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證券市場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前,我國就證券市場問題正在展開一場大辯論,這場辯論不僅涉及到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而且還關系到我國證券市場的命運,因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作者的觀點是應該像對待新生嬰兒那樣愛護證券市場。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證券市場,顯示出了巨大而又難以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融資的功能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另外,證券作為改革的產物,它的建立和發展又反過來推動了各方面的改革。總之,我們既要看到它的許多不足,更要呵護它使其茁壯成長。它的一切由于稚嫩而產生的問題都會在其成長中逐步地得到克服,這是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普遍規律。
目前,在我國,正在就證券市場問題展開一場大辯論,這場辯論不僅涉及到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而且還關系到我國證券市場的命運,因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辯論才剛剛開始,還會進行下去。其實,對證券市場問題,一直有爭論,不過,大多沒有這次這樣激烈,這樣尖銳,涉及的問題這樣廣泛。
下面我想就這場大辯論談一點看法:就是要像看待和愛護新生嬰兒那樣看待和愛護我國的證券市場。
我國證券市場真像嬰兒在產婦經歷了巨大的陣痛后才誕生一樣,是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在沖破重重阻力和障礙中建立的。它的建立是我國改革的一項巨大成果。它也像新生的嬰兒那樣,很不成熟,甚至有從母體(計劃經濟)中帶來的胎記。但是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證券市場,在我國建立后以及在其后的發展中,日益顯示出其巨大而又難以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不能只用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的證券市場的功能來看待我國的證券市場的功能,這就是融資的功能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其融資的功能大家是看得到的,其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也有所顯現,雖然還相當不充分(其原因這里不談)。證券市場在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轉型的國家中,還有另外的不可忽視的功能,這就是,證券作為改革的產物,它的建立和發展又反過來推動了各方面的改革。例如,在企業制度的改革方面,證券市場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的作用是人們都承認的,不說從券市場融資對國有企業改革的作用,僅就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來說,如果沒有證券市場,就不會有國有資產的股份化以及股份的證券化,而沒有國有資產的股份化和股份的證券化,國有經濟的“有進有退”的實施就很困難。而且,如果沒有證券市場,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近來,大家也看到,如果沒有證券市場,沒有部分國有資產在證券市場的變現,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和建立將遇到很大困難。又如,證券市場的發展正在對我國金融制度的改革起著促進作用,目前有必要實行的金融業的分業經營正受到證券市場發展的沖擊,今后在適當時候,分業經營遲早會走向混業經營。我國的證券市場還有一種特有的巨大作用,那就是,它是學習市場經濟的偉大學校,千千萬萬的干部和群眾在這所偉大的學校里由對市場經濟的完全陌生,連債券和股票的區別都不知道,到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學到了市場經濟中的許許多多知識,特別是金融、投資、資本運作的知識,懂得了許許多多的經濟學知識,什么宏觀經濟的走勢啊,利率變動的影響啊,企業的資產與負債啊,等等。不管辦多少學校也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給如此眾多的干部和群眾以如此廣泛而又生動的市場經濟和經濟學的知識,何況其中的不少知識是從書本上學不到的。至于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更是有目共賭的。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人竟把我國的證券市場說成是賭場,甚至連賭場還不如,因為賭場還有規則,我國的證券市場連規則都沒有。這真是難以令人同意。證券市場與賭場是根本不能類比的。