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循環經濟的推行路徑研究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綠色國民經濟核算
【摘要】由于自然資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人們對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產生了懷疑,并促進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形成循環經濟是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兼而有之的“雙贏”經濟,它在給全球帶來全新的環境效益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本文從循環經濟的內涵著手,通過企業的生存發展模型分析,得出了企業內部、企業之間、企業外部的循環經濟的實現途徑。為循環經濟的實現,提供了現實基礎。
一引言
2O世紀8O年代以來,隨著全球人口劇增.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問題加劇,能源問題和環保問題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由此應運而生的以減少資源消耗和降低環境污染為中心的循環經濟正在成為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循環社會…循環城市”循環經濟”成為各國或各地區政府經濟與社會發展追求的終極目標。循環經濟則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轉向。自從2O世紀9O年代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發達國家正在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但是對于循環經濟卻沒有找到有效的實現途徑,這成為本文研究的著力點。
二循環經濟的內涵
“循環經濟”一詞.是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在2O世紀6O年代提出的,循環經濟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循環經濟是相對于傳統的粗放型經濟而言的,是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實施循環經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追求的是資源一產品再生資源“的“圓圈形”產業鏈.實際上是把資源盡可能地充分有效利用,使經濟發展的成本最低質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甚至為零。循環經濟是一種善待地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它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循環經濟是國際社會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它強調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表現為“資源~產品一再生資源”的經濟增長方式.做到生產和消費“污染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為”自然資源一產品和用品一再生資源”的閉環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從而使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盡可能小的程度。
三循環經濟的實現途徑
1.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
(1)企業的生存發展模型催生內部的循環經濟
下面由企業的生存函數來刻畫企業的狀態,生存函數是在利潤數的基礎上構造的。企業生存函數為:式中x為投入要素:為要素價格向量:y為產品向量P為產品價格向量;SF為企業適應力分配比例向量。企業的戰略如果是維持一定適應度追求最大生存水平,則有如下模型:
這種模型的特點是比較注重短期目標即生存。
企業的戰略也可能是有限生存最大適應,仿上可建立模型
此戰略是在生存和適應度之間取得權衡,是既注重短期的生存又注重長遠發展的戰略.目的就是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設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是生存水平O和適應度中的函數:R為循環經濟創新因子:分別表示企業的生存水平和適應性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權重,企業的可所需要發展模型為:
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微觀主體。更高層面的循環經濟要以企業的循環經濟為基礎.企業自身循環經濟又是其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2)清潔生產為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
清潔生產是8O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創造性的戰略措施.清潔生產是指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期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清潔生產要求從生產的源頭,包括產品和工藝設計原材料使用,生產過程產品和產品使用壽命結束以后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各個環節都采取清潔措施.將污染預防上溯到源頭和擴展到整個生產過程及消費環節,徹底改變過去被動、滯后的污染控制策略.概括地說就是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它從產品和工藝設計直至產品報廢后的資源循環等諸多環節都進行統籌考慮.
2.企業之間的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
一個生態工業園可以看成個生物群落。生態工業園中的各種要素元素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公共設施類.即支持生態工業園中的企業發展的一些公共設施包括信息中心、技術中心、環境中心道路交通垃圾填埋廠能源中心等第二類是生態產業鏈.是指生態工業園中的各企業.這是園中的主體,它們按照生產都消費者和分解者的關系分別處于產業鏈條上的不同節點上并按照生物鏈的運行規律進行著資料(材料能源水)信息資金和人才的流動;第三類是支持服務鏈.包括政府園區管理者市場和法律,金融等,這些因素將從政策資金和市場的角度來影響園區內的企業三類要素其內部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們之間也有很強的依存關系。公共設施類因素是為了提高生態工業園內企業的資源和生態效率而嬉鬧的一些基礎設施.由于這些設施的存在節省了企業大量的本來由自己去投資建設的開支成為吸引企業進駐生態工業園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構成企業生物群落的基礎.生態產業鏈是工業園中的主體因素.相當于企業生物群落生存與發展的大的環境與條件.對于生態工業園內的各要素都將產生影響。
3企業外部的循環經濟實現途徑
(1)建立和完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系統
垃圾是廢舊物資的主要組成總分要實現廢舊物資資源化.對垃圾的回收利用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我國還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依靠市場的力量形成垃圾回收利用產業.對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是填理法這不僅占用土地資源而且埋在地下的垃圾還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依靠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力量,建立起垃圾回收利用系統.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垃圾進行生化處理垃圾滲濾液及污水處理沼氣收集發電等綜合處理使垃圾處理步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良性循環軌道.加強對垃圾的資源化綜合利用。
對于比較分散的生活垃圾.應實行生活垃圾分裝制度這需要通過對公眾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其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環衛部門進行分類分裝。通過對公眾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其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環衛部門進行分類收集.并由專人進行二次分撿.根據各種不同性質的垃圾進行不同的處理.使生活垃圾處理真正實現資源化。
對于其他一些主要廢舊物資包括電子廢棄物、塑料廢棄物工業廢渣等.如不進行有效的回收處理需要建立電子廢棄物回收系統.研究或引進物理化學的工藝技術.利用先進的工藝技術手段將電子廢棄物拆解、分離,并進行分級資源化實現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再生循環利用.對于塑料廢棄物工業廢渣等.由于其產生的范圍比較廣.因此.只能將技術和立法相結合.才能最終解決其帶來的問題。
(2)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要建立循環經濟關鍵就是要改革現行的經濟核算體系.建立一套”綠色經濟核算制度”.核心是改變傳統國民生產總值統計的方法.采用綠色國內生產總值(EDP)概念。國家要改變國民生產總值按GDP統計的方法.因為這種統計方法沒有扣除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損失.是一種不全面不真實的統計。EDP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的框架.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減去產品資本折舊、自然資源損耗,環境資源損耗(環境污染損失)之值這種統計.會使我們看到很高的國民生產總值因扣除自然資源和環境污染遭破壞的損失而大大減少。這就會促使人們拋棄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走經濟,社會和環境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3)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的法律制度和經濟政策
循環經濟的建立必須以循環經濟法規為依據。對循環經濟加以規范確保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償利用,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懲罰力度.所以需要建立一套綠色保障體系。該體系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綠色制度體系.包括綠色資源制度綠色產權制度綠色市場制度,綠色產業制度綠色技術制度:二是綠色規范制度包括綠色生產制度綠色消費制度綠色貿易制度綠色包裝制度綠色回收制度等:三是綠色激勵制度.包括綠色財政制度綠色金融制度,綠色稅收制度、綠色投資制度等。以上制度的有效運轉都需要法治的保障,需要法律加以規范與調整。超級秘書網
可以采用的經濟手段包括:建立市場如可交易的排污許可證、土地許可證資源配額環境股票等稅收手段,如污染稅,原料稅資源稅產品稅等:收費制度如排污費.使用者費.環境補償費等,財政制度,如治理污染的財政補貼.低息長期貸款、生態環境基金綠色基金等:責任制度,如賠償損失的罰款追究行政及法律責任等。我國已經實行的經濟政策有排污收費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治理污染的排污費返還和低息貸款制度以及綜合利用產品的減免稅制度等。
四結語
循環經濟是預防和控制污染,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效益的根本途徑和有效方式,代表了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以”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為內容的運行原則,循環經濟的運行方式可在企業內,企業問和社會生產消費系統三個層面上進行.循環經濟是技術和管理方式相結合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