,我國人身險營業(yè)費用、手續(xù)費和傭金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67.45%、212.99%和28.92%(注:在此我們要關注的是,2002年1-6月,我國人身險保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4.4%,其原因在于壽險公司推出了大量的新產品,市場反應熱烈。但是,壽險業(yè)不同于其他行業(yè),保費增長本身就具有遞增的特征,而其成本不應有劇烈的上升,否則會影響到將來的給付。),這表明我國壽險公司的營業(yè)成本在迅速增加、財務狀況惡化。財產險公司的情況也不理想,2002年1-5月我國財產險市場的綜合賠付率已達43.52%,比上年同期上升6.95個百分點,有些險種的賠付率已經超過了50%,企業(yè)財產險的賠付率甚至達到了70%.經營狀況的惡化必然導致盈利能力的下降,2002年1-6月,我國全部壽險公司的賬面利潤為5.9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84億元,降幅達49%.全部財產險公司同期賬面利潤為69.6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84億元,降幅達49%.全部財產險公司同期賬面利潤為69.6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9.1億元,降幅達22%.

費率下降必然要求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收益相應提高,以彌補由于費率下降所造成的承保利潤的虧空。但目前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結果也很不理想。2001年我國保險業(yè)資金運用余額為3702.79億元,當年實現收益為139.49億元,收益率為4.3%.2002年1-6月我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為4776.08億元,實現收益82.57億元,收益率下降到1.95%.

更為嚴峻的是,在承保利潤下降已成為必然趨勢的情況下,短期內我國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能力難以有明顯的改觀。一方面由于資本市場利好因素較少,降息對股票市場的刺激效應有限,卻降低了協議存款和債券的收益率,保險資金運用的贏利空間不大。另一方面,保險資金運用目前仍然局限于銀行存款、購買債券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領域。《決定》在向企業(yè)開放保險資金運用的同時規(guī)定“保險公司的資金不得用于設立證券經營機構”,國內保險公司期待已久的成為基金公司發(fā)起人和嘗試混業(yè)經營、加快金融產品融合的愿望在短期內可能難以實現,使保險公司的贏利渠道仍然受到較大的限制。而且,目前我國保險行業(yè)開拓市場的主打產品——投資連接型、分紅型產品也因資金運用渠道的狹窄、獲利能力的低下而使該類產品的競爭力削弱,退保率上升(注:2002年1-6月我國投資連結險的保費收入為41.1億元,同比下降36%,退保率為4.9%,上年同期投資連結險的退保率則僅為0.1%,同比增長了4.8個百分點。)。

(二)對保險市場規(guī)范化的挑戰(zhàn)

我國保險市場的格局是:在數量上占10%的保險公司占有95%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其余的數量上占90%的保險公司占有5%左右的市場份額。眾多的中小型保險公司急于提高各自的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方面不惜代價和成本,亮出渾身解數爭奪市場,而位居前列的保險公司為了保持既有的市場優(yōu)勢和份額,在市場競爭方面也大展身手,使保險市場硝煙彌漫、風聲鶴唳,各種非規(guī)范競爭層出不窮,保險市場的健康和有序發(fā)展受到消極影響。當前國內保險市場上非規(guī)范競爭的表現主要有:侵犯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在設立地區(qū)壁壘的同時跨地區(qū)開展保險業(yè)務;竊取競爭對手的商業(yè)秘密;詆毀競爭對手;利用行政手段干預保險市場等等。其中,通過高手續(xù)費、高返還率、低實際費率爭攬保險業(yè)務、安全無事故返還等最為常見,這種自殺式的競爭手段不僅增大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而且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非規(guī)范競爭手段的泛濫表明保險公司規(guī)范競爭手段的不足。除了利用價格手段以外,目前保險公司還沒有足夠有效的手段、特別是服務方面的手段贏得競爭優(yōu)勢。費率市場化在賦予保險公司自主確定條款和費率的權力,在保險公司已經習慣于用價格競爭手段開拓市場的情況下,有可能充分利用這種自主權進一步降低費率,出現競相壓低費率的惡性競爭的局面,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各種規(guī)范化的競爭手段由此進一步受到排擠,使費率市場化的真正意義得不到實現,而且可能導致保險公司大面積虧損,加大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