有人說,在證券市場上,你贏錢就是把別人口袋里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這真是像賭博那樣,玩的是零和游戲,或者說零和博弈,也就是說,你輸的錢就是我贏的錢,不是你輸我贏就是我輸你贏,輸的錢與贏的錢相加等于零。把證券市場中的博弈看成零和博弈,是不對的。在證券市場上并不是一方贏的就等于另一方輸的,在股市處于牛市時,許多投資者都會賺錢;當股市處于熊市時,許多投資者都會虧錢。而從各發達國家證券市場的長時間發展看,股票指數從總體上是往上升的,因此作長線投資者一般地說會賺到錢。因此,總的說來,證券市場中的博弈不是賭場中的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如果說零和博弈,期貨市場中的博弈是零和博弈,做多的一方的投機者與做空的一方的投機者在期貨交易中或者前者贏后者輸,或者前者輸后者贏,輸贏相加總等于零。這很像賭場中的賭博。但期貨市場也不是賭場,正是期貨交易中多空雙方投機者的這種博弈才能發現價格,才能使套期保值者的風險為投機者承接,而這正是期貨市場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所在。賭場根本沒有這種功能。所以,雖然在期貨交易中進行著零和博弈,但也不能把期貨市場看作賭場。或許把證券市場看作是賭場者之所以這樣看,是因為在我國證券市場中進行著激烈的短期投機,也即通常說的炒買炒賣。
那么,應怎樣看待投機呢?在證券市場上,投資和投機是同時存在的,買股票本身是投資行為,但各種投資者的運作有所不同。有些人從事長期投資,買進股票以獲取股票的分紅;有些人則從事短期投機,時而買進時而賣出,以獲取股價的價差;有些人既做長期投資,又做短期投機,做投資與做投機是可以轉換的。在正常運行的證券市場中,投資與投機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對證券的投資固然不會有證券市場,而沒有投機也不會有證券市場,因為沒有頻繁的投機,就不會形成股票的合理價格,也不會有證券市場上價格引導資金的頻繁流動,從而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不應否認,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投機性是比發達的和完善的證券市場中更盛,或者說做長期投資者少,做短期投機者多,但出現這種情況有其必然性。這是因為,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的時間短,機構投資者的建立和發展需要有一個過程,而且對能進入證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一直有許多限制,這樣就形成了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的構成中以居民投資者占多數這樣一種格局。居民投資者往往具有希望能較快地在證券市場中獲利的心理,而且確實在早期的居民投資者中有不少迅速致富的先例,這樣就形成了我國證券市場中投機較盛的狀況。在成熟的證券市場中,居民大多不是自己到證券市場上去運作,而是通過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間接地投資于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一般地掌握的信息多,有專家理財,運作更為理性,而且由于掌握的資金多,可以通過組合投資的辦法來減少市場風險,從而也可以更多地采取長期投資以獲取穩定回報的投資方式。這就使那里的投機不及我國的盛,但是那里的機構投資者也會從事短期的投機。可見,應該從歷史的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我國證券市場中投機較盛的情況,而要減弱我國證券市場的投機就需要更多地創立機構投資者,但這要有一個發展過程。同時,我們也不該籠統地指責投機,因為,可以說沒有投機就沒有證券市場,就沒有證券市場的功能。那么,是否應該反對過度投機呢?“過度”的這個“度”是不易確定的。因為投機的盛衰往往是隨著證券市場的熱與冷而變化的。很難說怎樣才不過度。為了保證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應該反對的是違規違法的投機,包括單獨或合謀操縱市場、散布虛假信息等行為,以保護規矩的投資者的利益,特別是其中的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中確實有不少違規違法的投機行為,甚至有些機構投資者也參與其中,這需要靠完善市場的制度建設、加強監管、對違規違法者給以應得處分來解決。
有人把眾多居民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和投機,指責為“全民炒股”,作為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大不良現象來反對。“全民炒股”好不好?如果把“炒股”理解為投資于證券,那么“全民炒股”是大好事。因為,投資于證券的人越多,證券市場的資金來源就越多,我國的證券市場就越能發展。實際上,我國投資于證券的人還相當有限,主要是一些大城市的一部分居民,離“全民炒股”還差得很遠。將來,中小城市特別是農村居民富起來了,買賣證券更方便了,真正是“全民炒股”了,我國的證券市場就會有更大的發展,它的作用也就會更大。如果把“全民炒股”理解為許多居民泡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證券,那也不能籠統地指責。因為,如前所述,這與我國機構投資者特別是投資基金發展遠遠不足有關。解決的辦法主要是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各種投資基金。而且也不能去指責眾多沒有工作的居民泡在證券市場上,因為那是他們自己有權決定的事。需要作為不好的現象來批評的,是一些正在工作的人在上班時間“炒股”,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工作。但不能用這點來指責我國的證券市場,因為除了機構投資者發展不足的原因外,那是各個單位管理不嚴的問題。
