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域創新體系創新主體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建設區域創新體系成為近年來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就目前的情況看,各地的區域創新體系無論在技術層次上還是在經濟功能上都相差甚巨,異質程度很高。要理解和分析這些發育程度很不相同的區域創新體系及其前景,顯然離不開適當的理論工具。通過時區域創新體系中的創新層次和創新主體的分析,丈章認為,這兩個分析視角有助于建設者們了解自己所在區域創新體系的發展現狀和問題所在,從而重新確定工作重點。本文由中國論文聯盟收集整理。
伴隨著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區域創新體系引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興趣。但絕大部分研究都過于關注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沿區域,而忽視了那些與世界生產體系的聯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區域以及那些在全球化過程中被邊緣化的、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的區域,但這些區域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也有建設自己的區域創新體系的需要。如何構建合適的區域創新體系理論,以分析和指導欠發達地區的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已經成為理論界的當務之急。
本文將從目前區域創新體系理論研究中都回進的創新層次和創新主體兩個視角出發,通過對區域創新體系進行區域化處理,嘗試性地為此類地區構建理論分析工具,以期幫助這些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者尋找問題和明確定位。
一、經濟全球化視角下的區域創新體系
在所有前現代的經濟中,(以新產品數量衡量的)創新是緩慢的,也不是社會長期鎖定的系統目標。然而,在現代經濟體中創新卻被賦予了明顯不同的功能和地位。受篇幅限制,我們無法準確而全面地闡述創新體系功能這個跨學科的問題,只能盡可能簡潔地提示我們認為至少不應該被忽略的幾點:
首先,現代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競爭經濟,同時也是以利潤為目的的經濟。按照Luh-mann(1984)的體系理論(SystemTheory),現代經濟體系的維持依賴于支付行為的接連發生,但每個生產者都面臨著兩方面的拒付可能,一是競爭促使產品不斷老化(其結果是利潤下降),這促使新產品的出現,二是新產品引入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此,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必須不斷引入新產品,同時盡可能減少引入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性。這就是說,創新是現代經濟體系維系的必要條件,—這個經濟體系要么增長,要么死亡。
其次,不斷的競爭會推動經濟體系自身的“徹底合理化”(Durchrationalisierung),其結果之一就是各種“標準”(主要包括統一的生產標準、消費傾向、教育內容和游戲規則等)的確立,從而明確了競爭的話語權。這一過程也可稱為市場一體化:它不僅僅指經濟主體在某個市場內的整合(integration),還更多地意味著市場標準的統一(unification)。
再次,現代市場經濟推動著全球化,而全球化不僅僅意味著吉登斯所看到的時一空分割的經濟含義正迅速消減,還意味著各種“全球標準”的確立。最終,世界上所有的經濟實體將可能融合為“一個”而且是充分競爭的經濟體,在這個經濟體中,起決定作用的不再是國家競爭力。
第四,技術變遷的系統化,用盧曼體系理論的語言講,就是科學體系的經濟化和經濟體系的科學化,即科學和經濟體系之間強烈的互相滲透。這一點與19世紀科學以新知識生產為己任與經濟負責技術運用相對獨立的分工相比,是明顯不同的。技術變遷不再是主要由企業獨立完成的了,科研機構和政府也日益深入地卷入到技術變遷的進程中。三者之間的緊密合作使得知識創新呈現出所謂“三重螺旋”的格局(EtzkowitzandLeydes-dorff,1998),也加深了技術創新對其所在的整體(而且主要是區域整體)環境的依賴,從而導致7創新的“線性范式”向“網絡范式”的轉化(Isaksen,2001)。這一轉化過程可以了解為創新的區域化過程,亦即區域創新體系的形成過程。
在“一個”世界經濟體形成的過程中,區域差異也在擴大。CookeandMorgen(1998)認為,目前只有在SiliconValley,Emilia-Ro-nlagla和Baden一Wiirttemberg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創新區域體系,因為只有在這些地區科研和經濟體系之間的相互滲透才發揮到了極至(PeterFranz,1999)。這種站在全球高度審視區域創新體系盡管多少有些令人沮喪,但對總結理想的區域創新體系的要素特征是有益的。也有學者爭辮說,事實上,世界上所有地區都有某種類型的區域創新體系(ToedtlingandKaufmann,2001):不僅僅在那些先決條件較好的地區,而且在老工業區、邊緣地區,乃至農村地區都存在一定的區域創新體系。因此,更為重要的研究工作應該放在發現不同的創新類型和比較創新能力強弱的影響因素上,這將有利于我們找到合適的參照體系并認清有關區域創新體系中的不足。
筆者無意繼續深入討論區域創新體系的定義,而是給出兩個限制性的條件:一是區域創新體系至少應該能系統地支持區域內新產品的出現,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必須有能力在一定時期內維持這種趨勢。
二、市場分割與創新層次
除了上述對創新有著不同程度影響的普遍因素外,時具體創新而言更為重要的還是它所面臨的現實環境因素,包括:(1)各個區域的發展不僅在層次上而且在結構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2)政治(包括區域政治)依然在很大程度決定(至少影響)著資源的流動;(3)市場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分割的;(4)資本、技術,尤其是人的流動還是受著各種各樣的限制;(5)發明以及創新都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受篇幅限制,這里主要說明市場分割對區域創新的影響。
盡管市場一體化的趨勢在全球、國家、跨區域以及區域的層次上隨時隨地都可以被感受到,但是總體而言,市場還是處于分割狀態,而且這種狀態還將在很大程度上長久維持下去。這部分是因為貿易政策的差別,部分是因為購買力和消費者偏好的差異,甚至也受到地理和氣候因素的影響。因此,盡管產品的升級和替代長期來看對生產者而言是不可進免的,就幾十億人都處于消費不足狀態的現實而言,幾乎所有類型和層次的產品都有潛在的消費市場。
從生產網絡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分割的另一層涵義。區域間的交流雖然一直存在,但在現代生產侵入以前,各個區域都有相對完整的獨立的生產網絡。現代化、市場一體化和全球化在改造區域生產網絡的同時也不斷地侵蝕區域生產網絡的完整性,但目前所有的區域還都有或強或弱的、完整程度不一樣的、現代化程度不同的、技術層次差異巨大的生產網絡。盡管,區域創新體系的隱含目標顯然是要協助區域更好、更快地現代化這些生產網絡,但無法否認,即便是那些落后的生產網絡對于它們的區域而言還是有存在意義,至少在短時間內知此。—條件是,它們還能夠滿足顧客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區域生產網絡和區域市場只有部分重疊。這種不重疊性應該是現代經濟的一個特征。