從規(guī)范意義上看,競爭手段的豐富和完善是保險公司迎接費率市場化的有效途徑,但在費率市場化迅速推進的條件下,保險公司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技術條件去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競爭手段,而傾向于直接降低費率并導致惡性競爭。所以就短期而言,費率市場化對規(guī)范保險市場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

(三)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挑戰(zhàn)

費率市場化目前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增強保險公司經營的獨立性和市場應變能力,同時對于保險公司也是一個考驗。在一定意義上,費率市場化對保險公司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也構成了挑戰(zhàn)。具體而言,國內保險公司除了上文論及的贏利能力的挑戰(zhàn)外,還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構成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挑戰(zhàn):

第一,對保險公司抗御市場風險、應對市場不確定性能力的挑戰(zhàn)。費率市場化對保險公司可能造成的風險除了保費收入減少、支付困難以外,還會導致保險公司的保險責任相對增加。同時,由于費率市場化會導致費率下降,投保人可能會要求退保后依照低費率重新投保,使公司經營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此外,由于費率市場化使市場穩(wěn)定的“屏障”被沖破以后,保險市場會因費率的波動而波動,保險市場由此也會變得更加不確定。特別是在金融自由化推進的過程中,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各種國內外政治、經濟和金融形勢的變化都會因國內的利率、匯率等造成壓力甚至沖擊,這必將造成費率波動的誘因,從而對稚嫩而又脆弱的保險市場造成沖擊,使保險公司的外部經營環(huán)境惡化。

我國保險市場尚處于培育和發(fā)展階段,除少數幾家保險公司因資本實力較強、市場份額較高而具有相對較強的抗御市場風險、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以外,絕大多數保險公司的相應實力都較弱,難以抗御費率市場化以后隨時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如果因費率市場化而使保險公司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或者因費率市場化而使保險市場的波動性增強,都將會對保險公司抗御市場風險,應對市場不確定性構成挑戰(zhàn)。

第二,對保險公司技術能力的挑戰(zhàn)。費率市場化使保險公司產品和服務創(chuàng)新的壓力加大,保險公司必須通過產品開發(fā)和服務創(chuàng)新擴大自己的品牌效應。但是,我國許多保險公司由于自身實力的限制,產品開發(fā)的組織機構建設和技術力量的組建工作都還非常薄弱,有些甚至還沒有獨立開發(fā)保險產品的實踐,其產品和服務主要是靠模仿和改造其他公司,因而還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產品開發(fā)與服務創(chuàng)新。同時,保險費率的厘定要以良好的精算技術為基礎,而目前我國壽險精算盡管已有一定的歷史,但主要是對國外技術的模仿,還沒有建立適應中國壽險市場的精算技術體系。非壽險精算學則剛剛引入我國,不僅精算技術人員高度稀缺,而且非壽險精算所需要的大量歷史性、基礎性資料嚴重缺乏或失真,使非壽險精算因缺乏基本技術的支持而無法展開。

(四)對保險監(jiān)管的挑戰(zhàn)

有效的保險監(jiān)管是費率市場化順利推進的條件和保障,當前保險市場降費的過濫和無序是保險監(jiān)管不力的反映,同時也表明保險監(jiān)管還難以適應費率市場化的需要。我國保險監(jiān)管機構習慣于對保險機構設置和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審批,習慣于通過對有突出性不良表現的市場行為的監(jiān)管,而對于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以及與償付能力有密切關聯的一系列指標體系的監(jiān)管嚴重不足,使保險費率不能被有效納入保險監(jiān)管的范圍。同時,由于信息監(jiān)控手段的缺乏和技術能力的缺乏,保險監(jiān)管部門不能及時對保險市場的費率變動進行跟蹤監(jiān)控,不能對費率的調整做出合理與否的科學判斷,也難以對各種保險產品的費率提供參考性的數量標準和指導,導致保險市場的費率變動基本上處于失控狀態(tài),任其發(fā)展。此外,對于各種惡意降費行為,保險監(jiān)管部門缺乏強有力的手段予以制止和制裁,而且執(zhí)行的力度也不夠,起不到應有的監(jiān)管作用,也使費率監(jiān)管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現行監(jiān)管體制下,如果費率市場化在更廣的范圍和更深的層次上層開,必將構成對保險監(jiān)管的嚴峻挑戰(zhàn)。