從把我國的證券市場看作賭場、指責“全民炒股”,有的人又進而認為我國證券市場的市盈率太高了,認為那是過度投機炒上去的。與有些國家相比,我國證券市場的市盈率確實相當高,但形成這樣高的市盈率有其客觀原因。那就是,我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在發展的初期,上市公司股票的供給很有限,在龐大的需求下必定會形成高的市盈率。同時,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中又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股票可以流通,這又增加了股票供給的不足,造成了較高的市盈率。此外,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前景良好,也是形成高市盈率的一個原因。而且,市盈率的高低在國與國之間是很難比較的,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的成熟的證券市場相比,有許多不可比的因素。何況,我國貨幣市場一年期儲蓄的理論市盈率已經達到了56.56倍,它與我國證券市場的市盈率(56倍至58倍)幾乎是一樣的。從這樣角度來看,也不能說我國股票市場的市盈率太高了。那么,比較高的市盈率是不是過度投機炒上去的,是一些莊家人為地抬上去的,或者說是“全民炒股”炒上去的呢?無可否認,有些莊家違規違法操縱市場,把一些沒有投資價值的股票的價格炒到天價,對平均的市盈率會有一定影響,但其影響只能是局部的,從某些股票價格被人為地炒高推論出平均的市盈率太高是不恰當的,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和逐步規范化,市盈率會找到其應有的恰當的水平,但即使如此,市盈率也仍會高低波動。至今,誰也說不清合理的市盈率的標準應該是多少。
對我國的證券市場,我們可以找出許多毛病,這沒有什么奇怪。因為它還是一個新生的嬰兒。對于它的各種毛病,我們不是去否認,更不是去贊美,而應從歷史的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與發展的初期階段相聯系的毛病只有在發展的過程中,在條件具備后,才能逐步解決。“揠苗助長”是不行的。因為這些毛病的產生,是在其初期發展階段上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里既有證券市場本身的因素,也有證券市場外部環境方面的因素。就證券市場本身來說,固然那些違規違法者難辭其咎,但是眾多的遵規守法的投資者的不夠理性和成熟也有更加理性和進一步成熟起來的必要,以不致一再上當受騙,或任人宰割。各種機構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規范運作負有更大的責任,他們也需要逐步學會規范地運作。當然還有監管部門應更好地監管。這些都不僅要有時間,同時也要有條件。正如韓志國同志所指出的,證券市場要更加健康地發展,需要克服一些基本的制度缺陷。我們都承認,證券市場的制度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各種規范就是制度,但在實際生活中制度的建設,也不僅需要有經驗的積累,而且還要有時間,要有相應的條件。沒有相應的條件,完善的制度是建立不起來的,即使建立了也難以有效地實施,何況證券市場的規范運作和發展是離不開外部環境的,例如,在整個社會沒有形成遵紀守法講信用的風尚前,證券市場上的違規違法欺詐的行為也難以減至偶爾發生的程度。治理證券市場的種種毛病不應持消極的態度,同時也不能不考慮證券市場的承受能力。就像嬰兒患了病不能用猛藥一樣,在不具備相應條件的情況下,用猛藥來治理剛建立不久的證券市場,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我們原本想打擊操縱市場的行為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但由于用猛藥而導致股市急劇下挫,可能反而使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須知他們是更經不起市場急劇下挫傷害的人群。或者原本想使證券市場更好地發展,但由于用藥過猛,很可能使它一蹶不振。應該肯定,十年來我國的證券市場不僅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在規范化的制度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國的證券市場已經有了在規范中發展和在發展中規范的初步基礎。把我國的證券市場說成是賭場甚至連賭場還不如,認為賭場有規則,證券市場上連規則都沒有,這太違背事實了。難道《證券法》和眾多關于證券市場的法規和條例不是規則嗎?這樣看待我國的證券市場,即使動機是好的,也不會對它的健康發展有幫助,而只能給它以嚴重的傷害。
總之,我們要像對待和愛護新生嬰兒那樣對待和愛護我國的證券市場,既看到它的許多不足,更要呵護它使其茁壯成長。它的一切由于稚嫩而產生的問題都會在其成長中逐步地得到克服,這是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普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