對于費率市場化的挑戰(zhàn)問題,我們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在現行條件下,盡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但費率市場化是我們當前必須走的一條路。我國費率市場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現實背景是:國內的保險公司面臨著加入WTO后外資保險公司的威脅與挑戰(zhàn)以及WTO規(guī)則對我國現存的保險監(jiān)管體制與監(jiān)管模式的挑戰(zhàn)。我們加入WTO、遵循WTO的普遍規(guī)則決不是要引狼入室、扼殺國內企業(yè),如果是這樣,我們不去加入也就是了。我們加入WTO一方面是為了引入國際通行的游戲規(guī)則,增強國內企業(yè)融入國際經貿活動的能力,也使我們能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強我國對國際經貿活動所遵循的游戲規(guī)則的影響力,從而在更為廣闊的范圍內維護我們的正當利益。因此,我們加入WTO不是要給國內保險公司斷生路,而是要為其找生路。

費率市場化也并非洪水猛獸,費率市場化也會促使保險公司加快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強化內部管理,加快產品和服務創(chuàng)新的節(jié)奏,更加注意風險的防范和成本的控制,從而提高保險公司的競爭實力和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的整體水平。事實上,我國已經開始了費率市場化的實踐,許多保險公司已經接受了費率市場化的洗禮,培育了一定的應付挑戰(zhàn)的能力。只要我們從容面對,精心實施,加強監(jiān)管,我國的費率市場化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成效。

三、推進保險費率市場化的對策

(一)建立科學的費率管理體制

建立科學的費率管理體制是費率市場化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費率市場化的初期尤其如此。為此,我們要建立由保險監(jiān)管機構、保險行業(yè)協會和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科學分工的保險費率管理體制。《決定》規(guī)定,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fā)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報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審批,其他險種的條款和費率應當報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備案。

鑒于當前保險市場競爭激烈、實際費率比較混亂,同時多數保險公司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缺乏獨立制定條款并厘定費率的能力,注意充分發(fā)揮保險行業(yè)協會在條款和費率厘定方面的指導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保險行業(yè)協會有諸多保險公司參加,可以更好地協調保險公司的行為,消除他們在費率和條款方面的顯著差異和分歧,還可以溝通保險公司和監(jiān)管部門之間的重要信息,使保險費率既符合監(jiān)管要求,也能反映和調節(jié)市場供求,保證市場效率。同時,由于保險行業(yè)協會掌握了大量的市場信息,可以對保險市場上普遍使用的險種制定參考性的條款和費率,保險公司可以在參考性費率基礎上自主確定浮動的范圍。

此外,保險中介機構在費率市場化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保險中介機構可以通過其熟悉市場、掌握大量信息和具有高素質專業(yè)化人才的優(yōu)勢,為保險公司的費率厘定進行指導和幫助,有些甚至可以保險公司的費率精算與厘定。

(二)加強保險公司精算體系的建設

精算是保險費率厘定的基礎,針對我國保險公司精算基礎較為薄弱的現實,費率市場化要以完備的保險精算體系為基礎。首先是要制定和完善保險精算法規(guī)和精算制度,嚴格規(guī)范保險公司的精算行為。其次是擴大保險精算人才的培養(yǎng)面,壯大保險精算隊伍,并通過嚴格的考試制度和精算資格認證制度,確保保險精算人員的質量。保險公司在目前國內精算人員嚴重短缺的條件下,應創(chuàng)造條件,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優(yōu)秀的保險精算人才為公司服務。再次是加強保險精算研究,注意充分吸收國內外保險精算研究成果,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保險精算模型。同時,豐富保險精算體系,擴大保險精算的范圍,使保險精算成為厘定保險費率的重要基礎。最后通過迅速收集、加工整理和補充數據資料等方式,建立保險精算數據庫,使保險精算建立在豐富、完整而又真實的資料基礎之上。

(三)提高保險公司產品、服務與營銷創(chuàng)新能力

費率市場化為保險公司創(chuàng)新產品和服務創(chuàng)造了契機,保險公司應充分得這種自主權,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努力創(chuàng)新產品和服務。在費率與條款設計方面,改變單純通過優(yōu)惠的價格獲得競爭的傳統(tǒng),真正立足于滿足市場需求和服務客戶、防范風險。加強對保險產品的包裝,使條款更加清晰易懂,簡化投保程序以方便客戶投保。加強公司產品和形象宣傳,擴大公司的品牌影響,實現由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化。同時,開拓營銷渠道,加強銀保合作,充分發(fā)揮各類保險中介在產品營銷中的作用。在營銷中切實樹立為客戶服務的理念,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進而提升客戶價值,使客戶利潤貢獻度和企業(yè)最終效益都能得到提高。

(四)增強資金運用能力

增強資金運用能力是費率市場化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金融深化的發(fā)展,保險保障和投資的雙重功將得到充分的體現,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有效互動因此將成為必然趨勢,保險資金將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生力軍。對此,保險公司應早做準備,通過增強資金運用能力,豐富公司的獲利渠道和競爭手段,提高競爭能力。對于閑置資金充裕、資金運用能力較強的保險公司,要力求充分把握市場機會,在多變的市場中獲取利潤。而對于閑置資金數量有限、資金運用能力不強的保險公司而言,則可以通過委托理財等方式將閑置資金委托給信譽好、投資能力強的金融機構運作。

(五)提高保險公司的管理水平

保險費率市場化在形式上是對保險公司產品和服務評價的市場化,而實際上是對保險公司綜合競爭能力評價的市場化。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yè)的競爭能力除了受到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的影響以外,更重要的是知識、信息、技術和管理。其中,國內保險公司目前最大的內傷就是管理水平的低下,組織結構的科學化是管理優(yōu)化的前提。因此,國內的保險公司首先就要建立起市場化的企業(yè)組織結構,建立現代企業(y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企業(yè)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其次,加強管理的基礎建設。優(yōu)化企業(yè)內部部門結構配置,優(yōu)化企業(yè)內部流程,建立各種數據與信息收集、集中與分析和控制系統(tǒng),同時,要吸收優(yōu)秀人才進入管理崗位,提高管理的知識和技術含量。第三,強化公司在戰(zhàn)略規(guī)劃、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資本運作以及風險控制等重點領域的管理,強化風險約束,時刻注意防范定價風險、利率風險和財務風險等各類風險。

(六)強化保險監(jiān)管

隨著由費率管制向費率市場化的轉變,費率監(jiān)管成為一個全新的問題,因此,保險監(jiān)管部門首先是要制定《保險條款費率管理辦法》,使費率監(jiān)管有章可循,其次是要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如選擇和完善一系列指標體系,建立各種信息系統(tǒng),疏通信息渠道,將費率監(jiān)管納入償付能力監(jiān)控體系,對主要保險公司、主要險種的費率實施有效的跟蹤監(jiān)控。盡管監(jiān)管機構不能直接干預保險公司的費率厘定行為,但可以圍繞償付能力監(jiān)管,對保險公司的精算制度和組織體系進行監(jiān)管,包括建立精算報告制度,對保險公司精算部門的組建、精算人員的資格確認、精算工作規(guī)程以及精算工具與方法的選用(如壽險生命表)的監(jiān)督等等。在特殊條件下,保險監(jiān)管機構可以根據GDTs中審慎例外的規(guī)定,實行短期的費率凍結和管制,對投保人和國內的保險公司進行必要的保護,以維持其償付能力。

加入WTO以后,保險監(jiān)管不僅在監(jiān)管模式上要符合WTO的要求,在監(jiān)管方式上也要符合WTO的要求,按照公開、透明的原則實施保險監(jiān)管。在費率監(jiān)管方面,保險監(jiān)管部門要公開費率監(jiān)管政策、監(jiān)管制度和監(jiān)管內容以及監(jiān)管工作規(guī)程,并將各類監(jiān)管檢查的結果公之于眾,接受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

「參考文獻」

[1]木子。沒有贏家的競爭[J].中國保險,2002,(10)。

[2]畢可廣。競爭也要合作[J].中國保險,2002,(10)。

[3]張俊才。保險費率市場化與新產品開發(fā)[J].保險研究,2002,(3)。

[4]覃廣華。產品費率風險的分析與防范[J].保險研究,200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翁源县| 莱阳市| 广宗县| 通江县| 泰顺县| 广昌县| 安陆市| 永兴县| 万源市| 仁怀市| 平昌县| 巴东县| 绩溪县| 彭泽县| 周宁县| 邓州市| 德安县| 临江市| 土默特右旗| 临海市| 永康市| 微博| 凉山| 岑巩县| 郸城县| 汝南县| 东光县| 宜兰市| 乌兰察布市| 虹口区| 文昌市| 都安| 西昌市| 偃师市| 松溪县| 桦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城县| 揭东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